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

医院信息化在临床管理中的应用

2015-08-14 08: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的整体功能性和信息化水平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代化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概念,逐步取代了落后低效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流程。为提高现代医院的服务质量,执行“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改良医院的信息软件管理系统,是当今医院所面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医院信息化在临床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医院信息化;临床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于信息化临床管理主要是指一套各方面都比较完善的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它是符合社会发展进程的,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智能的判断患者是否进入临床路径并自觉完成相关任务的一种形式,在管理过程中与电子病历系统、护士工作站系统、患者费用管理系统等相连接,并在不同的部门之前达到资源共享的原则,来减轻医院护士从从传统的临床路径表单的填写转化成现代的信息资源共享,以此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医疗保障的安全。
1.信息化临床管理的内容
  电子病历是医院信息化临床管理路径的主要载体,本质上就是医院局域网实现的主要途径,把医院门诊,药房等各部门的信息系统终端相连接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这样极大地促进了医院操作流程的规范化,提高了医护质量,极大节省了时间和医疗费用。
  在医院内信息系统中临床管理信息系统和另外的子系统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它是由不同的部门信息共同组成的,临床管理贯穿医疗整个过程中,由在同一个团队中不同岗位职责的员工组成并有序完成,在整个信息系统中临床管理系统要与电子病历系统、医嘱处理系统、患者入出转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等密切连结,形成统一的协调的整体,与各部门的业务数据融合交流,才能形成自动智能的临床管理路径。在统一的标准下,并进一步对标准完善、规划与控制。对临床管理路径中的不同之处加以分析,以及对临床路径住院诊疗流程的评估功能。
2. 医院门诊体系
2.1挂号自动分诊
  目前,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病患者也在增多,医院的整体诊疗秩序显得异常的杂乱无章,此时,医院执行挂号自动分诊,可以对就诊业务进行有效的规划他和整理,用当今的科学信息技术对在挂号时进行分诊,避免患者排队混乱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就诊流程。
2.2门诊诊疗卡
  自动分诊功能将诊疗卡和挂号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有效解决了就诊排队无次序。一卡通的实施更加的规范了患者的就诊流程,经过门诊收费室刷卡—取药、检查或医治等流程清晰,有效的避免了医院患者诊治过程中的流程混乱现象,医院门诊就诊的秩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此外,门诊大厅设置自动查询信息系统,使患者对就诊流程和医药价目表一目了然。
3. 住院分析体系
3.1电子病历应用
  电子申请单,自动计费在医技科室的规范有效的实施。在医院内部,有关科室的医生可以经过输入本人的用户口今随时查看患者的诊治病历。电子病历会对诊治信息有着更加全面记载,除此之外,对CT、MRI、X线、超声波等影像图片资料以及声像动态信息具有记载,使医生对医疗信息有着更加真实、清晰、全面的了解,对信息的完整和就诊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3.2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 )
  LIS应用与医院管理信息的有效融合,对检验科和临床之间资源共享做到了很好的衔接。样本的编号经过输入仪器之中,仪器通过扫描试管上的条码获取和医嘱对应的样本编号、医嘱信息,使得仪器进行自动有序的工作。检验科仪器站点自动查询费用价目表,统一打印报告单。这样,医生就简单明了的在工作站检索到了相关的患者信息,有效地减少了工作量。
3.3药品分析体系
  药品分析体系主要对医药的人库和使用情况进行统一的分析。科主任通过此功能可以随时对科室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加以分析和管理,对医用药的有效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明确地区分开公费药和自费药的费用情况,做到了有效的管理,合理的解决的药费纠纷等问题。
3.4医疗质量分析体系
  医疗质量分析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出院治愈情况分析、诊断符合率、七日确诊率、平均住院天数等,是医疗护理质量方面工作有效的调整和掌控,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和业务执行情况,为各科室提供明确的信息指导,有效地提高了医疗水平。除此以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住院患者地区分布、检验项目分析、治愈好转率分析、诊断效率分析等等,经过以上分析功能,更有效的解决了医院诊治流程顺序,药费的合理性等方面的问题。,不仅规范了业务,也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的满意度,更是提高了社区卫生工作的水平,加强了疾病情况的监控。
3.5物资分析体系
  物资仓房主要是以科室网络申报领取物品人库,建立二级库,使用量及库存量在每个月得到合理的分析有效的控制,按时指定材料设备或者药品的订制计划,以保证后期的使用。不仅可以降低医疗成本,有效地规范了医疗服务行和提高了工作效率。
3.6护理方面
  (1)电子病历在现代医院的使用使患者的医嘱与后台自动划价系统及护理核查体系得到有效的结合和链接,每一项活动都有明确的记录,有效地的避免了转抄医嘱所发生的人为误差。在经费方面,很少会有人为方面干预,所有的医疗信息经过网络传播,经各科室审查后并点击确认后会自动记录成本消耗,通过以上程序有效地避免了药费的漏费、错费和多计费等人为错误。通过提供医疗清单,使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收费更有清晰明白,是医疗服务更加更加规范和透明。
  (2)设置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现代医疗服务基本分为诊治一用药一护理三个步骤。医院病房护士在系统中确认医嘱信息并核实,静配中心的药师接查看系统信息,依据患者各方面的资料信息认真审查用药合理性、在确定没有问题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相关医护人员才可以配药,以确保药物安全。
3.7医保、农合体系
  本系统已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医疗保险系统等社会相关联的系统建立了数据传送接口,满足了医院信息系统的扩展和不同系统数据的关联对接。网络信息化结算的有效实施,是相关流程更加简化,医疗卡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减少了审批手续,费用结算更加合理快捷。
4经济收入分析体系
  经济收人分析体系包括科室成本结构分析、收人结构分析、护理工作量分析、药品比例分析、各项检查分析以及医保或农合报销比例分析等。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对医院的各级领导了解各种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工作指导分析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对医疗服务的成本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结语
  医疗信息化建设已经是现代化医院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医院信息化建设不管是在临床管理方面,还是材料与资源利用方面都比以往更加具备竞争优势。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医院设备、资源人力的信息化管理、使得医院的信息管理工作已经密切的联系到了每一个医护人员岗位工作中。信息化建设给医疗机构带来了重大变革、并使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晓仪. 关于医院临床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相关探讨[J]. 科学之友,2010,(14).
[2]张蓓. 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在门诊中的应用[D]. : 湖南大学,2009.
[3]刘帆. 服务临床,实现全院信息化管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J]. 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1,(2).
[4]董盛霞,滑茂善,郝珍. 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医疗收费管理流程现状分析与展望[J]. 中国医院管理,2010,(11).
s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