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课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整合模块归并;课题编制;学科负责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中职技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执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颁发的《技工学校电子类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方面存在偏差,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完全依赖教学大纲,采用、执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统一教材,统一组织考试,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在时段上分割教学等等,教学处于“闭门造车”的状况,没有探究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结构和技能的需求,没有结合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深入研究教学对象素质的多层次性,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急需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进行改革创新,形成一整套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方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应着重从两个方面实施教改,一是:教育培养机制应与市场人才需求良好对接,二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接,提高专业技能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结合调研,谈谈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深化课改的设想。
一、整合教学模块、归并专业学科 ,突显技能教学
目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采用“三位制”教学模式教学,即“知识单位”教学、“技能单位”教学和“发展单位”教学。对应电子类专业的模块是“知识单位”教学,由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组成;“技能单位”教学,由基本技能、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组成,“发展单位”教学主要是下厂实训和实习。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使中职技校从企业中分离出来,失去依托工厂设备、实习场地和技术人员指导的优势,使中职技校教育定位于职业教育就是:知识+技能教育+面向就业市场,它是一种尝试过渡性教学模式。Www.133229.cOm但在实际实施教学过程中,理论与技能教学存在时段分割的现象,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不紧。从现有中职技校的学生素质层次看,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差,深入学习和钻研有较大难度;学习自觉性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较被动;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因此,上述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技能型、实用型技术人才。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理解能力低、动手能力强这一特点,重新调整我们教学思路,更改教学方向,在教学模式上应采取先会后知和感知并进教学法。必须对现有的电子类教学大纲进行重新整合归编,保持电子类专业原有所要求知识和技能结构,将“知识单位”教学内容溶入“技能单位”教学,将专业实践活动需依托的多门学科专业基础课知识重新分解溶入技能课中去,降低学生学习理论的难度,突显技能教育的核心地位,避免重复教学和无效教学。改变现有理论教学将知识和技能教学割裂开来的落后教学模式,从教学计划模块整合学科归并,从教学计划做起,分步进行改革。
整合归并是指专业基础课与技能课题形成有机联系的合并,学科类同的理论知识,属技能课题操作前预知的理论知识均归并到技能训练课题中,以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去求知。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线,通过科学合理取舍、组合产生一门新型课程。将电子类专业教学计划,重新整合归并为四个模块。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本技能课;专业综合技能课;岗位技能课。
1、公共基础课模块教学。分为文化课与素质教育课。保留原有的德育、语文、素质教育,但在教学内容上应围绕着职业岗位有针对性地教学,保留原有教学时数,数学、物理、英语,三个学科合并成原有一学科时数,每周两节体育课放在周内二天的第七节课内进行,以便丰富学生课后业余活动。素质教育课包括书法、公关礼仪、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内容。
2、专业基本技能模块教学。对理论分析型的课程,进行整合,将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合并,改为电工电子基础;将电子技能、电工技能、电子测量与仪器,整合融入到电子专业技能训练中,在开设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同时开设相应的技能课程。将理论分析知识融化到实践技能中去。将计算机应用基础与电子cad,合并到电子eda技能训练中去,同时承担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一部分电路仿真实验验证课题。弥补由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缺少和有的电路实验不易做的课题。将电视机、家用电器、电子电路设计、微控制器应用基础纳入专业综合技能训练课题中。
3、专业综合技能模块教学,模块设置面向就业市场,选择需求量大的岗位作为综合技能训练课,分为家电维修技能训练 、音像维修技能训练、微控器控制技能训练、电子电路设计技能训练,让学生面向职业岗位选择余地更大,灵活性更强的技能课学习和训练。
4、岗位技能模块教学,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相结合。组织学生对工作前职业岗位技能进行课题式培训,以企业需要工种的岗位技能为核心,辅以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最后一个学期是学生进行预分配阶段,可直接到技术设备先进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经过上述教学模块整合、学科归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整合教学资源,减小教学重复性、避免无效性教学。
二、建立“课题制”,实现理论与技能一体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