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类活动造成的城市景观破碎化已成为众多环境问题的根源。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必须针对这一问题做出回应,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的需要。本文就以和睦港两岸景观提升为例谈些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观念与认识,与大家一起探讨城市景观生态化设计。
关键词:景观;生态设计;杭州;和睦港
伴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国内、国际对于“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国内很多城市纷纷打出建设生态旅游城市与绿色之都的“城市名片”。然而在对“生态观念”的理解还存在诸多误区,很多人认为扩大绿化面积,减小城市硬地面积就是生态;在设计中大量种植草坪和大树就是生态;岂不知景观设计与建设如果不当,本身就是对当地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的一种破坏。
经调查发现建立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生态型公园,可以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有效的解决了人与自然关系间的矛盾,就可以使生态型公园推动生态型城市的发展。本文就以杭州和睦港两岸景观提升为例谈些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观念与认识,与大家一起探讨生态型公园的城市景观生态化设计。
和睦港景观提升工程南起沪杭高速,北至星桥上塘河,全线长6.9公里,宽为5米-60米不等。此景观设计紧紧围绕以生态治理河道的理念与河道治理风景化及河道治理长效化的建设目标。设计和建设中对于“城市生态”问题也显出精细功夫。
一、城市生态设计原理
1.原理之一:?地方性原理。
我们常常惊叹桃花源般的中国乡村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实际上它们多半不是设计师创造的,而是居者在与场所的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与自然过程相和谐的当地人的创造性设计。遵循这一原理主要表现为: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适应场所自然过程,和使用当地材料 植物和建材。
2.原理之二:节约与保护自然资本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等)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等)。要实现人类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取保本取息的方式而不是杀鸡取卵的方式。
3.原理之三:尊重自然,展现自然。
自然景观与过程以及城市生活支持系统结构与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因此,要让人人参与设计、关怀环境,必须重新显露自然过程,让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涨、地表径流汇于池塘;通过枝叶的摇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从自然的叶枯叶荣,看到自然的腐烂和降解过程。用Thayer 的话说,景观是一种显露生态的语言。
二、景观设计要较好体现地域性特色
生态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地方性原则,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始终贯穿地域文化和乡土知识,吸取当地的风俗民情和人文色彩,根植于所在的地方进行设计。
1.从植物的选用和配置角度分析
从气候条件看,和睦港的植物配置应主要采用长江下游南方地区的乡土植物为主,这样既能体现该区的地域性特色,又能维持植物生态上的平衡,也便于植物成活和后期的维护.比如“水杉、垂柳、池杉、银杏、芦苇等”,是很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植物。综观和睦港,园内无论是大树还是小灌木及至水生植物等,基本采用的全是乡土树种(图1)。
充分考虑系统构成植物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配置选择植物群落。在有限的土地上,根据物种的生态位原理实行乔、灌、藤、草、地被植被及水面相互配置,并且选择各种树型以及不同高度和颜色、季相变化的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构成一个稳定的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落。(图2)。
图1 图3
图2 图4
2.从景观造景与材料选择来看
杭州地处江南不仅植物搭配应体现乡土性、地域性,景观造景形式、风格以及材料的选择仍然应体现其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和睦港多运用青石板、小青砖、卵石等铺地材料,特别是堆石就地取材,运用当地石材进行造景(图3)。
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历史底蕴,用生态的手法再现人文历史(图4)。
三、景观设计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
利用基址条件和原有景观,做到因地制宜,也是景观设计“生态性”原则的基本要求,能否合理利用原有场地景观,保护历史遗存,保护和节约资源也是考察景观设计生态性、可持续性的重要体现。
图5
另外,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河道进行清淤及疏通工程,使得水系得以连通,水质得以改善,加上水生植物的种植,使和睦港能做到让人亲水的地步(图6)。
四、衡量是否较好注重景观设计的时效性问题
景观设计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建成后的景观其植物的生长需要时间,自然系统的自我调整与恢复也需要时间。而和睦港的景观建设在整个设计实施过程中没有移植高大的香樟、广玉兰、银杏等,且不说大树的移植会给原来生长地的生态平衡与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就说大树换了一个新的环境很难适应新的场地,何况还是跨地域的移植,养护成本大大提高,且最终的成活率又低;这样不仅生态环境的平衡受到破坏,而且也没有做到资源节约和良性循环,相反是摧残生命,造成大树原生长地水土流失、生态恶化。
综上所述,和睦港的景观设计是充分考虑到了历史文化因素,以及对生态的提升和延续。因为城市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很好的融洽其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整体景观设计没有紧紧围绕“古生态”而展开。注重生态河流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使和睦港能充分发挥景观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功伟;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2] 胡方.杨利.赵静?论生态型河道的建设与发展?[J]?-山东水利2008年06期
[3] 孙玲;生态城市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焦华富;赵静;;科学发展观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J];城市问题;2006年01期
[5] 蒋屏.董福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J];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2003
[6] 徐海波.宗瑞英?谈城市河道生态护坡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