摘 要: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是遵循软件一体化的设计原则,建设基础数据及公众服务两大平台,包含五大业务应用的跨网跨部门联动的信息系统。为确保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本文从一体化系统的部署方式及安全域划分,从安全基础支撑、数据安全保障、网络安全保障、计算环境安全保障、物理安全保障、安全管理六部分设计构筑一体化业务系统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实体可信、行为可控、资源可管、事件可查、运行可靠五大安全目标。
关键词:一体化;安全域;信息安全
1.引言:
随着全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消防信息化的深入,消防业务应用系统数量和提供服务的用户数不断增加,同时,公安部消防局统一开发的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逐步在各总队深入推广应用,因此,为保障总队信息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总队在部局规划指导下,开展一体化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保障项目建设,构建设计动态积极安全防御体系,保障全局一体化业务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
2.系统特点
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是公安部消防局根据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项目总体实施方案统一规划设计,根据整体业务进行需求分析研发的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纵贯部局,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各级,横跨各业务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系统以基础数据及公众服务两大平台为建设核心,包含灭火救援指挥系统,消防监督管理系统,部队管理系统,公众服务平台,综合统计分析信息系统五大业务系统。并针对一体化业务平台,提供二次开发接口,保证和其他业务信息系统的衔接。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SOA的设计理念,最终实现音频,视频,数据的综合集成,使一体化业务系统能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
系统建设主要依托“金盾工程”,利用“金盾工程”的现有公安网基础网络和信息资源,按照网络应用环境不同,分为公安信息网(以下简称“公安网”)应用系统、互联网应用系统、公安网与互联网同步应用系统。公安网应用系统是指仅在公安网上运行的消防业务信息系统,互联网应用系统是指在非公安网运行的消防业务信息系统。公安网与互联网同步应用系统是指同时在公安网和非公安网开展业务应用、并且相互间有数据交换要求的消防业务信息系统。
根据部局的一体化系统建设指导方案和系统设计架构,总队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暂采用混合部署模式,即整个总队的一体化业务系统的应用及服务均部署于总队信息中心,由总队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开展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体系建设。
3. 系统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设计
为保证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和高可控性,总队按照武警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的要求,对全总队网络信息安全设备配备及部署进行统一规划、设计,购买相应设备,利用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防护手段,构建与基础网络相适应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3.1总队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域划分
由于总队内部计算机数量众多,并涉及到公安网,互联网以及政务网多个网络的应用,为便于管理和控制网络广播风暴的发生,应根据计算机所属部门、物理位置、重要性的不同,把局域网划分为多个虚拟子网(VLAN1…VLANn)。根据各VLAN间的安全访问级别不同,实现各VLAN间的安全访问控制。
根据各类软硬件设备提供应用的范围、面向的用户群以及影响面、重要性的不同,站在全局的高度,合理划分安全域,确定安全需求和访问控制策略、安全硬件部署策略。
总队安全域划分:
(1)核心业务处理区:涉及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中的部分业务系统。该安全域中的业务系统支持本地内网的业务应用,无需与外部实体进行数据或业务的交互。
(2)119接处警系统区:涉及119接处警系统所有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数字录音仪、接处警终端以及其它附属设备。本区域设备支撑119报警的受理、处置、调度、反馈以及灾后数据分析等全流程业务应用,为全内网应用。总队119接处警系统将与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的灭火救援系统开发数据接口。
(3)特殊业务受理区:涉及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中部分业务系统,主要是面向移动终端的业务接入,包括灭火救援、消防监督的业务受理系统,特殊业务受理区的受理服务器可以将受理的业务数据“摆渡”到业务处理区进行处理,在得到处理区服务器的反馈后,再将反馈信息回传到移动终端上,完成整个业务处理流程。
(4)特殊业务处理区:涉及灭火救援指挥、消防监督的业务处理系统,实时处理由业务受理平台“摆渡”过来的数据,在处理后反馈给特殊业务受理区的受理服务器。
(5)内网终端区:由内网中的办公终端组成,内网终端区用户可以访问网络中授权访问的业务系统。
(6)内网管理区:将内网中的各类管理服务器置于内网管理中,集中进行安全策略的定制、下发,集中监控各类系统运行状态。主要包括设备管理、终端管理、防病毒管理等。内网管理区由内网中具备相应管理权限的管理员来访问。
3.2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成
总队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由物理安全、通信网络安全、计算环境安全、数据安全、安全基础支撑和安全管理构成。其中,安全基础支撑为物理安全、网络安全、计算环境安全和数据安全提供支持,安全管理为整个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全面的管理。
安全基础支撑主要涉及总队一体化系统中的身份认证与授权系统,包括服务器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安全认证网关设备。通过部署身份认证与授权系统及安全认证网关于核心业务处理区,确保总队认证服务及CA系统正常运行,利用数字证书登录访问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的模式,加强一体化系统的访问控制安全,提高一体化系统的安全级别,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和支撑,是实现总队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的共性设施。
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库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库访问控制系统、数据库审计系统、数据容灾备份系统等,用于保障消防信息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库安全。
总队通过在涉及到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的业务区对一体化业务系统数据库部署磁盘阵列以及硬盘自备份和移动存储备份方式,设置全量备份,增量备份策略,执行方式为日备份,周备份,月备份以及临时应急备份,确保一体化系统的数据安全可靠。同时通过部署数据库入侵监测及审计系统,加强系统的数据库安全,确保数据库无故障和稳定运行
。在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和需要重点保护的信息系统中部署数据审计系统,实时监控数据库各种账户的数据库操作行为(如插入、删除、更新、用户自定义操作等),从而降低数据库安全风险,保护数据库安全。
网络安全包括隔离防火墙、网络入侵检测设备、信息内容审计监控等设备,主要在各级区域网络互连的边界位置进行安全防护和访问控制,对进出网络的数据进行实时的检测与访问控制,以发现异常流量,并进行分析、阻断和报告。
根据安全域划分,总队在各安全域间部署防火墙,并在防火墙上设置相应策略,实现安全域间的访问控制。在核心交换机上部署网络安全审计系统,在网络边界部署一台入侵防护系统,实现对外部流入数据的监测,一旦发现入侵行为及时报警并依据策略进行阻断。同时利用IPS系统的恶意代码防护模块对网络出口处的数据进行恶意代码防护。在核心交换机上利用入侵检测系统针对所要监控流量端口做镜像,实现对流经核心交换机的流量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入侵行为或恶意行为,及时进行报警。
计算环境安全:通过公安网一机两用监控系统以及互联网一机两用监控两套终端安全管理监测系统对安全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监测管理及系统补丁集中分发工作,结合部署在公安网和互联网上的防病毒软件系统服务器进行集中控制和病毒防控升级工作,对部署在总队局域网的计算机终端、服务器、及其运行的应用系统进行安全防护。
物理安全包含环境安全,设备安全,介质安全三个方面。通过信息中心机房的门禁系统、防雷设施、防火设施、稳压UPS电源,机房温、湿度监控系统及LED显示,声光报警等多种手段及措施,构筑我总队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防护体系。
安全管理主要指综合安全管理中心,通过集中的安全管理,保障整个安全系统在统一的安全策略指导下运作,通过制定统一的安全管理协议、安全管理接口规范和安全管理数据格式,实现对用户、设备、事件的统一集中管理,实现信息系统中各类安全设备的统一管理,安全服务的实时监控和安全审计,并提供安全策略的实施和维护。
目前,总队通过部署NCC网络监控和BCC业务系监控平台,对安全域的网络设备以及各业务服务器应用,数据库等设置阀值和策略,进行集中管理,通过NCC和BCC进行每日巡检。下一步将通过COSS管理平台并平台的二次开发接口,拟对一体化系统的深入推广应用进行全方位监控管理。
3.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急预案制定演练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保障一体化业务的正常稳定运行,各类防护措施的应用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安全风险,但由于各种新的病毒、黑客技术层出不穷,制订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系统遭受安全攻击后的可恢复性就成了系统防御的最后保障。
在应急预案中,应明确从单机故障到全网络瘫痪、从影响个人办公到全单位业务乃至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不同级别网络安全事件的定义,逐一制订对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处置、上报机制,明确每一个步骤的责任人、责任单位。在应急预案制订完成后,必须通过至少两到三次的不同级别、层级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演练进行检验,查找缺陷,完善不足,同时根据单位信息系统建设、应用的发展和网络设备的更新不断进行调整,确保应急预案的最后保障作用。
4.结束语
通过安全技术措施及各类软硬件设备组合构筑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但安全事故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技术原因造成的,二是人们没有认识到信息安全,以至于忽视了安全流程或者躲避技术控制措施,对于各类与外网逻辑隔离或物理隔离的专用网络(如公安网)来说,其源自于内部的网络安全威胁比例更高。因此,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升内部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就成为了增强内部网络安全管理水平的首选措施。
总队在加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保密管理,设置安全保密管理机构,制定严格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采用适当的安全保密管理技术将消防信息系统中的各种安全保密产品进行集成,并加强对涉密人员的管理,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将各类网路安全技术手段和硬件设备进行有机组合,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特长,以物理安全、通信网络安全、计算环境安全、数据安全、安全基础支撑和安全管理六大模块构成一体化信息安全保障管理体系,并辅之以具有高度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和规范的运维机制,做到网络不断,业务不瘫,数据不丢。
参考文献:
[1]石雄等 构建管理内网安全保障体系探析 ,《信息网络安全》2009.03
[2]全国消防部队信息化标准规范 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