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些年来,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得到了良好的落实,为我国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因此,我国的退耕还林规模正在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根据我国林业局以及相关部门提出的方案来看,我国新一轮退耕还林区域包含了一部分贫困山区,此类地区的环境条件以及社会条件较为复杂,为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保障退耕还林政策的整体实施效果,必须对贫困山区的退耕还林工程给予更多的重视。不仅要在造林方面加强投入力度,同时也要保障农业的良好发展,如此才能为退耕还林接触后顾之忧,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1 我国贫困山区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粮食安全问题
很多贫困山区的粮食产量本就相对较低,基本上只能满足农户的生活需求,一旦实施退耕还林,农户缺少其它收益手段,就会对农户的正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使得劳动力的大量剩余,缺粮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这是影响退耕还林成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一现象还会导致其他问题,首先,耕地面积不足会加大人地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其次,阻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其三,降低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其四,退耕农户未来满足生活需要,通常会使用肥料来增加农作物产量,对土地的利用效率较低。其五,由于农田基本建设质量较低,粮食紧缺问题无法彻底得到解决。可以预见到,若是无法为退耕农户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并将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稳定实施造成巨大的阻碍。
1.2缺乏后续发展手段
贫困山区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基本上缺少较为优良的发展项目,一旦推行退耕还林政策,退耕农户的后续发展问题将会逐渐凸显出来。因此,为了保障退耕还林成果得到良好的巩固,必须为退耕农户提供一定的发展道路,切实的提升他们的经济收益,如此才能使农户的正常生活得到保证,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一部分贫困山区可以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技术以及资金的投入,开发出新型产业,但是大部分地区的退耕农户仍旧受到后续发展问题的困扰。同时,后续产业发展投入较高,回报率较小的情况也普遍存在着,不仅无法增加退耕农户的经济收益,反而增加了农户的负担。后续产业选择不合理也是影响农户的收入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想要实现退耕农户经济收入的提升,在发展后续产业的过程中,政府不仅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还需提供相应的技术扶持,如此才能保障后续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升农户的生活水平,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1.3补偿机制缺乏完善性
在我国贫困山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退耕农户进行适当的經济补偿是并不可少的。很多农户在退耕之后,基本失去了创收的能力,通过一定的经济补偿能够避免农户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户对退耕还林工作的积极性。但是,很多退耕农户在关注政府补偿的同时,对于林木的管护却缺乏充分的重视。同时,耕地面积的减少导致一部分劳动力被闲置,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补偿可以说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在林木无法创收的时段,一旦失去经济补偿,农户的生活将会陷入困境。因此,如何对经济补偿机制进行完善,进一步保障退耕农户的生活,就成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必须重视的问题。
1.4缺乏必要的生态文明意识
贫困山区的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相对于其它地区存在较大的困难,同时各方面的投入也相对较高,若是不能对其成果进行巩固,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对退耕还林成果进行巩固的过程中,必须从多个角度入手,采取综合性的手段措施,同时还需强化退耕农户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这一举措能够推动农户自觉的对林木进行管理维护,为退耕还林成果提供更加完善的防护。当前阶段,我国大部分贫困山区的退耕农户受限于文化水平以及思想观念,普遍缺乏生态文明保护意识,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基本上不会过多的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这一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贫困山区的教育水平偏低,加之生活环境较为恶劣,因此生存必然成为其首要选择,很多农户对自身的环境保护责任缺乏了解认知。面对这一情况,政府必须通过完善的教育和宣传有效的提升退耕农户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这样才能使退耕还林成果得到良好的巩固。
2 针对贫困山区退耕还林巩固问题提出的应对策略
2.1因地制宜完善规划调整方案
对于政府而言,必须对现行的规划进行科学的评估,结合贫困山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优化,并通过比对分析选择最合适的项目,如此才能保障规划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例如,我国贫困山区的能源规划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贫困山区退耕农户的资金实力较为薄弱。其次,和实际需求存在差异。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对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的对实施规划以及管理计划进行调整优化,针对难度较高的建设项目制定详细完善的实施措施,为退耕农户生活水平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2.2扩大产业受益面,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
通过发展后续产业能够有效的提升退耕农户的经济收入,切实的保障农户的正常生活,这对于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后续产业的选择必须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相适应,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做好目标定位,同时加强对产业化配套工程的建设,促进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其次,政府要制定完善的后续产业建设项目规划,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对产业进行合理的划分,针对不同产业的潜力确定投资方案,将退耕农户纳入到产业收益群体中,帮助退耕农户彻底解决生存问题。此外,还可以加大对产业带头经济体的配置力度,鼓励引导农户成立合作组织,对各项资源进行集体开发,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发展新型经济模式,对贫困退耕农户进行重点扶持,推动退耕农户收入水平的整体提升,实现共同致富。
2.3对经济补偿机制进行完善
首先,对补偿主体进行拓展。补偿主体应该是退耕还林生态资源的受益方,因此我国的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都属于补偿主体的范畴。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应该通过一定财政手段履行自身的补偿义务。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支持、种苗提供以及粮食补助等方式对退耕农户进行补偿。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充分履行自身的补偿义务,通过经济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好生态建设,同时对生态建设的主体进行必要的补偿。
其次,对补偿资金的筹措以及运作进行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的规模较大,覆盖范围广阔,对资金的需求量十分庞大,退耕还林补偿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因此,为了保障补偿资金及时送达退耕农户以及地方政府,必须对资金的运作模式进行以及筹措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目前,我国补偿资金筹集的渠道主要包括生态环保税的征收、国债发行、补偿基金以及国家补偿等。通过这些渠道能够保障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将社会资本引导向退耕还林领域,一方面推动我国环保工作的高效开展,一方面保证了资金的稳定供应。
3 结语
综上所述,退耕还林工程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使退耕还林成果得到良好的巩固,我国政府必须充分的意识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解除退耕农户的粮食安全隐忧,同时发展后续产业,完善经济补偿机制,如此才能为贫困山区退耕农户的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强化退耕还林成果,实现我国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敏锋.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可持续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2]喻永红. 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4.
[3]刘明晋. 秦巴山区退耕还林补偿问题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3.
[4]谢晨,黄东,于慧,袁梅,彭伟,彭道黎,吴涛. 政府监督和农户决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因素分析——基于24省2120户退耕农户的调查结果[J]. 林业经济,2014,36(03):9-15.
[5]朱瑞明. 绿汁镇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林业调查规划,2012,37(03):110-113.
[6]張璇. 基于农户意愿的退耕还林后续补偿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
[7]宗瑞珍,宗瑞松. 会泽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6,(01):31-33.
[8]吴美芬. 元阳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问题及对策[J]. 绿色科技,2015,(05):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