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运用森林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采用科学合理的植被恢复、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方针,构建完整的风景区生态系统,维持风景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风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植被调查;植被恢复;植物群落;恢复模式
我国风景名胜区类型多样,硬质景观和植物景观均很丰富,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自然文化遗产。近年来,国务院把风景名胜区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列在一起,而且重申和强调了“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作为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的十六字方针。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风景名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到了规划议程当中,风景名胜区已经是兼备游憩休闲、科普教育、生态保护以及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等功能的重要区域,风景名胜区事业己成为国家与社会的公益事业。
1研究背景
我国风景名胜区类型多样,硬质景观和植物景观均很丰富,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自然文化遗产。目前,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很快,在世界的经济份额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已经成为各国非常重要的行业之一。因为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传统、粗放的观光旅行,缺乏全面、科学的总体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植被资源过度、超负荷的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与执法不力、管理不严,风景区开发者、管理者及游人的环境意识淡薄等诸多因素,从而导致了我国大部分风景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污染和植被破坏[1]。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风景区旅游在创造繁荣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利于旅游地及附近地区的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及社区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抚贫和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居民环保意识和文化交流;有利于本地区自然环境与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资金投入;有利于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价值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国际往来等等。植物的景观效果与植物本身的客观现状、立地条件以及人们的认知开发水平等多种因素相关联。
3 植被恢复概念的提出
植被(vegetation)是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总体。植被恢复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充分利用土壤来改善局部环境,促进区域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恢复第一步是要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采取保护现有植被、封山育林或营造人工林、灌木林、草地植被,修复或重建被毁坏或被破坏的森林和其它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植被合理稳定的结构、高效的功能与和谐的关系[2]。生态恢复是指运用适当措施改良和重建退化的自然生态系统,使其重新有利于利用并恢复其原有的潜力[3]。
4 植被恢复的发展阶段
森林植被恢复重建的理论以恢复生态学为基础,但是恢复生态学本身还是一门很不成熟的学科[4],是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全属于恢复生态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近些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对生态恢复的理论进行了探讨,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成果。
钟祥浩等指出在封禁条件下,遵循环境生态系统演替原理,让退化的生态系统自然地恢复或在人为作用下自然恢复,经过一系列的演替变化,最终达到其初始状态或者进入最优化的生态系统状态[5]。黄春晖,高峻指出把生态构建作为恢复生态学的新视点[6]。何跃军,叶小齐等认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生态演替理论为依据,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实质是群落演替,首先排除干扰,再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微环境系统,从而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7]。岑慧贤,王树功指出干扰与演替是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演替是可预见的和有秩序的变化系列[8]。
何正盛认为在恢复与重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应遵循八条基本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也就是生态演替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限制因子理论、地域性原理、生态位原理、物种共生原理、密度效应原理以及二效益相统一的原理[8]。宋乃平等指出植被重建的理论基础应归结为顶级群落理论、生态系统自我恢复与循环理论、多样性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以及地域分异理论[9]。肖天贵等认为生态重建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工程,生态重建的复杂性反映在人与自然矛盾和冲突的协调重构上,可持续发展是生态重建的基本理论基础[10]。目前,惟一从恢复生态学中产生的理论是自我设计与人为设计理论,该理论是Vander Valk提出的[11]。
植被恢复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生态重建的第一步,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是生态重建的重要步骤,也是现代生态学中重要研究内容 [12]。
5 植被恢复的主要模式
5.1 保健型植被恢复模式
孙爽[13]提出构建养生保健型植物生态群落模式, 该模式充分利用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种类,来改善环境质量、杀菌和净化空气,利用群落植物空间层次的错位关系,营造出关系协调、功能显著的复层混交林。养生保健型群落的园林意境能达到自然美和功能实用的统一和谐,使园林比自然更典型,使生活在此环境中的居民能在视觉、听觉、嗅觉乃至体疗方面均受益。建立人工植物群落的要求,也就是提高绿化率、提高单位面积的叶面积指数,从而提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提高景观质量,提高植物的分解和合成作用,即提高循环能力[14]。
5.2 近自然型植被恢复模式
陈存根[15]提出“近自然林(near-natural forest)”是根据顶极群落理论,选择地带性树种,培育成近自然林应有的健康、稳定、多样的混交林。既具有集约经营的人工林生长迅速的特点,又满足天然林稳定、持续发挥多种效益的功能。风景区营造近自然林,首先要判断当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特征,通过生态型绿化建设“近自然”群落是植被恢复的一种新理念,它以生态学的潜在自然植被和群落演替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运用乡土树种,即当地自然植被的主要乔木、灌木,运用容器育苗等“模拟自然”的技术方法,经过人工营造与植被自然生长的完美结合,从而超常速、低造价地营造以地带性植被类型为目标,实现群落结构完整、物种多样性丰富、生物量高、趋于稳定状态、后期完全遵循自然循环规律的“少人工管理型”绿地[16]。
在风景区进行生态型植被恢复,营造“近自然”群落,就是依据地区的潜在自然植被,确定该目标绿地类型,选择植物种类并进行相应的植物配置。
5.3 野生常绿阔叶型植被恢复模式
吴征镒 . 1998, (6):165一168.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刘海燕,1966年11月出生,女,汉族,园林工程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现从事园林设计与施工。
通讯作者:田奇有,1981年5月出生,男,汉族,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研究生,观赏园艺专业,研究方向植物造景与景观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