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环境科学论文

浅析城市滨水人居环境的亲水设计

2015-10-07 10: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面对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本文从人与水的关系入手,分析滨水空间与建筑及和人居环境的关系,通过城市规划、环境景观及滨水建筑设计来形成一个设计体系。

关键词:滨水空间; 人居环境; 滨水建筑; 亲水性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发展逐步加快,随之而来的城市问题也日益加剧。环境恶化让人们更增加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向往,而水是孕育万物的地方,在自然中最吸引人类的聚居环境就是滨海,滨海推而广之就是滨水区。城市滨水建筑和人居生活的发展经历了贴近—疏离—回归的过程。我国的城市化也进入了加速的阶段,面对趋同、冷漠、混乱的城市规划,人居环境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城市滨水空间与建筑
  城市滨水空间指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形成的场所。它既是陆地的边缘,又是水体的边缘,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近的城市陆地空间,具有自然山水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1]
城市滨水空间可分为三种类型:
  (1)环水型:以在水域中心的岛屿向四周放射发展,其视觉空间表现出向水域对岸的环状发散式,突出水体环抱的亲水形态。
  (2)夹水型:水体被两边甚至多边城市陆地所夹,有跨水型和水网型两种。跨水型滨水空间形成的形态有两岸和双岸共同发展。水网型就是水域将城市分割,共同发展或相对独立,城市各部分可形成紧密联系又共享水资源,例如武汉的一城三镇。
  (3)沿水型:夹水型的早期形式,由某一岸首先进行发展,其后城市规模扩大,可能造成跨水式格局。此种空间形式可以在一岸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将滨水区作为城市绿肺,即可满足人们的休闲游憩,又可形成丰富的两岸城市景观。
人居环境学
“人居环境”科学即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是20世纪下半叶时针对全球人口猛增,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等世界性问题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涉及范围很广,是一个以城市规划、建筑学和园林学为核心,以区域、社会、文化、经济、资源、环境、生态、地理、水利、美学等学科为外围,多学科立体交又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学科体系。[2]着重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掌握人类聚居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的满足人类聚居环境的要求。
4.滨水空间亲水性特征
   (1)连续性(空间上和时间上):滨水地带空间作为平行于水岸的带状空间,其空间上的连续性呈现出明显的方向性。水陆可通过步行道达并且视线不被遮挡,指滨水地带的公共空间不应被如人工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人为因素切断,以及不适当的土地利用造成的圈地现象。时间上的连续是指历史文脉的延续。
  多样性:人居环境学以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滨水空间作为公共的开放型空间针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空间,通过生态的、自然地恢复和地域文化的再现,使得人们获得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满足。
滨水空间亲水设计方法
(1)城市设计途径营造亲水空间
用地结构的调整。用地结构调整的目的是改变滨水地带不合理的用地布局方式,保证其作为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供市民活动,从而成为保持亲水空间健康发与活力的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2)环境景观设计途径营造亲水空间
  水岸设计—岸线的平面、断面形状和驳岸形式决定水岸的亲水性。设计中要尊重自然,保持并利用水体自然流畅的形态,并对岸线转弯处、岸线凹入处、河流合流处、水中小岛等平面发生变化及主要景观节点进行重点设计,凹入式岸线能给人一种向心、围水的亲水感受,凸出式岸线则使人有一种置身水中的自然感受。
  护岸的形式影响着人与水体的亲近关系。在保障防洪、防潮和安全的条件下,往往采用分层式、台阶式、坡地式、漂浮的水埠、立体化处理及其他措施,以增加亲水的体验和时间。护岸设计应有利于市民在护岸上坐卧、行走、休息,使人可以在各种距离与水接近。
  建筑设计途径营造亲水空间
   滨水建筑形态最重要的是要与水体的特征相协调,并与周边的环境相适。建筑的体量、色彩、高度和疏密都要进行推敲。
  单体建筑空间形式—滨水建筑在空间组织上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内外空间的衔接上。这种衔接关系分为两种类型,即正接关系和转接关系。
  群体建筑的空间组织—群体建筑的空间组织主要是表达了滨水空间内在的组织方式。可概括为线状式、组团式和核心式。线型布局要注意不同功能建筑的组合和穿插,形成相互交替的功能区。由自然形态的各种边界或道路及空间视廊、绿化带构成了典型的线状式结构。
  建筑宜作组团型布局,根据功能特点成簇、成组作分散的组合形式,使建筑融于自然景观之中,用道路(地区性道路或旅游干道)串联相对分散和不同规模的滨水组团而构成组团空间结构。
  第三种是核心式,在一些重要滨水节点,滨水建筑组群常围绕中心开放空间布置,形成核心型的组群形态,以其特殊的环境特征意义而具有标志性,形成某一地域甚至城市的标志,形成具有强烈领域感、归属感的建筑群体。
滨水布局形式须考虑到滨水景观的通透性,并留出与水体之间的公共活动地带以保证滨水建筑不会独占水体景观。一般可以从建筑退后蓝线、建筑间距等方面来进行控制。
  滨水建筑的群体空间因水体的介入而呈现自然与人工交融的优美空间形态,适应人对自然的亲和需求及建筑群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不少城市的滨水建筑群体布局往往存在如下问题:沿滨水道路两侧建房,建筑紧逼水面,缺乏绿化带;追求开发效益在临水面建高层,在水滨形成一垛高层建筑的“墙”,优美的滨水重要景观视线受到阻挡,也隔断了水与城市街道的有机联系;建筑群体风格、色彩混乱,亲切的滨水立面尺度被破坏;滨水改建地块零星开发,相互割裂,形不成系统的滨水公共空间。
  总结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现代城市在带给人们种种便利的同时,却引起了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在带给人们丰富多彩的个人生活的同时,却丧失了公共空间的魅力。而人又是需要公共性的,否则我们在拥挤繁忙却日益疏离的城市中会逐渐失去城市内在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滨水建筑之解析与建筑方法研究 盖大为 硕士论文
[2]《人居环境视野中的游憩理论与发展战略研究》 王珏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9
[3]《浅谈城市亲水空间带的形态设计》 赵娜 科技创新导报,201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