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尤其是在当前对计算机的应用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在很多行业中都有应用。对此必须要积极加强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革,本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职业院校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职业院校教育中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一些实际技能进行教育的,在职业院校教育过程中,开设的专业类别越来越多,比如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都是职业院校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职业院校教育过程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基础性学科,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计算机使用水平的教学。在当前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个行业都需要用到计算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创新,让学生对各种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有更深的了解,提高计算机实践能力。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主要教材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职业院校的必修课程,在职业院校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模式比较老旧,这些都会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带来严重影响。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计算机水平几乎是任何一个人都必须要掌握的一种能力,计算机信息时代,计算机能力的高低往往还会影响学生的就业以及工作前途。因此,无论是在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过程中,计算机教育都是重要的内容,而且是必要的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对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很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水平不高,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依旧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没有注重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教育。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该要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改进,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使得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理念,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水平。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策略探讨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是对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落实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计算机教育过程中,都应该要结合职业导向,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策略进行改革。
(一)结合职业导向,更新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都比较传统老旧,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的主体性的重视程度更高,尤其是在社会对各种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市场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当前社会中对各种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很大,很多企业都在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不断地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采用全新的教育模式进行现代化教学。尤其是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而言,应该要对传统的教学目标进行延伸,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当作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各种新的教学理念的应用,比如问题教学法、合作教学,使得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
(二)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对传统的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不能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进行知识灌输,而应该要注重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理解,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思考,比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对问题教学法的应用,通过对教学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思考的机会,比如可以通过分组教学,问题教学等模式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加强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难点和重点问题的思考,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育
在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是对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落实的一个重要途径,传统的实践教学大多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尤其是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需要更多的实践教育,让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现象以及计算机应用基础原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多设计一些上机学习的课程,加大上机操作的比重,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上机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加强对各种计算机应用技巧的了解和掌握。
(四)加强对学生的考核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是学校的必修课程,在对这门课程进行考核的时候,应该要对传统的考核模式进行改进。可以设计一些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项目,将实践操作当做考核的内容,并且要逐渐提高实践考核在整体考核中所占的比重,从而能够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对计算机教学策略进行改进。
结语
综上所述,在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该要加强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并且要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价和考核,从而使得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作者:黎绮敏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