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

浅析高职高专《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

2015-11-10 10: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课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经显示出其重要性。笔者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多年,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广大学生对课程的要求,谈一谈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从而达到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社会的岗位需求。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组装; 维护
  伴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越来越普及,当今社会计算机成了人们必不可缺的一样工具,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展瞬息万变,社会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对于这样的岗位要求的技能性能指标越来越高。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应用性相统一的基础专业课。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合格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这门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根据用户需要选购计算机硬件设备,并且自己动手安装,维护计算机及处理计算机一般性故障的能力。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了解和计算机发展技术,主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该课程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开设的。根据我院现在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目标,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涉及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不能将原来的教学模式照搬到将来的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目标中,所以这门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我院《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过程中的存在不足的地方:
  1.1学院所选用这门课程的教材内容相对滞后,跟不上计算机硬件系统技术的发展,当今世界计算机硬件技术每隔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每隔几个月就会向市场推出新的产品,然而相应我院所选用的教材的内容跟,不上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以CPU为例,从2007到2010短短的几年从两核发展到四核,其他硬件也一样。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到最后的征订最少也要花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计算机技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候学生手中的教材,不能与新的计算机技术同步。这样的教材既不能满足学生对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变化情况,同样也影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样也严重挫伤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
  1.2专业术语多,理论抽象。计算机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例如硬件系统包括cpu、内存条、硬盘、主板、键盘、鼠标等,各种部件的性能指标又不一样,对于每种性能指标又有多个专业术语,这些性能指标是衡量硬件部件性能的好坏的唯一标准,专业术语又多有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也太容易记在脑海多里。例如内存,常用性能指标有时钟频率f、时钟周期TCK、数据宽度和带宽等这些性能指标是内存,虽然很多同学知道他们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不了解真正的含义,只是少部分同学能解释清楚。
  1.3实践环节薄弱,实训条件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应用性相统一的基础专业课。目前该课程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辅助以多媒体教学,而很少学校配备有专门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即使有设备也是非常陈旧,因此学生缺少实际操作锻炼的机会。这门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能完成一台PC机的组装、完整的安装软件系统、解决硬件系统常见的一些故障和常见的外围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教学才能实现。薄弱的实践环节无法保证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1.4笔记本电脑内容涉及少。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笔记本电脑以其体积小,重量轻,而功能却越发强大,其便携带方便,而占有大量市场。根据2010年市场调查统计,各行各业笔记本使用率都超过PC机,在我院所选用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中,涉及笔记本到维护方面的内容很少,即使硬件系统组成方面,笔记本与PC机各个部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在维护技术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增加笔记本电脑的相关内容是不可缺少的。
  2.对我院《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2.1学院选定适合的教材。笔者认为,在选定教材过程中,应该听取该课程老师的意见,选择适合教学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材,同时该课程任课教师要根据目前市场的实际情况,在教材的基础上,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相应的加入市场最新的产品,把最新的产品融入到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平时与市场接触的机会不多,在制作课件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图片,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果教材里没有涉及到笔记本电脑内容,应当适当增加计算机系统维护和笔记本电脑相关内容。
  2.2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功能,给学生带来多感官的刺激,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由于我们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内部各部件的性能以及各部件在计算机内部的位置等都不熟悉,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我们通过多媒体课件对每一个部件的有关内容进行演示,并且在演示的同时向学生展示实物,这样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过程中学生先有一个理性的了解,在看到实物后又对该部件产生更深的印象。
  2.3课程实训。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应用性相统一的基础专业课。一般情况下该课程结束时安排为期一周的实训,实训的地点是学院的实训机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训,实训机房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里面有最新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通过一周的实训,学生要熟悉并能够识别计算机硬件系统各种配件的型号以及性能,根据实训要求动手组装一台台式计算机,在组装计算机过程中出现故障,尽量让学生排除硬件故障,从而了解计算机产生故障的原因,逐渐学会通过观察法、拔插法、替换法等对故障进行判断。通过这几种方法,进行判断并找出产生故障的原因,并且解决故障。组装计算机好一计算机后,接着对CMOS的安全设置、利用光盘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系统安装等,实训内容与以后到企业的工作流程非常相似。课程实训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提供一次锻炼机会。
  2.4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在我院该课程属于 考试科目,传统的考核方式是笔试,考虑到该课程是实践性和应用性综合课程,这种考核方式不适合该课程,因此我们采用上机考试,考试主要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两个方面。根据考试内容我们确定了以下几个考试题目。这些题目包括:组装一台台式电脑、BIOS的设置、使用软件PQ对硬盘初始化、安装操作系统、使用GHOST对数据备份和恢复、注册表的备份与恢复、一些常用的DOS命令使用。该课程考核以上机考试为主,再结合平时成绩。教师根据上机考试结果与平时成绩相结合,按比例给学生判定本课程的最后考核成绩。这种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过程评价,使学生动手技能快速提高。从考核效果来看,比传统的考核方式效果要好。学生也比较非常喜欢这种考核方式。
  3.结束语
  课程改革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出发,在该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因特网,建立该课程的学习论坛,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老师也可以在线答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课程改革是学生具有敢为能力和知识技能更新在学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启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训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李彪、邓建功《计算机硬件与外围设备维修》.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 杜林.《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方案研究与实践.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