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环境科学论文

浅析绿色建筑设计的节能措施

2015-10-13 09: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是消耗最小的能源、资源与环境损失,换取最好的人居环境的建筑。本文探讨了绿色建筑设计的节能措施。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资源和能源的日益减少,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的建筑,其绿色节能的措施势在必行,现阶段我国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尚需要有关的设计人员和研究人员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绿色节能建筑已成为建筑界发展的趋势,各类节能技术将会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绿色建筑设计的涵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是消耗最小的能源、资源与环境损失,换取最好的人居环境的建筑。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内容: 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下,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寻求创造生态建筑环境的途径和设计方法。体现人、建筑环境与自然生态在“功能”方面的关系,即生态平衡与生态建筑环境设计和“美学”方面的关系,即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结合。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绿色节能建筑理念的指导之下,建筑业应逐步摒弃原有的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模式,实现节能环保,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业适应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否则,建筑业将会不断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从而危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发展绿色节能建筑的最主要目的也是实现自然与建筑和人类的协调统一。
  2、满足建筑物各项功能的需要。建筑物的最基本要求是要保证居住者和使用者的安全健康,绿色节能的实现不能以牺牲使用者的安全和健康为代价。建筑物的适用性主要是指适度消费,而反对浪费与奢华。提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最主要的途径是加大建筑业的科技投入,将更多的职能手段使用在建筑系统之中,提高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
  3、强调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减小环境污染。我国建筑部门近年来提出了“四节一环保”的概念,即指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和环境保护,这些方面正是我国建筑业长期以来的顽疾。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是绿色节能的关键,减少资源消耗、提高利用效率必然会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4、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概念。全寿命周期是建筑物对环境和资源影响的时间意义。全寿命周期是指建筑物初期设计规划、建设施工、营运管理再到最终拆除,这一过程整体构成了一个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强调全寿命周期概念,不仅意味着要在建筑物的设计规划时考虑,并充分利用各种环境因素,还要保证施工建筑过程中最小化各种环境污染,在管理运营过程中给使用者提供无害、高效、低耗、舒适、健康的空间,同时将拆除中所产生的环境损害减到最小。建筑物对于环境和资源所产生的危害需要进行全时间段估算,虽然建设初期成本会较低,但管理运营的投入会较高。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节能措施
  1、建筑选址
  建筑的选址是设计前首要考虑的问题, 建筑选址遵循的是“争取日照避风建宅”的原则。所以, 选址要结合建设地段的地形、地物、地貌、主导风向, 合理布局建筑物。建筑基地应选在向阳的地段上, 为争取日照创造先决条件,而不宜选择在山谷、洼地及凹地等处, 因为冬季冷气流易在凹地里形成对建筑物的/ 霜洞0 效应, 位于凹地的建筑所消耗的能量, 就会相应地增加。通常建筑选址所应考虑的因素如下:
  ( 1) 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距离要短, 方便人们步行去乘坐公共交通系统。
  ( 2) 尽量在已经城镇化的区域内, 具有必要的城镇基础设施, 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 3) 避免选择生态敏感区域, 以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 4)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 尽量选择便于利用自然能源的地段。
  2、现场设计
  一旦选定建筑的建设地址, 对建设地段进行现场设计是保证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必要条件, 只有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建筑才能称得上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现场设计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绿色建筑现场设计的基本原则为:
  ( 1) 现场设计要保护现场的生态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样性。
  ( 2) 对要尽量少的干扰现场的水源系统, 尽量减少现场因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 尽量减少使用自来水进行浇灌。
  ( 3)尽量减小现场的热岛效应, 使绿地面积尽量最大化。
  3、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
  (1)屋顶节能设计
  对屋顶使用高效保温材料、架空型保温、倒置保温等进行合理的保温和隔热设计,这样可以很好地保证在冬季低温地区、夏季高温地区给室内提供适宜的生活温度,同时为冬季的暖气用能、夏季的空调降温用能节省出大量能源。我国冬季的采暖大多数地区还在用煤,夏季的降温一般都是用电。合理的屋顶保温和隔热设计可省出大量的能耗。可以用屋顶绿化设计,为节约能源和调节气候作出很大贡献,在增加绿化率和建筑节能上起到了很大作用。
  (2)建筑外墙节能设计
  在所有的建筑设计中必须进行必要的保温和隔热设计,特别是要求在农村地区做节能设计的宣传。比如陕西省关中地区绝大部分农用建筑的外墙都用24 墙,这样的建筑无论在冬天还是在夏季如果没有相关的采暖和降温措施室内外温度相差不大,必须通过其它方法满足人们在室内使用的要求。
  (3)门、窗节能设计
  外门窗是住宅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其能耗占住宅总能耗的比例较大,其中传热损失为1/3,冷风渗透为1/3,所以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要求的条件下,通过提高门窗的气密性,采用适当的窗墙面积比,增加窗玻璃层数,采用百叶窗帘、窗板等措施来提高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其节能措施有:①控制住宅窗墙比。住宅窗墙比是指住宅窗户洞口面积与住宅立面单元面积的比值,《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不同地区、不同朝向的住宅窗墙比做了严格的规定。②提高住宅外窗的气密性,减少冷空气渗透。③改善住宅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 。户门与阳台门应结合防火、防盗要求,在门的空腹内填充聚苯乙烯板或岩棉板,以增加其绝热性能。
  4、做好保温隔热,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建筑物的结构都多有钢筋和沙石建造, 本身的散热量很大,造成的能耗很大,保温和隔热措施可以降低建筑物的热量散失。比如可以把单层玻璃换成双层的,保温效果显著增强。这样可以减少取暖的能耗,另外,鼓励新材料的使用,使用更为绿色的材料,增强保温性能。
  5、遮阳措施
  遮阳措施主要是为减小夏季空调的负荷。夏季阳光产生的热量很大,建筑物本身传热性很强,热量自然导致用户屋内的温度升高,同时也有大量的太阳辐射。如果夏季给建筑物必要的遮阳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空调的负荷。
  6、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能源浪费
  绿色建筑则要求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这是绿色建筑最初节能设计中的重要措施。在当下能
  源危机的形势下有着重要意义,充分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能等能源,负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简单介绍几种自然资源的利用:
  (1)太阳能
  根本上说,所有的能源都源于太能,这是自然给我们的馈赠。太阳能的开发也是建筑业最早使用的技术之一,传统的利用时尽量扩大采光面积,减少电能的利用。在现在,太能电池可以为我们提供更为清洁的能源,另外,利用太能采暖供热也已经实现。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的建筑能更好的采光,能充分接受太阳光。
  (2)风能
  由于气流产生的风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也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能源。风能在建筑上的利用还是转化为电能为主。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利用风能发电,为人们提供日常用电。通常风电的发电机组安装在建筑的底部,采风的装置安装在建筑的上部,这种设计必须在最早的设计时加入。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产品,而且正在朝着多样化发展。
  (3)地热和生物能
  地热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种能源利用方式,它主要的作用是在冬季取暖,在城市和农村都比较实用。生物能的利用主要还是在农村,由于农作物的秸秆可以燃烧,可以用来取暖,同时国家大力提倡沼气池建设,也为生物能的利用提供了更多途径。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发展绿色建筑,重视建筑节能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而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是由多学科交叉和结合后形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发展建筑节能技术也为多学科间更加密切的交流与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汪洁. 论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04) .
[2] 王程陟. 浅谈节能建筑中的设计环节[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9) .
[3] 程肖琼. 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J]. 四川建材, 2009,(04) .
[4] 谢仰坤. 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刍议[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12)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