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环境科学论文

扬州市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的现状研究综述

2015-07-24 09: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危险废物通常具有腐蚀性、毒性、反应性、传染性等特性,危害性较大,如果利用或处置不当时极易造成人体健康的危害和环境污染。环境保护部已在“十二五”污染防治规划中明确将危险废物列入污染防治的三大重点污染物。经过多年的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扬州市从危险废物的产生、数量、种类、贮存、转移等方面着手,初步建立了危险废物管理体系。
  1 扬州市危险废物管理现状
  1.1 扬州市危险废物的产生及分布情况
  从2009年至2012年,扬州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均为10万吨左右,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共产生28类危险废物,工业危险废物主要种类为废酸、含铬废物、精(蒸)馏残渣、含铅废物和农药废物等。产废企业主要集中在仪征市、江都区、市开发区沿江地带,占全市产废企业的70%以上。
  1.2 扬州市危险废物的处置利用情况2009-2012年扬州市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情况统计表
  2 扬州市危险废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扬州市危险废物处置和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大,规范处置能力不够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扬州市的危险废物产生量也在逐年增加,从2008年的6.72万吨增长为2012年的9.42万吨,涉及到全市化工、制药、电镀、汽车、印染、卫生等行业的几千家企、事业单位。扬州市共有29家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持证单位,大部分为综合利用企业,仅有1家危险废物焚烧企业,年处理危险废物能力只有6000吨,严重地制约了全市危险废物的规范化处置。
  2.2 企业对危险废物的认识不够
  很多企业认为环保就是水、气的污染防治,忽视了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安全管理和处置,导致部分企业还不清楚要将危险废物的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危险废物申报种类不全、数量不清、去向不明等问题;部分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如废溶剂、废机油等未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处置利用,而是按照副产品进行销售;有少量的危险废物如包装桶(袋)、废胶片等被作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更有部分企业将有一定经济价值可以进行综合利用的危险废物与需要花钱处置的危险废物打包委托给废物处置单位,但这种接收单位往往没有资质或超范围经营接收危险废物,容易造成违法处置、随意倾倒、填埋危险废物,对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
  2.3 固体废物处置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扬州市现有固废处理处置基础配套设施配套不完善,目前仅有一家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企业,年处置能力仅为6000吨;处置危险废物的能力偏小,种类偏少,有部分工业危险废物无法找到合法处置途径,导致许多企业只能联系本市外的其它处置企业,考虑到处置资源的有限性,外地往往不接收,这就给产废企业带来很多不便,如果在厂内大量堆放,会给环境安全带来严重隐患,这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市的固体废物填埋场一期工程已初步建成,刚刚投入试运行阶段,缓解了部分固体废物的处置压力。
  2.4 监管能力不足
  按照国家及江苏省有关的危险废物法律、法规,可以看出危险废物的监管不同于对废水、废气和噪声的环境监管,具有自身的特点。危险废物的环境监管不仅面广量大,而且要注重整个危险废物交换转移的全过程管理。而扬州市各县(市、区)环保部门只有一至两个专兼职人员负责,对危险废物贮存、转移、处置整个过程的监管难免存在缺失现象。
  3 推进危险废物管理工作及规范化处置的建议和思考
  危险废物的特性、转移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环境监管中易出现薄弱环节,要引起我们环保人的高度重视,我们应积极思考,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推进危险废物的管理工作。
 3.1 全面开展固体废物的摸底调查
  底数不清一直是我们在固体废物管理中的瓶颈,通过开展重点行业的危险废物现状调查,了解不同企业的危险废物产生量、种类、贮存、转移现状,初步建立全市重点行业危废污染源数据库,为以后的有效管理打下基础。
  3.2 推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基础设施建设
  相对于危险废物产生量大、种类多,扬州市的处置利用基础设施明显不足。面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推动工业固废填埋处置项目、废酸碱回收处置利用项目、工业固废焚烧等项目建设已成为迫在眉捷的事情。笔者认为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可以极大地缓解危险废物的处置压力,一是鼓励部分产废量大、经济效益好的生产企业开展危废综合利用和自行处理处置项目建设,缓解危险废物的处置压力。二是加强协调、加强沟通积极争取财政资金,通过扩大贷款比例、出台危险废物处置补贴标准、减免税收等方式推进固体废物填埋场、危险废物焚烧厂等大型处置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与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相适应的处置能力。
  3.3 加大监管力度,坚持严格执法
  一是认真开展危险废物网上动态申报工作,对企业提交的数据及时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跟踪核实,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对长期拒报、瞒报、隐报危险废物产生量的企业严格依法予以处罚。二是持续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专项检查工作,采取重点督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列入重点监管源的近200家企业逐家开展现场排查,严格对照标准进行打分考核,通过现场核查,认真核对企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贮存量、转移处置量等关键数据,严格要求企业执行危险废物申报制度、交换转移审批程序、转移联单制度,同时加大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持证单位的监管力度,确保这些企业不超范围经营、合法经营,对管理不规范的企业,及时逐条提出整改要求,跟踪督查整改进程,整改不到位的继续跟踪检查,对拒不整改或有违法行为的企业严格依法予以处罚。
  3.4 加强培训宣传,增强环保意识
  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整治工作的同时,组织企业进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和固废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管理要求等方面的培训学习,通过对危险废物非法转移、非法处置的处罚案例的分析讲解,加深企业对危险废物的认识。同时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给全市人民普及环境污染与防治的相关知识,使老百姓认识到什么是危险废物、危险废物不规范处置会带来恶劣的环境影响,自觉监督 周边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氛围。
  3.5 加强危险废物监管能力建设
  一方面要健全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危险废物的管理水平。明确工作职责,实行部门联动,联合环境监察部门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另一方面要转变服务理念,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环保方面的实际问题;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突发事件应急体系,配备应急物质和设备,加强培训和应急演练,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华林.固废治理进入污染防治主战场[J],环境保护, 2012(16)17-20.
  [2]聂永丰.推进固废全过程管理[J], 环境保护, 2012(16)21-23.
  [3]张兴林,任学昌,马晓红.中国社会源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11)6-9+17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