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居室植物与外部环境应形成呼应,通过建筑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绿化营造生态的居住环境。建筑的居室植物的搭配既是对室内的美化,也是建设生态城市环境的一部分,城市建筑通过生态化的策略,在改善居室环境的同时影响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创造和绿化。
关键词:居室植物;外部环境;绿化;生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环境要求日渐提高。城市建筑内部绿化应与城市外部的绿化相呼应,建立和谐发展的城市绿化体系。从而建立生态化的城市居住环境。通过生态建筑理念的灌输和设计,实现建筑的生态发展,创新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形态,从而形成城市整体的绿化体系。
1.改善建筑环境,建立生态化城市
城市的建筑生态环境的内部优化应与外部相结合,构成整体系统的生态建筑体系。生态建筑能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科学发展和的建筑美学。通过采取符合生态原则的建筑设计方式,降低建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为人们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城市环境的生态设计和建筑设计观念应在于,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设计观念,探讨建筑的绿化和生态建设问题。绿化的环境使建筑融于生态环境中,采用积极的技术措施有效利用环境。实现高层建筑的优化以及环境空间的营造,从而建立创新的居室植物的绿化措施。
2.营造城市与建筑的设计策略
2.1 建筑的环境生态设计策略
建筑的绿化和居室植物的设置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的外部环境。改变城市的“热岛”、“干岛”效益。城市普遍存在“热岛”效应,致使城市的年平均气温高于郊区。由于建筑物密集阻碍了气流的通过,从而减小了城市的风速。同时城市建筑也在一定程度上的人工界面的热力属性,包括各种建筑物的墙面。干岛效应是热岛效应的延伸,致使城市环境水分蒸发较快,难以形成适宜的湿度环境。
城市的环境绿化应通过居室内的植物绿化以及外部环境的绿化合理绿化,从而能有效改善城市居住的环境。建筑的外墙绿化技术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屋顶的花园灌溉技术、屋面的技术等方式,为屋顶绿化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技术条件。建筑的绿化体系,从而改变了城市的外表材质,建立了有效的城市热岛效益的绿化。通过城市整体的绿化设计,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了城市的湿度,蓄积雨水,降低城市噪音,美化城市环境,建立了生态城市的发展效益。
2.2 建筑设计的绿化策略
(1)空间的竖向空间组织。建筑空间的竖向延续能有效体现建筑特色的设计构思。传统的建筑实现了竖向的空间堆栈,垂直方向上通过电梯进行了交通的联系,建筑的封闭、均质的使用空间。建筑内部应通过建筑功能空间、以及建筑内部外部空间之间的渗透发展,从而有利于建筑居住内部环境与外部自然环境的融合,提高城市的空间建筑质量,从而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要求。
随着建筑的发展,城市空间逐渐实现了立体化的发展,城市发展成为了二维的体系,但建筑的分层空间,不仅应竖向的叠加,立体的空间概念创造出了更为丰富的空间形态。共享空间具有外部环境的内部空间,光线、绿化等室外环境要素的引入创造出了动感以及富有活力的建筑空间。致使空间内部结构具有流通性、开放性、公共性的热点,共享空间致使向高空发展的趋势,致使内部建筑以及外部建筑的联系模式。城市空间的共享将城市的绿化引入建筑中,从而实现了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相互渗透以及有机的联系模式。
(2)景观、 绿化生态效应的设计和发展。建筑应实现了景观的立体变化模式,居室内的自然景观的设计,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设计和引入,从而实现了室内室外空间绿化的效果。建筑立体的景观空间能充分体现了高层建筑的空间特点,从而容纳多种公共空间活动体系,提供了多种体验以及选择。从而致使单调封闭的内部空间的产生艺术的精神享受。传统的建筑内部的分层绿化只能实现盆景式的效果,从而难以体现城市整体的生态效应。通过现代的技术与传统栽植的方式相结合,从而为城市外部和内部绿化提供发展的基础,建立了城市的内部绿化和外部绿化的城市发展环境。
(3)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城市的居室植物设计与外部环境的设计应通过相应的设计应建立自然的通风设计。建筑空间的竖向设计应建立有利于内部空间的垂直通风体系。建筑的高度的越高,城市热压形成的“烟囱效应”越发明显。建筑呈现了垂直的发展体系,可以形成了内部上下贯通的中庭或是专用的风道设计,并且具有足够的高度,从而能建立平面的水平风向,同时也应建立立体的垂直通风效果。采用“烟囱效应” 进行自然通风的建筑体系,需要将建筑的底层进行开放式设计,从而能在使用上形成了一定的局限。建筑高度过高将产生过强的气流,从而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而部分建筑的内部中庭,采用逐段分隔的办法,进行了人工的调节、控制;或者利用换气装置进行加压与减压。自然垂直气流来源于压力差所产生的浮力,从而在不同位置进行人工气压干涉,从而能增强或减弱浮力影响,从而有效地引导自然气流的通风效力,为居室的绿化以及城市的外部环境提供良好的绿化环境。
参考文献
[1] 姜利勇,雷春浓. 面向城市环境的高层建筑生态策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S1).
[2] 赵沁娜,范利军,吴慈生,张鑫. 环境友好型城市研究进展述评[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S1).
[3] 王继富,李春艳. 城市环境的生态认识[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6(04).
[4]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第19卷总目次(2006年)[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06).
[5] 李静,邹德军. 建设城市森林,构建生态化城市[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