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绍了杭州山水格局绿地系统的发展沿革,总结了不同朝代杭州山水格局绿地体系的要素和特点。杭州古代山水格局绿地系统是经过秦—隋唐时期,吴越时期,两宋时期,元明清时期,民国时期,解放以后这六个时期的发展逐步形成。
关键词:杭州,山水格局,绿地系统
1.综述
中国的地貌为“七山二水一分田”的类型,先哲们利用传统的风水理论,充分利用了这种独特的地理地貌类型,把城市依山傍水布置,成就了中国城市布局的一大特色,发展了许多闻名于世的山水格局类型城市。
2.历史沿革
2.1 秦至隋唐——沧海变桑田,山水景观格局雏形产生
2200多年前秦国时开始置钱唐县,同时置余杭县。当时钱唐县是一个山中小县,三面环山,东临海湾,与大海相通,钱唐县湾内泥沙淤积,至汉代形成沙洲浅滩,洲内低洼处集水形成湖泊,为今西湖之前身。那时,现今的杭州城区尚在海中,后来由于钱塘江水流带下和海潮涌上的泥沙不断堆积,逐渐成为陆地。隋开皇年间改钱唐郡为杭州,将杭州和钱唐县的治所移至柳浦之西的凤凰山麓,并开始营建杭州城垣,开凿了贯串中国南北的大运河,杭州成为大运河南端的终点。至唐代中期,杭州成为“珍异所聚、商贾并辏”的商业都市。后来杭州刺史李泌、白居易在任期间,兴修水利,修筑长堤。
西湖景观与大运河景观都与城市水利工程相关,它们的产生标志了杭州山水格局绿地系统雏形产生,为今后杭州山水格局绿地空间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奠定了基础。首先,绿地系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模与城市规模和城市空间格局关系密切。大运河和杭州西湖的治理为城市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带动了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城市空间格局的基础,从此杭州改变了原来的山中小县的地位,逐步成为水居江河之会、陆介两浙之间的要地,走上大都市的发展历程。其次,大运河景观和西湖景观本身是杭州山水格局绿地系统的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湖经过疏浚以后,水质变清,风景美丽,作为紧邻城市的一个大湖泊,成为了杭州重要的开放空间和著名的城市公共景观聚集处,形成了湖与城相依的城市布局。大运河开通后,构成了“水穿城过,房沿河筑”的江南水城城市景观风貌。
西湖、大运河以及城南的吴山、云居山、万松岭共同构成了杭州山水格局绿地系统的雏形。
2.3 吴越——城市扩张,山水景观格局逐渐丰富
五代时,钱镠建立吴越国,定都杭州,吴越国时期的杭州战争破坏较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和文化也得以继续发展。钱氏王室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城市扩建工作,并修筑捍海石塘,多次扩建杭州城垣,内筑“子城”,外修“罗城”,遂使杭州这个新兴都市进一步崛起。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山水格局的绿地系统进一步得到丰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城市扩张,包络西湖。城市向北向南扩张,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包围西湖之势,进一步加强了西湖与城市的关系。
第二,河道成为城市布局中的主轴线。城市扩张,城墙的东界,从中河西侧的罗城再东拓到今东河之西岸,主要道路沿今中河布置,连接着城北的王宫与城南的市坊、民居。
第三,城市山体景观得到开发。当时的杭州城内山体包括吴山、云居山、万松岭、凤凰山、包东山等5处,他们都位于城市的南部。城内山体山势平缓,山林优美,水涧溪流淳淳,并且可以 “左薄湖浒,右掠江滨,鸟瞰全城”,因此权贵和士大夫都喜欢把行宫别业建于此处。吴王钱谬就在凤凰山东麓原唐代州治的基础上大兴土木,营建子城,作为国治。
第四,钱塘江景观体系初步呈现。城市扩建,910年,杭州东南部的钱塘江海塘筑成后使杭城在东南两个方向紧邻钱塘江,波涛汹涌、气势恢宏的钱塘江景观被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初步开发利用。
第五,人文景观进一步丰富。雷峰塔和宝俶塔都是在吴越国时期建造的。这两座塔一南一北,丰富了杭州城市的轮廓线[1]。也拉近了西湖山水与杭州城区的视觉距离,使山、水、城遥相呼应,树立了杭州江南水城特色、园林风貌。寺观园林发展迅速,吴越国时,在杭州创建和扩建的寺院,有据可查的就不下200余所[2]。城市郊野或是风景区的寺观,除了经营附属园林和庭院绿化之外,更注重结合所在地段的地形、地貌,创造寺观周围园林化的景观[3]。杭州以其优美的山水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僧侣前来修建寺庙,是寺观园林的集中荟萃之地。
2.4 两宋——城市山水格局景观建设鼎盛阶段
北宋期间,城市景观经过进一步的发展,绿地体系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曾在杭州两度担任地方官的苏轼等人在市政建设方面的建树,不但使杭州的经济和文化更加繁荣发达,而且使西湖山水更加秀丽,被誉为“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宋室南渡后,正式定都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当时的临安不仅是国内最繁盛的商业都市,而且是主要对外贸易口岸之一,又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为适应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南宋朝廷还着力进行市政建设,营造宫殿和官署,扩建城墙 ,修筑道路,整治河道,疏浚西湖,建造园林,从而使杭州更加繁华和美丽,城市绿地景观体系建设达到了鼎盛阶段。这一时期的杭州山水绿地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山水格局进一步丰富。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使山水格局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城市建成区进一步向外延伸,逐渐包络了西湖。水网体系形成,据《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一记载,南宋杭州城内桥梁有118座。在御街东面与之平行的是盐桥河(今中河),纵穿市中心区。此外,城内还有茹山河、小河和清湖河,与城外的大运河等十余条河相通连,组成一个整体,构成了河道纵横交错的城市水网,显示出江南水乡城市风貌[1]。
山水格局的丰富不仅体现在量上的增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内涵上的丰富。山水内涵的丰富一方面体现在山水景观在人为开发与改造实践中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当时的西湖风光是清波涟漪,群山拥翠,湖光山水,交相辉映,自然环境经过人为改造以后更加优美。西湖湖中大岛孤山以及苏堤白堤,和湖中筑岛点景有三潭印月、湖心亭等,把西湖分割为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与小南湖五处,著名的西湖十景在南宋也就成形了。杭州山水风景的盛名更加名扬天下。另一方面体现在山水文化的繁荣,据不完全统计 ,苏东坡在杭州5年的时间
里 ,写的杭州诗共 300 多首 ,其中歌咏西湖诗就有 160 首[2]。
第二,城市园林空前繁荣。南宋的皇室、官僚、贵族、富商、地主纷纷在西湖沿岸修建皇家、私家、寺观园林[4]。西湖周围御园、王府、园林不知其数,民间豪富之家的贵宅、宦居、幽园、雅室也有百余处之多[1]。著名的皇家园林有德寿宫等;私家园林后乐园、湖曲园、集芳园、聚景园、南园、裴园、水乐洞园、水竹院落、延祥园、玉津园、云洞园等;寺观园林灵隐寺、三天竹寺、韬光庵等。宋杭州承吴越影响 ,佛教盛行。明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余》十四: “杭州内外及湖山之间 ,唐已前三百六十寺,及钱氏立国 ,宋朝南渡 ,増四百八十,海内都会未有加于此者也。”[2]。
2.5 元至清末一一古代杭州城市景观的平稳发展期
元军攻入临安,皇城被焚并改为五庙。元代后期形成了浙江秋涛、孤山霁雪等“钱塘十景”,城市绿地景观范围有所扩大。明、清时期,杭州城市基本格局无大的变化。西湖自元代以来长期未加整治,逐渐湮废,明清期间进行了多次疏浚。特别是明代正德年间,杭州知府杨孟瑛力排众议,对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清代康熙、乾隆多次来杭巡游,对西湖的整治也有所推动。西湖历经六百多年的修建,游览的景观、景点不断增多,具《湖山便览》一书记载,至乾隆年间,西湖游览景点共1016处[2]。乾隆题书“龙井八景”使以山林自然风光为主的龙井景区逐渐为世人注目。
2.6 民国城市山水格局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汽车的出现,使杭州自古以来的城市风貌很难适合当时的城市交通发展,杭州进行了大规模的道路建设,古城墙被推倒拆毁,水泥路面替代了原先的石板路,石阶桥也被改为斜面桥并拆毁了众多的古桥,古城风貌开始瓦解。杭州古城门、城墙的拆毁和雷峰塔的倒塌,改变了一千多年来形成的杭州古城与西湖山水的轮廓线,同时也打破了西湖景区与城区的界线[1]。生产力的提高,城市的扩张使杭州原有城市山水格局,开始不能满足近代社会人口和各项社会功能,城市在原有基础上开始扩张,山水景观资源的游憩和景观功能进一步得到重视。民国时期杭州山水人文景观资源日益丰富,西湖景点和文物古迹不断增多。建设了湖滨公园、中山公园、浙江忠烈祠,钱王祠等城市公共园林,并修建了己倾斜的保椒塔。
2.7 解放后杭州城市山水格局景观体系的发展
解放后,杭州作为我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和历史文化城市之一,杭州城市绿地的建设走过了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
20世纪50年代,杭州市的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中,苏联专家提出要将杭州建设成为一个以西湖为圆心,道路干线成放射状的布局结构。这样的布局未尊重杭州山水自然的城市肌理和历代发展形成的城市结构,但该规划因为拆迁量过大,而未能实施,避免了一次大失误。
60—70年代,城市发展较缓,历史街区和城市传统中心区仍然保存完好,保持着从吴越国到南宋、明、清以来的传统景观格局和历史面貌。
1980年以后,杭州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山水景观特别是西湖风景区景观的保护与城市建筑空间布局的矛盾逐渐突出。在国务院的干预下,那种在西湖地区大开发的势头才得到遏制。杭州城市建设在广大市民的支持下,为保护西湖风貌和古城特色,西湖沿线沿线建筑高度得到控制,并进行了大量拆迁和绿化植树工作,打开了西湖绿地景观空间,加强了山、水与城市的联系[5]。
1990年后,杭州再次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大大拓展了城市空间[5]。绿地成“一环两轴多斑”的结构布局。杭州快速的城市化发展急需突破原有城市框架的束缚,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良性互动成为急待解决的关键课题。
4.小结
杭州山水格局的绿地景观体系的发展和形成主要可以分为六个时期:秦—隋唐时期,吴越时期,两宋时期,元明清时期,民国时期,解放以后。总的来说,在工业革命之前,由于中国特有的哲学思想及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对原有的自然山水地貌都是精心利用,城市山水格局绿地体系的功能性主要表现为生活便利、风景游憩和战争防御。到了民国以后,科技的发展,生产力得到提高,城市规模开始不能满足近代社会人口和各项社会功能,城市在原有基础上开始扩张,原有城市山水格局景观体系被突破。
参考文献:
[1]赵秀敏.杭州城市景观网格化体系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8,5
[2]刘方,东南形胜——北宋杭州都市景观与文学表达,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宋.苏轼.自径山回得吕察推诗用其韵招之宿湖上[A].东坡全集(卷三)[M].
作者简介
郑 涛,1983年8月10日,男,浙江衢州人,硕士研究生3年级,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通讯作者:张万荣,男,浙江东阳人,1962年10月出生,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硕士生导师,园林专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与研究工作。
地址:临安市锦城镇环城北路88号。
何顺平,1986年5月26日,男,浙江台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园林景观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