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了传统MIS理论的一些不足以及在传统MIS理论中引入软件工程方法的
实际意义
关键词:MIS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方法
传统的MIS理论并没有过多地把自己与软件工程联系在一起进行讨论、研究,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对自己的开发理论、开发方法的论述上,它对与软件工程的联系的描述只是在MIS系统理论中对系统实施阶段进行论述时比较粗略地提到了开发语言这一软件工程中的比较独立的要素,而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软件工程并没有被列入到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内容,因此,这样的做法引发的一个比较不利的结果是MIS系统的开发者们通过需求分析运用MIS理论可能会推理出一个比较理论、呆板的MIS模型框架而不一定会得到一个高效、实用的MIS系统。这样的结果对于MIS的建设来说无疑是不成功的。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MIS的建设过程中适时地联系软件工程的一些方式、方法,这样,在两种理论的指导下,MIS建设的成功率应该是比单一的MIS理论高出不少。
1、软件工程的诞生体现了MIS建设的需求
MIS,即管理信息系统,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后不久便有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的需求,在早期,我们的计算机系统在信息处理方面主要从事的是统计、计算、制表和文字处理的功能,它使用的核心技术就是高级语言和文件管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系统便是EDP(电子数据处理)系统,这种状况从五十年代初期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初期。而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随着数据库技、数据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便产生了以综合信息管理为目标的传统的MIS。到了八十年代才有了具有决策功效的现代意义上的管理信息系统,如DSS(决策支持系统)等。可以说,是管理的需求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导致了MIS的诞生并推动了它的发展。
软件工程则与MIS有着天然的不同,它是纯粹计算机技术的产物,它是用工程、科学和数学的方法研制、维护计算机软件的有关技术及管理方法。它的目标是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可修改性、有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适应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和可互操作性并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它诞生于六十年代末期,与传统的MIS基本上同时诞生。它所包含的面远远地广于MIS。
软件工程的诞生源于六十年代末的“软件危机”,可以说是大型软件项目的开发和计算机软件的可维护性导致了“软件危机”的发生。然而,传统意义上的MIS系统到这个时候才开始
提到理论的高度上来,因此,软件工程的一套理论方法在MIS理论中根本上也就得不到体现,
因为,MIS基本上还没有经历过“风浪”。
MIS也是一种软件,它是软件工程中的事务处理类软件,与其它软件一样,它有自己的一套开发理论,但由于侧重点的不同导致了MIS理论在其实施阶段(软件实施)的论述并不能完
全体现软件开发的特点,许多的MIS建设都由于建设者过度注重MIS理论而忽视了用软件工
程方法来指导MIS建设而导致了MIS建设的不完全成功:效率低下、功能不完善、开发延期
或经费严重超过预计。而随着社会和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的不断发展,MIS的建设规
模也越来越庞大,开发协调工作和系统维护工作将越来越烦琐,MIS也将出现建设“危机”,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成型的软件工程方法绕开危机的发生。
2、从MIS建设和软件开发过程看在MIS建设中运用软件工程方法的好处
MIS建设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开发、系统运行与维护、系统更新。我们所论述的通常意义的MIS建设主要是指系统规划和系统开发。系统规划主要是指战略规划、需
求总体分析和资源分配的总体方案,而MIS建设的重点是系统开发。在MIS理论中,系统开
发分为三个部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单从开发过程来看,软件开发经历的大
致也就是这么几个阶段。但是,在各个阶段所运用的方法和工具就有着比较大的差别。
在系统分析阶段,MIS建设理论中阐述的方法一般都是结构化分析方法,通过运用数据词典
和数据流图来对系统模型进行结构化阐述,这种方法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需求分析结果简
单明了,可以使整个系统分析工作规范化和逻辑模型描述的标准化,但是,由于系统分析涉
及到复杂的组织管理与技术环境,分析过程中要处理的有些问题是结构化分析方法所不能覆
盖的。这种分析方法可能就会直接导致系统建设的失败。这时候,我们可以参照软件工程中
的一些需求分析方法:如面向数据流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引入对象的概念,用对象来描述实
体,结合实体—关系图、对象及消息传递图、类结构图、对象状态转换图、主题词结构图等
对一些非结构信息进行分析,建立非结构模型,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引入形式化方法,
利用形式化规格说明语言严格地定义用户需求,让系统设计人员通过形式化语言很快就能掌
握系统分析人员的分析结果和意图,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