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提升,我国政府和教育部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制度。医学系计算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基础计算机知识,拥有利用计算机设备进行办公和处理事物的各项能力,通过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利用计算机解决各类医学数据分析和医学研究等问题都具有显著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医学高校中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根据改革要求、教学目标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标准等,提出计算机在医学高校教学中的策略。
关键词:医学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1-0074-02
随着各级学校教学改革进程的发展,医学高校教学的改革稳步进行,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也在有效地开展,在新时代和新课改要求下,想要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入新的教学模式和技术方式。当今,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已经成为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医学领域应用之后所发挥出的效果越来越明显。所以,针对计算机课程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分析能力,对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医学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完成立体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
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计算机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的相关基础操作知识,熟悉软件和硬件知识,能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具有独立开发的能力,并可以通过计算机分析和解决关于医学的相关问题,提高在医学方面的计算机基本素质。目前,关于计算机教学主要包含了三个层次的目标,分别是文化基础、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多数医学高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着重于前两个层次的教学,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在逐渐提高,已经上升到利用计算机的计算和演绎来解决实际医学问题的层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改革,使学生不光可以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术,更能够利用计算机这一技术形式去解决医学相关的难题。[1]
(二)有助于加强计算机在医学数据分析中的引用
在医学领域的研究中,数据的完整统计和合理分析是科研中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伴随着科技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以及医学研究的复杂性,对医学领域的数据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往的計算机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效率慢,很容易在数据分析中出现差错,只能用于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根据这种状况,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利用SPSS或者SAS等数据方式进行讲解,辅助于其他软件,根据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编程知识或者菜单类操作知识的讲解,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
另外,随着技术发展,现代医疗体系中逐渐应用众多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医疗设备,很多医学实验和测试都离不开计算机设备,各类检查设备对疾病预防、治理和诊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必须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与锻炼,通过对设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今后在其他方面的研发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二、医学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加强实验教学
计算机课程与其他的课程不同,其是一门要求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目前,在医学高校的计算机课程中,讲解的大多数知识都是基础的图形界面,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具有显著的效果。在这种刺激下,学生也会产生上机操作的欲望,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对教师所展示的内容进行还原。这种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很大的作用。另外,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也要以上机操作的形式完成,在教学中,实现和教师讲解以1:1的形式存在最佳。[3]
(二)改革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丰富实践演示过程,为学生后续上机操作提供最为全面的参考,在课堂上丰富教学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想要在大学阶段的计算机课程中将所有的知识都学完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学完所有的理论,在计算机课程的内容安排上,短时间内的基本原理和课程结构是相对稳定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新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可以将一些最新的技术与理论放在计算机课程的选课内容中,根据学生选择的情况展开教学,并在新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融入过往知识,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另外,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之后,逐渐增加一些实践操作类的软件课程,让学生可以将以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软件计算和分析中,切实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计算机课程的德育教育
在学生学习和运用技术的时候,对其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也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近年来医患矛盾在逐年增长,医学工作者站在比较敏感的位置,更要加强自己的德育修养。大学生还没有踏入到社会工作中,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生活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作为计算机课程的任课老师,必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在教会学生技术的同时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教会学社要正确地运用所学技术,这也是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虽然进入到21世纪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在不断加剧,但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需要团队合作的,许多事情都需要合力才能完成,尤其是医学领域的研究大多需要一个团队协作完成,许多诊疗、判断、手术也都需要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大学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基础可能不太一样,受到教育水平、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一定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教学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掌握程度进行分组。给每个组分别设置不同的研究问题,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别负责收集数据、分析和测算并提出最后的结论。另外,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学生的评价、多鼓励学生,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取得的成果要予以表扬,如果在数据分析和测算过程中出现偏差,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对自身的要求,不断吸取和学习新的知识,以自身为典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4]
三、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制度的不断推进,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高校的计算机课程除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理论操作知识之外,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结合每个专业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计算机课程,以求通过计算机教学提高学生的医学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个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阐述了加强医学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出通过加强教学实验、改革教学方式、加强计算机课程的德育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等方式来切实提高医学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效果。
作者:陈飞宇
参考文献:
[1]陈冬玲.基于WEB2.0技术的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2.
[2]赵兮.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J].河南科技,2013(6):216.
[3]刘芳.浅谈高校医学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J].今日科苑,2015(6):309.
[4]石芳,朱庆文,乔素娟.医学院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以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