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的交通事业也取得一定的进步,各地在交通系统中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我国信息资源建设中,交通档案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而在交通行业的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信息资源便是交通档案。本文主要探讨了交通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这一问题,旨在为我国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一点意见和建议,加快实现我国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关键词]交通档案管理;信息化;必要性;途径
当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巨大的改变着人们的社会活动。传统的档案管理的方法和观念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尤其是在交通档案的管理中,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最大限度的方便管理人员和使用者。随着全国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成为广大交通档案的管理人员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交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含义及其意义
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指的是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对交通系统的档案、资料进行管理,从而达到便于使用者进行查找档案或使用档案,而且还能够充分的发挥档案的作用的目的。广泛应用交通档案,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是现代交通档案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一般来说,交通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硬件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软件建设(信息平台的建设)、电子档案的收集和纸质资源电子化(信息资源的建设),以及档案的规范建设、标准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建设等。
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交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对文献信息的二次加工,能够有效的缩短交通档案的加工时间,从而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通过一次投入资金,获得许多次的成果。在进行信息加工的时候,交通档案管理可以弥补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缺乏的问题。此外,通过建设交通档案的信息化,能够利用计算机平台,将信息成果在交通网站中进行公布,很好的实现了信息管理工作和新技术的结合。
二、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无纸化以及办公自动化等成功应用以后,我国的交通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出现了机读的文件。这就要求我们为这些文件提供电脑空间,通过分类存放,能够随时的将这些文件从信息系统中挖掘出来,实现档案的真实性、系统性和价值性。但是在一些基层的交通档案管理部门,往往存在着在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相对比较落后,档案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不够,而且有的地方档案部门还是重视纸质的档案,缺乏交通档案的电子化、信息化的意识。在档案信息的管理人员素质方面,还有待于提高。正是因为在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的现状,才有必要进行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从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现状方面来看,我国的交通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从交通档案管理的优势方面来说,也应当加快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的档案管理相比,建设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具有收集方便、处理方便、使用方便、存储方便以及传输方便等优势。
首先,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进行信息收集的时候,非常的方便。由于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在收集档案和存储档案的时候是通过OCR识别、图像扫描以及手工输入等手段来实现的。因此,档案资料都是通过数字化的信息进行存储,这有有效的减少了资料丢失以及资料的时间相对滞后等现象。
其次,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进行处理的时候,非常的方便。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多以纸质或实物资料为主,这就导致了在进行信息处理的时候,以人工编制为主,而且容易出现破损等问题。在保存的时候,也要设置特定的环境或条件。通过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既方便了信息的编制和处理,而且还有效的节约了储存空间。
再次,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储存的时候,非常的方便。传统的实物的、纸质的档案资料往往储存了很长时间以后,如果储存条件不佳或变质的情况下,这些资料很容易出现破损的现象。而通过建设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在大容量硬盘、光盘更新以后,使得交通档案在储存的时候变得非常的方便,既消除了储存环境对资料保存的影响,又有效的节约了空间。
第四,建设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在使用的时候,非常的方便。传统的档案材料在进行检索和使用的时候非常的复杂,这就导致了档案材料在应用的时候,检索的速度比较低,工作效率也相对较低。通过建设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以后,使用者可以迅速的在许多的资料里,瞬间定位到自己要查找的资料,在轻松的在短短的几秒钟内,便可以完成查找档案的工作。因此,建设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最为明显的优势便是能够很好的方便用户使用。
最后,建设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在传输的时候,非常的方便。随着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进行档案资料的检查和存贮利用的时候,已经不再局限于内部单位使用。档案资料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档案资源的检索和传输,实现全球资源共享,而且用户能够在得到授权的前提下,实现异地档案资料的检索和提取工作。
三、交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结合个人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为有效的建设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在进行建设的时候,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
首先,建设交通档案管理的综合系统。一方面,应当建立面向市场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领导体系。从功能上来看,档案工作的目标是通过查找、检索等实现利用档案。因此,档案的质量主要是通过是否便于使用这一点来检验的。从这一点来看,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网络组织和领导体系,对于交通档案管理的综合系统非常的重要。在领导的带领下,协调和指导相关部门的工作,进而共同的做好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在对各种档案进行分类和保密等级的基础上,将交通系统的档案统一的进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通过网络化管理,来促进综合系统的档案资料的深层次开发和综合利用,进而实现对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进一步满足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其次,严格规范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各项工作。具体来说,主要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落实。一方面,应当建立健全档案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设档案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安排合适的工作人员对交通的相关文件进行管理,管理资料、归纳资料和分配资料。同时,还应当,不断的完善文件归档制度。档案管理人员在接收到文件以后,应当及时的对档案进行规范化和完整化的管理。此外,在交通档案的保密制度、利用制度和保管制度上来看,应当加大管理的力度,确保交通档案的安全性,从而充分的发挥交通档案的作用。另一方面,从交通档案管理员的综合素质来看,应当通过培训等措施,提高档案管理员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在当前我国多数的档案管理员中,存在着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的现象,多数管理员工属于兼职人员。这将非常不利于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因此,为加快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必须提高档案管理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员工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具体来说,应当加大对交通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或在招聘的时候,提高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尽量挑选专业能力强、个人素质高的全职管理人员。最后,在进行交通档案管理的时候,还应当加强技术的建设,以推进勘察档案和设计档案的信息化程度。在科技信息活动中,作为科技活动的真实记录,在对档案进行勘察和设计的时候,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勘察单位的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是重中之重。档案信息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因此,通过科技创新,在企业管理部门与档案部门结合的基础上,对管理过程中的难点以及科研重点进行及时而准确的编制,能够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的可靠性,确保科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档案管理员以及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从而为设计勘察单位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更好的促进设计勘察单位的发展。
再次,从观念上进行改进,变被动的服务为主动的服务。交通档案最主要的职能便是为用户提供检索和查询的利用功能。因此,交通档案管理工作属于一项显著的服务工作,在进行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应当积极的转变观念,变被动的服务为主动的服务。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完善:一方面,应当积极的完善检索的工具,便于及时的掌握交通档案建设的信息动态。在完善检索工具的时候,应当遵循科学和实用的原则,不断的丰富交通档案资料的内容,从而提高交通档案的完整度。通过专业的渠道或方法,不断的对交通档案进行整理,从而便于使用档案和查找档案。同时,档案管理的主要部门,还应当积极的掌握和收集各个交通部门的信息,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对档案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包括汇编交通档案资料中的基础数据,增加介绍交通档案资料的相关工程项目等内容,从而让领导者及时的了解交通的发展情况,进而为领导的方案计划提供一定的依据。另一方面,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应当非常注重对信息的反馈。交通档案对交通部门来说,属于非常重要的,可再利用的资源。因此,从事交通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当在固定的时间,对于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反馈和整理,以方便领导及时进行处理。比如在编制交通档案的时候,可以通过运用效果实例来对档案进行汇编,来反馈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加强信息反馈,不仅仅指的是反馈档案资料的内在价值,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会档案的意识。如果情况允许,可以对档案管理的工作进行一定程度的宣传,从而最大限度的加快交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因此,通过强化对信息的反馈,能够变被动为主动,推进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交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含义及其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当前我国在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重点研究了当前我国实行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途径。通过研究,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交通档案管理的重要趋势。各交通单位应当积极的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交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交通事业。作者:付百军,本文来自《中国交通信息化》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