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环境科学论文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现状及研究

2015-08-03 09: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现状及研究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绿地系统;
作为城市中具有一定用地范围、供市民休憩的公共绿地场所一城市公园,以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城市景观、丰富居民生活为目标,不仅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系城市生态,平衡、调节城市小环境.而且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公园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象征,是城市发展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城市物质形式、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建设是现代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周围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随着各类休闲服务设施的完善,随着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的增加,城市公园的功能和规划模式亦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性质由传统的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功能由原先的休憩、游览、教育逐步偏重于人与自然的交流,服务对象也由单一的游客扩展为游客、路人、过客。为更好地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趋势和方向应不断发展变化。
1.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概念
公园设计规范6的解释: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定义公园(PUBLIC PARK ):城市公共绍也的一种类型,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等的园林。
  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fT91 —2002 J 217 —2002)定义公园是“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2.我国公园景观设计的现状问题分析
我国城市公园景观存在的问题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是分不开的我国的城市处在一个飞速发展期,有资料表明:2001年城市市辖区总人口30400.9万人,比1990个增长69.5,其中非农业人口17753.3力.人,比1990年增长51.9%0 2001年市镇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达37.7%,比1990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也使得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加速发展,城市绿化工作得到加强。“据世界银行拓男七的报告,1985年中国城市生态赤字为21.6%, 199(〕年为19.5%, 1995年为13.8%, 1999年为10.65,数字表明中国的城市环境正在逐步向好的方面转变,这也是中国之所以育韵刻是出发展绿色城市的基础。2001年底,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已达53.1万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0.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3平方米。”
  在公园绿地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城市公园也因为也由于城市美化运动、快速建设等因素,造成其景观设计、施工的质量下降,片面重视绿地率,“景观效果”,而忽视城市公园为大众服务的社会效益;等种种问题。
2.1片面强调景观美学,对人的行为的忽视
  1998年8月21日的长江日报6版L有文章题为《谁来为城市的绿色巡守》的文章,文章说为了创建山水文明城市,要根治在公共草坪和花坛内纳凉等不文明行为。市园林局监察大队劝说和驱赶草地和花坛上的人群。但是最终你来他就走,你走他又来。只有派人全天轮流守护,才能保证行人不把草地当路走。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都出现甚;至有违者罚款的标记。这说明了我国城市景观设计对人的行为的忽视。景观在城市管理者的视域里,更重要的任务是美化城市形象。
“在城市美化思想指导下的公园建设,强调的是纪念性、机械性和形式性、展示性,为公园而公园,把公园约赶也从城市有机体中分割出来。事实上,城市绿化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休闲、生活及工作的环境,而不是土题游乐。
以人仁取代天然,是兴建城市公园的一大误区。当城市规划将城郊某片山林划为公园时,美化的灾难随之降临。把仅有的自然地改造成花园式的公园;以造一个旅游点的目的来造公园,是许多城市的通病。似乎没有奇花异草、珍稀古玩就不能称其为公园。
在新建居住区中,真正为居住者的生活和栖居而美化的社区并不多见。而大量出现的是,样板示范区导向的美化,目的是展示政绩,供人参观;商利导向的美化,试图通过美化招徕住户。这两种导向都把居住者和居住环境作为展示品,忽略了环境美化对居住者的日常生活和居住意义,导致居住区美化走入了歧途。
2.2追求局部最高效益造成公园整体空间效益的降低
(1)房地产开发影响城市公园的开敞性
这一问题最为典型的表象是出于商业利益动机,城市公园周边大量兴建高层建筑导致城市公园的开敞性景观特征被破坏。该问题从更高层面来看是人居环境与综合公园景观设计关系问题。
这条来自《北京日报》的消息便是实例:“北京城市水景稀缺,所以临湖盖楼,借景卖房便成了开发商赚钱的一大妙招。由于市区内有点儿规模的水面早已被开辟为供大众休憩的公园,所以挨着公园扎堆建房也就成了京城楼市中随处可见的景象。像紫竹院、陶然亭、龙潭、玉渊潭、团结湖等公园周围者隋一两个已建成或正在建的物业项目。而因为看得见风憬,这些楼盘的售价整体居高不下。其中的一些项目更是作足了“风景”文章,就因为育目欢赏到公园湖景,阴面朝向的房间竟比南向正房每平方米贵出近两千元,一些朝湖的大户型更是卖到每平方米近两万元的高价。”
这一点,在全国各城市公园周边都有出现,是相当普遍和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图1其结果是,满足了少数人拥有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利益,却妨碍了广大的游园群众远眺风景、畅怀心胸的景观需求。

  图1莲湖公园周边的高层
2.3城市公园景观详细设计层面
a.景观设计缺乏一体化
  这突出表现在城市公园的经营过程中,公园的游乐设施更新,选取标准化的产品如:果皮箱、冷热饮座椅等与公园整体风格不一致的现象。这往往成为整体景观中的瑕疵。
b.景观建设的简单粗略
  由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包括城市公园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同时也有的出于商业性的短期行为,造成了公园景观的决速建设,同时也产生了施工质量不高,不顾气候条件地习拌宇征,以简单的西方式的大草坪作为景观现代化的力式。往往一边砍掉高大乔木破坏绿化环境,一边种植草坪促进景观现代化,西安友谊西路街心绿化的高大乔木被全部推倒取而代之的是草坪和低矮的灌木,炎夏 道路的遮荫也随之消失。
C.对残障群体老龄群体考虑不足
  城市公园缺乏必要便利残疾人、老年人的游览设施,如残疾人坡道、导盲设施等。城市公园系统中也缺乏专门为残疾人建设的城市公园如盲人公园等。
d.景观对象以静态的观赏为主,缺乏参与性
  我国的城市公园,景观对象受山水法景观模式的影响多以观赏性为主。(见图2)就兴庆公园来看,主入口喷泉水池、主要的景观建筑沉香亭、彩云间都是观景性的,从人下门游乐方式的发展来看越来越不满足于单纯的观景式的游憩方式,对景观的要求趋向可听、可触、可嗅、可戏方面发展。

  图2兴庆公园彩云间
3.城市公园系统对策
城市公园是伴随着改善大城市的住区条件、环境而产生的,不论是西方出现的居住郊区化,还是在中国现阶段的城市住区园林化,都反映出人们对于自然更好融合的居住环境的向往。不论是田园城市理论、还是山水城市理论都试图解决由于工湘发展产生的居住与自然环境分离的矛盾。
  
  图3公园理想级配模式图
  系统理论是20世纪重大的科技成果,对社会的发展在多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城市绿地系统的建立就是该理论指导下的产物。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中指出:应当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体系,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沪、游憩休闲和城市文化等功能的活动。现阶段应当进行绿地的系统规划应当点、线、面结合,即以小区游园、街头绿地等点状绿地与城市公园的面状约牡也相结合以你首绿化,带状公园为贯穿,形成具有系统化的级配模式,理想的级配模式如图3所示。
结束语:
  总之,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要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建设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从不同人群内心深处对景观的需求考虑,遵循生物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及公众的认同感,井体现当代城市的人文关怀。将其设计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尊重传统、赋予新意;多设项目、重视游乐;广造绿地、精创景观:慎造地形、巧理水体,集游览、休闲,游乐、文化、生态于一体的舒适、祥和的城市公共绿地。
参考文献
[1] 傅伯杰,陈利项,马克明,王仰麟: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10.
[2] 王向荣,林管: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王晓俊二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4] 孟刚,李岚,李瑞冬,魏枢:城市公园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5]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6] 冯炜,李于邢然:现代景观设计教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