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软件开发论文

电视专题片常见结构解析

2015-08-21 08: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不同流派的专家依据各自不同的学术观点对结构方式的提法可谓五花八门,笔者仅就提法上被较为普遍接受的并经常运用的几种诸如“绘圆法”、“设定中心线法”、“阶梯式递进法”和“依据文理逻辑法”等结构方式结合作品作粗浅的解析。

关键词:绘圆法定义应用; 设定中心线; 阶梯式递进; 文理逻辑

 结构是指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的内部组织和关系。专题片(纪录片、纪实片)是以影视纪实等多种艺术手段,对真人真事的详细报道和表现。它的结构是要求编导者依据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对已经掌握的分散素材进行组合和安排,熔铸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统一的艺术整体。
    电视专题片的结构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从内容上又分为叙事式结构、抒情式结构、传统式结构、非传统式结构、戏剧式结构、小说式结构等等。不同流派的专家依据各自不同的学术观点对结构方式的提法可谓五花八门,本文仅就提法上被较为普遍接受的并经常运用的几种诸如“绘圆法”、“设定中心线法”、“阶梯式递进法”和“依据文理逻辑法”等结构方式结合作品作粗浅的解析。意在为初学电视专题片创作者掌握技巧、提高制作水平提供参考。
1 绘圆法的定义和应用
    专题片“绘圆法”的结构方式是借用了数学中的"绘圆"理论于专题片的创作之中,圆心与半径的确立是掌握“绘圆法”的关键。“圆心”,是专题片的主旨或者中心,也就是创作者谋略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核心论点;“半径”则是片中被摄主体所要登场的主要活动区域。“绘圆法”要求作品在开篇部分就提示出主要“论点”,以及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并在那个场所对以上内容做最低限度的说明。要表现众多的人物关系、繁杂的事件背景或是较为分散的场景的专题片一般都采用”绘圆法”的结构方式。
    王兵作品《铁西区》的第二部《艳粉街》就是运用“绘圆法”的结构方式取得成功的力作。影片通过艳粉街居民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出中国东北地区这一阶层的人在物质比较缺乏的环境中如何来面对他们自身的现实,从而可以透视出他们的道德与情感以及他们理想中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差距。通过这种结构,我们了解到了一条街的死亡,与一群人的无处着落的生活。这就是全片的核心,也就是它的“圆心”,全片就围绕着这个“圆心”展开。
    片子一开始就是一片平房,垃圾堆在平房之间。开头是大雪中的彩票销售大会。这是一片面临拆迁的破烂街区,是全片众多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形形色色的人们面对艳粉街的拆迁将有不同的反映,这正是编导所要揭示的主题。街坊们聚集在一家小卖部议论如何发财和相互叙述别人如何发财的故事;承包了这个国营商店的主人却担心着拆迁后能不能得到相同面积的营业场所。一群十七、八岁的男女,传递情书、送花、约会、分手。他们到小卖部来的时候与他们长辈的闲聊完全不一样,却也在传说着谁家的补偿多就要搬家;一个失去父母又寄人篱下的少年想的是拆迁后自己的归宿。街上热闹起来了,有的人家的房子拆了,有的人家搬走了,给拒不搬迁的人家断水断电的人也来了……艳粉街上的人家越来越少了,一个踯躅的老人在白雪覆盖的废墟上捡着垃圾。以上的一切就是围绕艳粉街拆迁这个“内核”展开的“半径”。
2 设定中心线法的定义和应用
    所谓“设定中心线法”就是在众多的被摄对象和拍摄素材中,依据作者的创作意图理出一条明晰的线路,使创作者和电视观众都能对此一目了然。通过一条条或自然,或人为的中心线,将一个个繁杂庞大的内容穿连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运用“设定中心线法”,不仅可以起到使一个庞大繁杂的主题变得清晰透明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将一堆在后期编辑时无从下手的素材整理出一个头绪,运用人为设定的中心线,完成编辑,给后期编辑带来意相不到的方便。这是在我国大型电视专题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结构方式。
    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就是一个例子,通过对长江流域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的真实记录。从《大江巨变》、《重上江源》到《时速上海》《江海交汇的地方》用33集的容量以简练深厚的文字、丰富多彩的图像向观众描画了一条亿万年生生不息的大江;一条孕育了伟大民族的大江;一条蕴涵着丰厚历史的大江;一条充满了时代活力的大江。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的20年是中国的巨大发展的20年,《再说长江》用一个个令人震撼的影像镜头和动人故事,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主旨在于反映最近20年间长江流域的最新面貌,社会民生、经济建设的巨变和长江历史文化传承及民族精神的不变,而这一切正是以长江及其长江沿岸这条中心线来设定完成的。
3 阶梯式递进法的定义和应用
    电视是一种直接刺激观众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的传媒手段,而视觉又是最能接受新鲜刺激的器官。“阶梯式递进法”就是引导观众上台阶,在每个台阶上设置一个悬念,使观众在上台阶的过程中解开一个个"谜"、一个个悬念,当台阶上完,谜底全部解开,全片结束。这种结构方式很像我国章回小说的"卖关子"、传统评书中的"抖包袱"。它改变了传统的电视专题片的叙事方式,为电视专题片注入了新的活力,打造出一批相对稳定的电视观众群体,使更多的观众通过电视去关注现实世界、关注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故事型的专题片常常运用这种结构,下面会发生什么?结局怎么样了?一步一步引导人们看下去。
    2007年9月2日中央电视台《人与社会》播出了一期节目《善意的谎言》,说的是河南叶县第二高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张培娟,正在全力备战高考的时候,她的父亲意外去世,为了不影响她的高考,张培娟的家人、老师和邻居相约编织谎言,隐瞒了真相达两个月之久,直到张培娟考完最后一门功课。节目中,大家一次又一次在“谎言”险些败露时怎样继续圆谎?这个“谎言”能不能坚持?能坚持多长时间?张培娟高考的最后结果是什么?一个又一个悬念吸引观众要一探究竟。同一天,《人与社会》之后的《公益行动》播出的《寻找新生的女孩》同样采用了“阶梯式递进法”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3岁的小女孩脸上长了一个非常大的瘤子,一家人带着她四处求医。但是,很多医院的不敢冒险为她手术。小女孩的病能不能治好成了整个节目的大悬念。一家医院同意收治了,正在讨论治疗方案,准备为小女孩动手术时,一家人却悄悄地离开了,这是为什么?医院为他们减免了手术费,正当要进入手 术室的时候,小女孩自己又不同意手术了,这又是为什么?手术能不能成功?某些器官能不能保留?一系列的小悬念使节目看起来一波三折。
    节目强调故事化叙述,以一系列设问来营构悬念,一波三折又层层深入。运用此类结构,将一个个原本平淡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已经成了许多电视台专题节目制作中最常用的结构方法。
4 依据文理逻辑法的定义和应用
    此种结构方式是指:无视拍摄素材的客观时间、空间顺序,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叙事功能,彻底打碎摄像机镜头客观记录的一切,而依据专题片制作者的主观文理逻辑编辑、阐述作者观念的电视纪录片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不但需要解说词的观点新颖,独辟蹊径,也需要用形象语言说明抽象的逻辑思维,依据客观的画面阐释主观的观点。依据文理逻辑法适于结构事情已经了结,可以采用一些能让人联想的画面,用旁白告诉观众;用形象语言说明抽象的逻辑思维,依据客观的画面阐释主观的观点,诸如历史题材、政论题材的专题片。这样的作品不仅具有现实的价值,同时具有历史价值。因为依据“文理逻辑法”结构专题片可以无视拍摄素材的客观时间、空间顺序,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叙事功能,彻底打碎摄像机镜头客观地记录的一切,依据制作者的主观文理逻辑编辑、阐述作者观念。
    北京电视台制作的2004年“华彩杯”北京广播电视奖获奖作品《为人民服务之歌》就是依据这一结构方式制作的。来看《为人民服务之歌》的第一集《老百姓的道理》,影片开始是新华门影壁上“为人民服务”的五个大字,下一场景不是张思德怎样烧炭,怎样牺牲,追悼会上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这一理念,而是转到了故事片《张思德》的拍摄现场,之后才是前述的过程。在追述了“为人民服务”观点的提出之后,影片反映的是1993年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北京青年报》作的一次随机调查。影片的后半部分分别列举了雷锋、郭永怀、孔繁森等人的伟绩。场景的跳跃,以“为人民服务”这一理念串联起来的人物,都在为一个中心服务,那就是阐述着“无数共产党人用行动诠释着老百姓的道理,高唱着一曲曲为人民服务的凯歌”这一主题,使解说词的创作发挥了更大的空间。
5 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结构是所有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它就像建筑里的结构一样,无论一所恢弘的大厦还是一间简陋的茅舍都离不开结构。可以说,电视专题片的常用结构是在众多电视工作者的长期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本文中列举的几种电视专题片的常见结构的定义就借鉴了张雅欣等多位专家的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另有专家把专题片的常见结构归纳为其他名称,其中有的具有独到的见解,有的只是提法上的区别。需要解释的是本文之所以没有另行归纳有别于其他内容,而是引用了比较常用的几种提法和定义,完全是为了避免提法上的混乱。
    结构方式的应用需要依据所表达的主题灵活把握并为主题服务。应该特别提出的是,电视专题片的结构方式并非一成不变,在创作实践中一定会有新的结构方式出现,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中也并非僵硬地拿那些现成的结构方式去生搬硬套。一部大型的电视专题片的总体结构可以是依据“文理逻辑法”来谋划全篇的,而其中的每一集每个单元有可以是依据其他结构方式来完成的。只有的结构方式的灵活应用才能够创作出异彩纷呈扣人心弦的优秀作品。
    另外,相邻体裁、相邻艺术的结构方式同样可以加以借鉴,比如新闻写作中的“递进式结构”、“倒金字塔结构”等,再比如小说创作中的“辐射型结构”、“板块型结构”、“珠川型结构”等等,如果加以借鉴或稍加转变利用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之中,是否也能给电视专题片带来出人意料、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应该注意的是,结构的应用仅是专题片创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其他方面诸如从创意、策划到摄像、撰稿以至图像编辑等环节仍然需要在实践中领会学习并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才可以最终完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