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环境科学论文

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在住宅建筑中的技术创

2015-07-24 10: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引言
  全称“低温辐射电热地膜”——是一种通电后能发热的半透明聚酯薄膜,通过特殊设备将可导电的特殊油墨、金属载流条附着在绝缘聚酯薄膜中制成。电热地膜的发热主要以辐射的方式散发热量,属低温辐射,它具有透射性,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室内散发传递热能。
  2、电热膜供暖系统
  2.1电热膜制热原理
  电热膜制热是产品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热体中的碳分子团产生“布朗运动”,碳分子之间发生剧烈的摩擦和撞击,产生的热能以远红外辐射和对流的形式对外传递,其电能与热能的转换率高达98%以上。将电热膜暖采暖系统安装在地面上,热能就会源源不断地均匀传递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2.2电热地膜供暖系统组成
  电热地膜供暖系统由:电热地膜、T型电缆、绝缘防水快速插头、温控器及温度传感器等部件组成。
  地膜供暖系统使用的能源是电力,所以其电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低温辐射电热地膜采暖系统的配电系统宜采用低压等级为220的单相交流供电方式。如供电回路电力负荷大于12KW宜采用220V/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
  配电系统规定回路设计应考虑建筑物性质、用电负荷大小、电能计量要求等因素:电热地膜采暖系统配电回路应单独设置;新建建筑中,当电热地膜采暖用电负荷较大时,其配电回路应单独设置;负荷较小时,可将采暖和生活用电负荷统一考虑,但供电回路应单独设置。
  电热地膜的配电线路应设过载和短路保护,其分支回路应与其他回路分开。单独断路器应采用可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开关电器。
  电热地膜虽然敷设在地面下,但加热电缆、辐射薄膜在使用时也存在电击、烫伤、过热等电气危险,因此IEC对其有专门的电气安全要求。加热元件虽然暗藏不露,人体接触不到,但它易被打入的铁钉之类的金属物件损坏绝缘触及加热元件的带电部分而引发人身直接接触电击事故。为此应在加热元件电源线路上安装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RCD用以在发生这类电击事故时迅速切断电源。
  3、电热地膜供暖系统的低碳特性
  电热地膜供暖系统是实现全民低碳供暖的重要途径。相对于传统采暖方式,它的低碳特性主要体现如下:
  3.1低碳能源:电能作为一种最有发展潜力的采暖能源,正随着以太阳能、风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兴起,而蓬勃发展。
  3.2低碳转换:电热地膜供暖系统的热转换率高达98.68%,可以大大减少转换及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3.3低碳排放:使用电能作为采暖能源,不需要建锅炉房、储煤、堆灰、管网等设施,节约了土地,不产生废气、废水、废物等污染物,从而废气等污染的排放直降为零。
  3.4低碳生活:相对于以散热器、空调、暖气片为代表的点式供暖系统及以发热电缆为代表的线式供暖系统,以电热地膜为代表的新一代电热地膜供暖系统,十分契合人在活动空间足暖头凉的宜居需要。这种独有的加温方式,让人感觉室内温度均匀、清新、舒适,而且没有传统供暖产生的干燥和闷热,也不会因气流引起室内浮灰。另外,智能温控功能可以让人随心取暖,促进行为节能,开启全新一代人性化低碳生活。
  4、结束语
  总之电热地膜供暖系统的使用,以建筑节能为前提。从而,这一新兴采暖方式的大力推广和普遍使用,推动了中国低碳建筑的发展。再者,从电力使用平衡角度上看,高峰用电量与夜间用电量相差悬殊,造成夜间电力的浪费。充分利用低谷电量,不但可以为国家增加低谷电力收入,而且也可以降低发电成本,平抑电价,节约能源,推动电力能源的低碳化使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