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不锈钢酸洗废水技术运用中,有许许多多的技术运用,主要包括有中和法、硫酸铁盐法、扩散渗析-隔膜电解、氧化铁红硫铵法、湿地法、生物法、高温焙烧法、薄膜蒸发法等多种方式,通过结合实际工程的需要,从多种因素进行全面整合,能起到良好的技术效果。
1 简述不锈钢酸洗废水技术的整体概念
1.1 不锈钢结构的整体特点
在当前的一些钢铁技术运用中,无论是建筑工程还是民间工程,都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当前钢结构的电厂厂房钢结构设计具有更多的整体优势,能形成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一是钢结构建筑施工工期短,相应降低投资成本;二是钢结构建筑防火性高,防腐蚀性能相对较强; 三是钢结构建筑质量轻,强度高,跨度大;四是钢结构建筑投资低,经济实惠;五是钢结构建筑搬移方便,回收无污染,环保性好;六是钢结构建筑广泛用于厂房、仓库、餐厅、体育馆、大型市场、休闲度假场所等,能起到良好的实际效果。
2 整体适应性分析
在废水中加入碱液或铝土沉淀以中和酸性废水,生成硝酸钠。生成的硝酸钠仍具有一定的溶解度,需投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使金属离子聚集沉降。采用两级处理,将第一级处理所得的沉渣用搅拌器搅拌,以破坏沉淀与液相中离子的平衡,再经中和塔,使其充分反应,再进行第二级沉降处理,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本法适合于处理含硝酸浓度较高的酸性废水。
2 分析不锈钢酸洗废水处理的技术运用
2.1 大气腐蚀环境下钢结构运用
从当前的一些技术特点来看,尤其是在钢结构的处理中,要想充分发挥出钢结构的整体特征,就要围绕酸洗废水技术的综合运用,通过对其中的一些腐蚀物以及腐蚀性气体的清洗,就应该要从多方面加强全面的管理,并且通过技术的整体运用,尤其是采用一些综合性的技术开发和运用,对其中的一些依附在钢结构中的杂质去除出去,减少对钢结构的整体影响,破解形成的一些难题。因此,在全面探索钢铁酸洗废水技术的运用中,要全面思考在建筑中钢结构的大气影响程度,减少造成的不良因素,钢结构的有效处理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具体技术的运用层面,可以结合当前的先进设备,综合现代化技术手段,利用离子交换树脂酸阻滞特性将废液中的废酸吸附在树脂,其他金属盐顺利通过,然后利用纯水解析树脂回收酸。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强酸并从溶液中去除金属盐,达到分离自由酸和金属离子的目的,并在后期加入了废水净化设备可以到达零排放;可以大大的减少废水排放费用。这种技术的运用特点很广泛,具有设备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处理量大、性价比高(相对于膜回收酸设备),可根据水质、水量要求进行选型,可调型高避免资金浪费、设备使用寿命长、维修率低;常温再生,能量耗费低;酸回收的整套设备可以达到零排放等特点。适用范围为湿法冶金、制酸行业、电镀行业、汽车制造等机械加工行业,因此,具体的运用中,要形成系统化的技术综合分析。
2.2 硫酸洗液硫酸铁盐处理法
在硫酸铁盐法的处理技术上,此法的特点是废液中的铁能够再利用,因此,受到研究人员重视,逐渐形成了较成熟的实用技术。通过硫酸洗液硫酸铁盐处理法的具体运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并且已投入生产实践。尤其是浓缩-过滤-自然结晶法又名铁屑法,先将硫酸废液与铁屑置于一个反应槽中充分反应,再将溶液加热到100℃,反应2h,再加热浓缩后自然冷却,使硫酸亚铁结晶析出,最后由甩干机脱水烘干。该法可以从酸洗废水中回收低、中、高三级硫酸亚铁,供工农业、医药、化学试剂用。具有简单易操作、投资少、费用低等优点,但只能回收硫酸亚铁,不能回收硫酸,处理能力小;产品质量差、生产周期长,比较适合于乡镇企业小型生产。
2.3 蒸汽喷射真空结晶法的运用
将废酸液用雾化效率高的喷头喷射到燃烧着的火焰上,使水分蒸发,一般可得到约35%的硫酸和部分FeSO4·H2O。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蒸汽喷射器和冷凝器,使蒸发器和结晶器保持一定的真空度。当温度适宜废液通过时,其中的水分在绝热状况下蒸发,从而浓缩了废液,降低了废液温度,相应地降低了硫酸亚铁的溶解度,增加了它的过饱和程度。同时蒸发器中由于硫酸的加入,使硫酸亚铁的过饱和程度进一步提高。在此情况下,硫酸亚铁结晶析出。此方法要求使用的材质有较高的耐腐蚀性,易于产生二次污染或运行不稳定而不能正常生产。此外,根据生态化理念建立集中治污、在线监控体系,排水排污系统严格执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原则,全面考虑自身化验室、监控设备等,与此同时建立并完善在线监测网络和与环保部门联合监督平台,提高环境监控水平,杜绝偷排、漏排现象的发生,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实现污染治理与经济社会“双赢”。
3 结语
在当前的不锈钢酸洗废水技术的运用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围绕工程的整体特点,采用灵活的方式,尤其是在全面的分析工程环境的大环境中,思考多种方式的运用,围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贺慧,赵俊学,马红周,李小明.不锈钢酸洗废水处理技术分析.甘肃冶金,2009年05期 .
[2]李江华,牟心鸣,张建军,金波,段妮娜,董滨.食物垃圾处理器对城市污水系统的影响研究[J].给水排水,2011年S1期.
[3]张云霞,王瑞,王立彤,郭淑琴,周佳,段宽.填埋方式对污泥填埋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11期.
作者简介:叶艳玲(1984-),女 , 助理工程师 , 环保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