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有效计算机应用成为了全民健身发展的新机遇,也蕴藏着很大的互联网进驻空间,该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目前全民健身面临的瓶颈以及“互联网+”与全民健身相融合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将全民健身融入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对促进体育资源配置的优势,推动全民健身融入“互联网+”行动计划,为百姓提供更有效地公共体育服务,实现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让现有的体育资源产生最大的服务效益“引导全民健身,科学健身”,推动全民健身的持续发展。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分析
阅读与全民健身相关的政策文件、书籍和部分期刊,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索了“互联网+”“全民健身”等关键词。
1.2 互联网浏览调查
浏览了国家体育总局以及各省市体育局全民健身相关网站;主要媒体网站及产品: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及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综合体育网站:中国体育在线、新浪体育、华奥星空等。
2 全民健身发展面临的瓶颈
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对我国6~69岁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状况进行抽样调查显示:达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的比例仅为31.2%。《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我国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4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6 m2。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平均每万人拥有200多个体育场地,美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6 m2、日本为19 m2。在我国平均每个场馆开展的体育项目不足三项,体育活动场地黄金时段“摩肩接踵”,而非黄金时段“门庭冷落”。
以上事实说明,全民健身的社会效果还未充分展现,全民健身一方面面临着参与人数不多、场地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存在着机制不灵活、服务不足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3 “互联网+全民健身”发展的现状
2011年8月,全国首创的百姓健身类互联网服务平台“上海市全民健身电子地图”正式开通以来,与健身相关的“互联网+”项目近3年得到较快发展,功能涵盖健身数据采集、场馆查询与预订、赛事信息、健身指导等。
目前有互联网服务平台:如北京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有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技术的应用:如湖北的“去运动”;台网联动的软、硬件系统:如爱动健身云服务平台产品;针对不同人群的产品:如“泰山老年云健康服务平台”系列产品,青少年足球培训O2O产品“动吧足球”等。利用微信公众号、在线视频播放、智能健身设备、健身O2O类产品和微博社交运动的影响力也逐渐显现。此外,还有可穿戴设备、健身的相关APP等各型各类,互联网相关的健身应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祥晨也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设备穿戴在身上成为可能,对于人体连续的监控、信息采集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和意义,可以使锻炼更科学、更有价值。同时,这些可穿戴式设备或者App存在着“不准确、不可靠、缺乏服务”等问题。
4 “互联网+”对全民健身的推动力
2014年湖北省推出的“去运动”App仅上线4天就有4 000多注册用户,全省90多个体育馆,每天至少发放免费门票5 000张,以后可以达到2万张。该“产品”的推广将进一步解决百姓健身服务机制不灵活、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健身爱好者能够及时、快捷、有效地获取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资源,促进了健身资源的有效利用。
“互联网+”对全民健身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微博运动中心“奔跑2015”仅开通1个月,用户数达到120万,微博与浙江卫视、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推出的“阳光跑道公益健行计划”,实现了从电视到网络再到线下参与,真正推动了全民健身跑步。微博网友在节目开播后39小时内,就完成了原计划的20公里公益运动目标。而活动上线仅仅29小时,就已经有50万微博用户参与其中。2015年1月的厦门马拉松联合微博开启赛网联动模式,带动了厦门马拉松的传播数据呈现井喷态势。光是厦门马拉松一项赛事的提及量与提及人数就是去年最高数据北京马拉松的3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目前全民健身面临发展瓶颈,体育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互联网+”能够促进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引导全民健身、科学健身,发展空间广阔;“互联网+”和全民健身的融合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信息资源还处于分散状态,有待科学的规划和完善。
5.2 建议
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建立统一的“大数据”互联网服务平台;通过信息资源共享、数据挖掘,提高健身服务的科学化水平;通过模式应用,实现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作者:王洪杰 蔚华亮 来源: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