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环境科学论文

探讨城市中的景观设计

2015-10-05 14: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景观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景观建筑、绿化、小品、规划及美学涵养类的诸多门类; 而城市景观则是景观学科的一个分支,它涉足的区域拘囿于城区及周边,重点研究景观学科在城市发展中的孵化、衍生、成长和发展壮大过程,针对城市景观设计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对城市建设与环境设计和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进行了总体概述,以中山美术公园为例,阐述了其设计原则及设计内容,通过评价指出该公园对“城市录观”做了一个良好的诠释。

关键词:景观学;城市景观;设计
引言
  作为这个城市的一部分,无论是人还是景观都是互相依赖的个体,如果跳开景观单纯的设计方面,我想探讨一下如今的景观设计师是否可以给我们的城市和我们的社会带来一些改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资源越来越缺乏,生态越来越恶劣的环境中,能接触到城市改建或者参与城市改建的我们是否能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出一点说是贡献也好,或者改善也好。
  如今城市景观中的问题。例子一万达广场,前期设计不计成本,硬质铺装过多,没有节能环保的考虑,投入的成本基本耗费在中间环节,施工效果不佳。反复过程繁复,设计效率低下,当然这个是现在设计行业普遍的问题。形式主义赶工往往是罪魁祸首,最后的项目实施也无法在设计师的控制范围内。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中是一个超级城市化的时代,在这个阶段,人类历史上,世界人口的半数都居住在大都市区,而未来,将会有更加多的人口迁往城市,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翻倍,到2050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将在都市区生活。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则会再2020年左右达到60%。
  我们所从事的这个行业则更多的与居住在城市中的环境打交道,随着各地的政府开发和房地产开发,以及人口的比人增多,越来越多的自然地被被不透水的硬质铺装所代替,于是越来越多的小区域地方随着这些条件的改变,气候也随之变化,越多的小区域使得城市中产生的很多的“城市热岛”效应。当这些现象发生在我们身边,从全球的尺度到地方的吃多,我们可以调整我们城市的景观设计从实际中减少城市景观的负面效应。
  1城市景观的特点
  城市公共景观有一些特点,比如区域面积小,自然环境少,交通密集,无法利用原本的地势,基本场地平缓。城市是由大大小小的建筑群组成,这些建筑群有些是商用,有些是办公有些是住宅,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必须考虑临近建筑的用途,并且衍生到整个区域范围中考虑公共空间的功能分区,如果是增加城市绿化空间,减少城市绿岛效应的,应该以植物种植为主,例如上海的延中绿地,静安区的静安公园,徐汇区的徐家汇公园。主要功能是商业和绿地公园,同事也满足附近居民的休闲聚集空间,延中绿地以植物特色分成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主题,整个绿地的下面也是城市的一个停车场,这样既减少了空间上的土地使用,也增加了绿化和水体的面积,所以城市的景观很多都是对土地利用的一种智慧。而徐家汇公园由于空间有限,所以在竖向上面利用景观天桥增加了一个游人的体验空间,类似的作法比如美国纽约的线性公园利用废弃的高架铁路在局限的城市空间中再创造出一个可以提供人们活动的城市空间,这一作法可能也是日后的大都市城市景观的建造方向,和一些中小型城市相比,超大型城市带,例如中国的长江三角区,美国的西海岸城市带,日本东京城市区,人口密度极为庞大,要在这样的城市空间里营造景观外,除了要见缝插针利用空间外,更多的可以利用原本有的现实条件,进行改造改建和升级,这样做不单成本减少,能减少工程施工管道更加重要的是,这样的设计方法是在重新规划和设计的原本设计方法上的一个进步,很久以前我们的场地设计经常是在自然环境中因地制宜地去设计,然后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彻底的变成城市生态的空间联系,我们开始关注一些低碳环保的设计方法来展望未来的设计主题。
  2我国城市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论硬性条件,我们绝不缺乏,有创造的设计师也比比皆是。专业的施工团队也有很多。但是众多的景观设计之后,却只能草草收场。有别于国外的团队组合式操作,中国的现实情况很难让我们很难团队合作,
  经常发生的情况就是,方案制作时候领导的不专业意见不得不体现在图纸上,最终方案成果并不是设计师所能保证的。再移交给扩初设计时候,扩初设计师无法从方案设计师哪里得到准确的设计意图,于是只能从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扩初。这个阶段完全是脱节的。等于是花费了二次设计,并且再接下来的施工图以及现场施工的时候完全可能是三次设计四次设计。等到项目竣工后,和当时方案苦心经营出来的构思意境完全是不一样的效果。
  3外部条件对设计师的限制
  政府项目需要展示政绩,盲目追求广场,草坪,建筑。从深山老林购买古木大树,把数以万计的名贵参天大树移植到城市里,城市绿化率确实一时提高了不少,城市俨然成了郁郁葱葱的“花园城市”,可是不久,这些林木因“水土不服”而死亡,造成极大的浪费。
  现代的景观设计缺少人文和文化环境,国家虽然规定严禁在历史古迹上新建,但是现实情况确实相反,政府部门和当地规划主管部门很多因为地区利益直接在历史遗迹上新建。使得原本应该保护利用的遗迹反而沦为城市垃圾。
  历史文化传统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遭到破坏、甚至完全消失。在盲目追求“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城市改造中,它们被无情地拆除了。它们的旧址上出现了高密度、高体量的商品房与道路。几百年、上千年营造的城市,其原有的建筑、道路、历史遗迹和文化脉络永远地消失在机器的轰鸣中。比如,古城苏州为了修建一条横穿市区的干路,就拆除了长达数公里的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街道、小巷、石桥等古建筑,无论市民作怎样的努力还是没能保留这些永远不可复制的历史遗迹。鉴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表示不会接受以“苏州古城”的名义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申请。同时,没有合理的规划,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建筑,被一群群没有文化根基的“火柴盒”式的建筑和烂尾楼所包围,失去了其天际线和应有的景观展示,如同昨日黄花。
  例如青岛栈桥项目,青岛的城市规划充满着殖民地特色,历史上的侵略战争,1897年德国占领了山东省,为了巩固统治于是修建了青岛大港的众 多码头,同时随着被殖民的时间长了,青岛当地也逐渐出现了很多传统的欧式建筑,一座典型的殖民地城市已经初具规模,这些建筑至今依旧保存了当年德国建筑文化特征,一些传统的欧洲建筑,另外一些根据青岛的当地气候做了一些改变,直到今日,这些建筑逐渐保留下来,新的城市规划抹去了当时的侵略色彩,留下来的是珍贵的历史遗产,我们的项目就是在在一片欧式的古典建筑中,重新规划出一片新的住宅区,中西合并保留传统,延续现代。 这些老房子体现了欧洲文化于中国文化的碰撞。
  由于项目位于景区内的欧式建筑群中,所以我们希望尽可能的统一建筑的风格,保留过去的规划格局,融入新的设计元素。这些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格的建筑逐渐出现在中国青岛这个城市里,这个项目一面需要考虑甲方的要求,另外需要规划局的认可,必须跟地区的城市风格相统一。
  4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4.1以人为本、体现博爱
  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社会、经济、艺术、科技、政治等综合手段,来满足人在城市环境中的存在与发展需求。它使城市环境充分容纳人们的各种活动,而更重要的是使处于该环境中的人感受到人类的高度气质,在美好而愉快的生活中鼓励人们的博爱和进取精神。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任何空间环境设计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出对人的关怀。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创造出满足其各自需要的空间,如运动场地、交往空间、无障碍通道等。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也在随着发生变化,城市景观设计应适应变化的需求。
  4.2尊重自然、和谐共存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等要素构成城市的宝贵景观资源,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古代人们利用风水学说在城址选择,房屋建造,使人与自然达成“天人合一”的境界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参考榜样。今天在钢筋混凝土大楼林立的都市中积极组织和引入自然景观要素,不仅对达成城市生态平衡,维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其自然的柔性特征“软化”城市的硬体空间,为城市景观注入生气与活力。
  4.3延续历史、开创未来
  城市建设大多是在原有基础上所作的更新改造,今天的建设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纪念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景物,要有意识地挖掘、利用和维护保存,以便历代所经营的城市空间及景观得以延续。同时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4.4协调统一、多元变化
  城市的美体现在整体的和谐与统一之中。古人云:“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梅”说明了整体美的重要性。漂亮建筑的集合不一定能组成一座美的城市,而一群普通的建筑却可能造就一座景观优美的城市,意大利的中世纪城市即是最好的例证。城市景观艺术是一种群体关系的艺术,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只是整体环境的一部分,只有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把城市比作一首交响乐,每一位城市建设者比作一位乐队演奏者,那么需要在统一的指挥下,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
  城市的美同时反映在丰富的变化之中。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人的大脑需要一定复杂程度的刺激,过多的刺激容易使人疲惫,单调的景物又使人乏味,这就需要城市景观既统一而又富有变化。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筑的形式、尺度、色彩、质地的变化区分主次建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空间序列的组织,营造出空间大小、开合的变化,形成光影的明暗对比,构成有起伏、转承、高潮的空间环境景观。
  5实例分析
  中山美术公园——城市景观绿地。
  5.1设计理念
  对于公园的设计一般人的观念通常只是做做步道,种种树以及放个儿童游乐场,摆个座椅。对于台北市中心二号公园的设计构思,设计师以一种崭新的城市开放空间观念及突破传统的操作手法来加以规划设计并提出了一种“3D设计原则”。其理念如下:1)人本化设计:设计时考虑的主题是的使用者,尤其是公共空间的使用者——社会大众,而非设计者本身的喜好。故设计时应该注意人的特性和需求,达到人性化的目标。2)自然化设计:设计时注意自然也有生态的观念,考虑基地的地质,水文,植被以及气候等因素。3)场地设计:一个工程基地所处的地域特性,史背景,以及文化特征等是设计时所不能忽略的因素,因此应考虑如何用基地所在地方文化的特征去创造一种富有场所感的空间,给使用者一个有“意义”的记忆。
  5.2设计原则
  1)休憩与文艺兼具之空间:于美术公园提供艺术品创作与展示空问,同时满足一般公园绿地应有的休憩功能,以发挥城市开放空间的最大潜能。2)绿地与活泼色彩的引入:公园内的硬体设簏应尽量减少,以绿化的草坪,多彩的植栽花卉创造出活泼宜人的绿地景观。3)多元活动空间的创造:除户外展示与休憩空间外,也考虑户外教学,演奏及园游会等多功能空间的设计,还有户外剧场休息回廊,以及小型的咖啡屋等多功能活动空间设施。4) 设计师与艺术家的集体创作:在设计过程中与艺术家座谈,将之融人设计当中,同时于公园设计中,尽量定位于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展示构架。5)美术公园是美术馆的延伸,未来的美术馆要另辟南门,使美术馆与公园连为一体。
  5.3设计内容
  1)广场区:美术馆与公园高差5ITI,用平台解决,并设1/4形林场和户外剧场来容纳美术馆处较高强度的活动,也将公园的厕所放在平台之下。2)艺术展示区:阶梯式看台及人工湖面构成湖面雕塑展示区,湖中的圆形水景创造水幕式流水,本身即为空间艺术之一景。3)表演剧场区:公园之北端与美术馆东北侧创造的下沉式表演剧场,用软硬交错的设计手法创造出表演艺术展示空间,并兼具户外教学、赏景休憩之功能。东北侧回廊即界定空间,也提供市民遮阳避雨的息坐区。4)花园展示区:流水引进人工湖创造一个水景花园,兼作雕塑展示。奔放的流水声也可缓和飞机起降的噪声。5)展廊:连接大圆丘与精致花园的直线通廊,两旁地势较高,并以阶梯平台及坐砌石墙创造一雕塑区,可供人通行。6)雕塑花园区:此处原为第三美术馆的预留地,不植大树而仅以花草为主,并可搭配艺术品做不定期展示。可促进人,艺术品,空间三者之互动。
  5.4评价
  公园位于市区内,是一块城市绿地,其使用性强,紧邻美术馆。其周围环境属性决定了不能采用传统园林形式。所以在构图上以个性线条为主,保留绿地在80%以上,整个园区感觉上充满绿色。水景作为公园之重要因素,创作水景空间作为园区之主景点并结合下沉广场和山丘的平衡地景艺术。公园现在只是提供了一个大框架,它创造的许多空间与机会供未来的艺术家参与与展示创作。此公园现已成为台北市的地标性场所,对什么是“城市景观”做了一个良好的诠释。  
  结束语
  在城市发展的同时,除了资源,能源,交通,空气。噪声,污水,垃圾等问题以外,人造物以及自然环境间所构成的城市景观,会因人造物的形式位置,以及所包含的活动关系的变化。
  在我们的现实工作当中,我们也要从自身做起,全面提高景观设计的综合素养,尽最大努力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最大的功能需求。我们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通过城市园林设计理念的改变,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手段,从本质改变城市园林设计的现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明,曲惠萍. 中国传统环境审美观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J].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
[2]易西多.景观创意与设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3]张维妮,马晓燕.景观建筑初步[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4]刘少宗.景观设计纵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5]罗宾卡而森,美国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0.
[6]皮晓敏.磁场观念与城市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0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