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环境科学论文

水利工程中植物护坡技术实施探讨

2015-10-05 14: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采用植物护坡技术除了可以满足固土目的之外,也能够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稳定边坡的作用,其中植物护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绿化环境,美化视觉等其它方法无法替代的优点。因此,利用植被对高边坡进行防护技术是今后边坡防护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关键词:工程边坡;生态护坡;护坡工程
1 生态护坡的内涵
  生态护坡概念的内涵应该包括两个要素:一是河道护坡满足防洪抗冲标准要求,构建能透水、透气、生长植物的生态防护平台。二是河道护坡满足边坡生态平衡要求,即要建立良性的河坡生态系统,由高大乔木、低矮灌木、花草、鱼巢、水草、动物沿滩地、迎水边坡、坡脚及近岸水体组成河坡立体生态体系。前一个要素是人对自然的要求,即人们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安全改造自然;后一个要素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即改造自然但不破坏自然的平衡。二者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环境协调发展”理念。
  2 生态植物护坡的种类及特点
  生态植物护坡可以分为:植草、植草皮、植树;喷播生态混凝土;栽藤和在框架内植草护坡等几大类。根据不同的边坡土质条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2.1 植草、植草皮、植树
  植草适用于边坡稳定、斜面冲刷轻微、且宜于草类植物生长的土质边坡。它包括种草籽、植草皮和三维植草。
  (1)人工种草护坡
  人工种草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坡面简单播撒草种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种草籽时所选用草籽应当注意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通常选择容易生长、根部发达、叶茎低矮、枝叶茂密的草种为宜,最好采用几种草籽混合播种,使之变成一个良好的覆盖层,种植草籽掺沙或土粒拌和,使之播撒均匀,播种时间以气候温暖、湿度较大的季节为宜。
  这种方法多用于边坡高度不高、坡度较缓且适宜草类生长的土质路堑和路堤边坡防护工程。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廉等特点。但由于草籽播撒不均匀,草籽易被雨水冲走,种草成活率低等原因,往往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等边坡灾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灾害整治、修复工程,使得该技术近年应用较少。
  (2)平铺草皮护坡
  平铺草皮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面铺设天然草皮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
  具有施工简单、工程造价较低等特点。适用于附近草皮来源较易、边坡高度不高且坡度较缓的各种土质及严重风化的岩层和成岩作用差的软岩层边坡防护工程,是设计应用最多的传统坡面植物防护措施之一,但由于施工后期养护管理困难,平铺草皮易被冲走,且成活率低,工程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坍滑等边坡灾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灾害整治、修复工程。近年来,由于草皮来源紧张,使得平铺草皮护坡的作用逐渐受到了限制。
  (3)液压喷播植草护坡
  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是国外近几年新开发的一项边坡植物防护措施,是将草籽、肥料、粘着剂、纸浆、土壤改良剂、上色素等按一定比例在混合箱内配水搅匀,通过机械加压喷射到边坡坡面而完成植草施工的。其特点是施工简单、速度快;施工质量高,防护效果好;适用性广;工程造价低。目前,液压喷播植草护坡在公路、铁路、城市建设等部门边坡防护与绿化工程中使用较多。 
  2.2 喷播生态混凝土、铺设绿化植生带
  喷播生态混凝土、铺设绿化植生带主要适用于岩质边坡不具备植物生长的土壤,无法直接在边坡上栽种护坡植物。
  (1)喷播生态混凝土
  生态种植基是固体、液体、气体3种物质组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多孔人工材料。
  固体物质包括粗细不同的土壤矿物颗粒、胶结材料、肥料和有机质、成孔材料、保水剂以及其他混合物,其中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体;有机质和肥料为草种日后的生长提供肥力;胶结材料用于土壤颗粒之间以及与岩体表面的胶结;保水剂能吸收和保持水分供植物生长;成孔材料能提高植基的透水性和透气性,一般采用稻草秸秆,经济方便,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特定作用的混合物。喷播生态混凝土护坡,是在稳定岩质边坡上施工短锚杆、铺挂镀锌铁丝网后,采用专用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种植基材喷射到坡面上,植物依靠“基材”生长发育,形成植物护坡的施工技术,具有防护边坡、恢复植被双重作用,可以取代传统的喷锚防护、片石护坡等圬工措施。
  (2)铺设绿化植生带
  典型的绿化植生带从底往上由无纺土工布、绿化物料层、植物纤维层和尼龙网格等。无纺土工布与地表吸附作用强,有利于保持湿度,且能够自然降解,腐烂后可转化为肥料;绿化物料层是最重要的部分,由种子、保水剂、肥料及改良剂组成,主要为植物今后生长提供肥料;植物纤维层由稻草秸秆、麦秆等植物纤维组成,主要作用是:铺设完工初期防止绿化物料层的物质遭受雨水冲刷及遮阴保湿,后期则腐烂后为植物提供肥力;最上层的尼龙绳网主要作用起到固定的作用。事实上,植生带铺几层、各层直接的顺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没有固定的形式。如果条件允许,铺设绿化植生带之前可以平铺一层土壤,以便为固坡植物提供充分的养分。否则,只有加厚植生带了。
  2.3 栽藤
  主要用于土石夹杂难以种草植树的段落,通过藤草爬附作用将坡面进行覆盖,从而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2.4 框架内植草护坡
  框架内植草护坡是一项类似于干砌片石护坡的边坡防护技术。是在修整好的边坡坡面上拼铺正六边形混凝土框砖形成蜂巢式网格后,在网格内铺填种植土,再在砖框内栽草或种草的一项边坡防护措施。该技术所用框砖可在预制场批量生产,其受力结构合理,拼铺在边坡上能有效地分散坡面雨水径流,减缓水流速度,防止坡面冲刷,保护草皮生长。这种护坡施工简单,外观齐整,造型美观大方,具有边坡防护、绿化双重效果,工程造价适中,略高于浆砌片石骨架护坡,该技术多用于填方边坡的防护。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坡度较陡且容易受冲刷的土质和强风化的岩质堑坡上。
  3 结语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生态防护技术的类型不同,也就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因此,为了实现生态防护、保持生态平衡、减少水土流失、稳固地基、美化环境、减轻视觉疲劳等目的,今后生态护坡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将传统的边坡加固技术与植被护坡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二者各自的优点,既保证边坡的安全稳定以及加固措施的长期有效,又实现坡面植被的快速恢复及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俞孔坚.二观生态战略点识别方法与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棋型[J].地理学报,1998.
[2]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技术,2003(7):1-5.
[3]刘树坤.中国生态水利建设[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