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

浅谈数字时代的影视制作

2015-09-28 08: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科学的进步带动影视行业的进步,数字技术为影视制作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便利,改变着影视行业的制作理念、标准和方法。本文总结了数字技术在当今全球影视行业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作者自己在学习影视制作中的一些理论只是和《因为爱情》、《美在阆中》两部影视作品的实践经验,讨论了数字时代影视的制作的一些数字技术。

关键词:数字时代;影视制作;数字技术
  随着电影制作技术的发展,各类电影异彩纷呈,百家齐放。可见影视行业的整体进步,都是由影视制作技术作为先导。影视产品特色、质量、风格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拍摄、制作、播放等技术的限制。随着当前全球电子电气技术的快速革新,信息革命正在以势如破竹之势冲击着影视行业,让影视制作进入多元化、数字化时代。
1. 数字技术对影视制作的巨大影响
1.1数字技术让图像的表现方式更加丰富
  影视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图像和声音。图像是影视艺术中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传统的获取图像的手段是通过摄影机的摄影,加上一些模型特技、洗印合成等技术手段来得到的[1]。虽然传统影视作品中不乏大量美轮美奂的佳作,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影视表现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影视艺术的要求。由数字技术参与的影视制作能够获得逼真的画面、模拟真实的环境,实现传统手段难以实现的技术表现力,极大地丰富了影视表现手段。
1.2数字技术让影视制作工艺更加完善
  数字技术进入了影视制作的各个领域,为影视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全新的、广阔的空间,大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提高了影视制作的效率和灵活性[2]。特别是采用非线性处理模式的数字化技术,让影视的前后期处理工作变得轻松而灵活,将传统的体力劳动为主的影视制作变为鼠标、键盘的工作模式,完美地改变了影视制作的工艺水平。
1.3数字技术让影视行业走向了新的道路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当全球的影视行业集体处于低迷状态的时候,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制作的几部美国大片却独领风骚,风靡全球,给美国的影视行业带来了不菲的收入,更是把美国的影视制作技术推向了行业的顶点[3]。时至今日,以3D技术为核心的影视作品无不获得较好的利润。数字技术让影视行业改变了传统的制作手段,丰富了人们创作的方法,更新了影视制作的理念,将影视行业引向更新、更广阔的道路。
2. 影视制作中常用到的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功能:数字遮罩绘制、三维虚拟场景设置、影像的气氛渲染、数字角色造型绘制、数字影像调色、画面的后期加工处理等。这些技术按照在影视制作中的功能结构划分可以分为: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数字影像合成技术、数字影像处理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5]。下面分别介绍这几个技术:
  (1)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
  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是指用计算机构造设定的图像,这些图像既包括静止的图像和动态的三维图像等。由于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创造出图像,所以我们甚至可以不用摄像机就完成一部美轮美奂的影视巨著。当然,人们的想象力很大程度是在生活中的情景的影响,所以人们在制作影视作品时都需要在相近的现实环境中寻找原始的模型。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在上世纪的90年代已经广泛地用于影视制作中[6]。
  在《美在阆中》的开篇部分,“美在阆中”四个行书字体便是计算机技术生成,并通过动态的波纹方式展现,生动地把阆中水的灵动表现出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数字影像合成技术
  数字影像合成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处理,将各种现有的图像复合成一张图像的复合组成部分的处理过程。在数字影像合成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被使用与影视制作之前,影像的合成主要是通过遮片、键控制等技术实现各种特效。数字影像合成技术不仅可以对实拍画面进行合成,还能对实拍画面与计算机制作的画面之间以及对模型拍摄的画面与计算机制作的画面之间的合成。数字影像合成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影像合成,将影像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细腻地加工,实现传统影像合成技术无可企及的效果。
    这一技术也在《因为爱情》和《美在阆中》得到大量的运用。《因为爱情》开篇,大量将演员的照片、五彩缤纷的图像、绚丽的色彩合成起来,营造出浪漫、幸福的气氛;《美在阆中》中的09:15分将古代的书法通过图像处理技术与阆中的真实图像合成,让古色韵味与现代文明相互交映,美轮美奂。
    (3)数字影像处理技术
  数字影像处理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软件将摄像机实际拍摄的影像或者电脑创作的画面进行加工和处理,实现影视制作的技术。该技术包括对图像色彩的处理、画面质感的合成、图片形状的改变等[7]。通过影像处理技术还可以去掉拍特技需要的钢丝、软垫等保护措施和不小心进入镜头的多余画面等。
  在我的作品《美在阆中》中,我们将一些传统的山水画和现场拍摄的图片相互合成,渲染出阆中古城特有的古色古香的历史韵味。另外,在我的作品《因为爱情》中,开篇大量采用五彩斑斓的绚丽色彩,渲染出爱情在人们心中美好、神圣的感觉;19.05分钟处,将换面转为黑白,突出了4个人无奈和无助的神情。这些都是对数字影像处理技术的运用,相比传统的影像处理技术更加简单、高效,而且功能也更多。
    (4)非线性编辑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编辑来说,非线性编辑技术不受时间限制,可以将画面在任意的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组合编辑。非线性编辑技术以可以随时地读取和剪切影像和声音,在编辑逻辑上处于非线性,可以按照作者的意愿根据影视制作的需要改变不同镜头之间的顺序,并且不会影响到已经编辑好的那部分内容。另外,非线性编辑不必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选择素材,而是按照编辑进度的需要选择,任意所需要的片段。所以,我们可以在一个场地上将所有需要在该场地上拍摄的部分一次性拍完,最后通过非线性编辑技术加工处理,安排在各个既定的环节。
  我们制作《因为爱情》和《美在阆中》的过程中,就大量地采用非线性编辑技术,最后将不同的拍摄片段通过非线性编辑技术加工组合。特别是《美在阆中》,我们的拍摄过程是乘坐汽车,沿这观光的路程拍摄,可以说拍摄过程是线性的,在后期制作中,将线性拍摄的内容通过非线性制作出来,更加符合情节安排的需要。
3. 结语
  科学发 展带领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的出现以及广泛应用于影视制作之中,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级影视艺术的必然结果。数字技术让影视制作更加自主、高效,极大地拓展了影视行业在制作工艺和艺术手段上面的表现力,丰富了影视制作的思路和理念。我们要更多地了解数字技术,将数字技术更多地应用于影视制作之中,开发更加先进的制作手段,让影视行业在数字时代获得更加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歌东.数字时代的电影技术与艺术[M]. CONTEMPORARY CTNEMA. 2003(3)
[2]王孝锦.数字技术对影视技术的影响 [M].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3(3)
[3]李兴亮.关于数字技术与影视创作观念的冷思考 [M].社会科学家2010 (5)
[4]彭吉象.数字技术时代的影视美学[M].现代传播. 2009(2)
[5]苏凡博.数字技术背景下的武侠电影特技[M].电影评介. 2009(20)
[6]秦翼.数字技术与影视哲学[M].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5)
[7]朵天林.数字技术对传统影视镜头的挑战[M].电影评介.2010(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