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环境科学论文

现代小区建筑的绿化规划

2015-09-15 09: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在现代紧张而忙碌的工作环境中求生存发展的现代人大多有身心疲惫之感,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自然,希望生活在近自然的环境中,而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主要对现代小区建筑绿化的规划作出相关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住区 , 绿化, 布局, 规划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美化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居住区绿化应从其绿化空间布局和作用出发,遵循绿化规划原则,使居住环境适应现代建筑,满足居民的不同生活需求。
  在现代紧张而忙碌的工作环境中求生存发展的现代人大多有身心疲惫之感,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自然,希望生活在近自然的环境中,而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园林设计师需尊重生
态学,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以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为目标,才能使居住区绿化更贴近居民.贴近生活。
1.规划设计原则
(一)“以人为本”为思想导向
  相对于“以人为本”,以前很多小区是“以景为本”,只重观赏作用,如雕塑.柱廊等。居住区环境设计已由单纯绿化及设施配置,向能满足居民不同需求的景观转变。在居住区的生活空间内,对人的关怀则往往体现在贴近人们生活的细致尺度上(如园林小品)。因此,设计须从人体工学.行为学以及人的需求出发,并以此作为原则,创造适于居住的生活环境。
(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方向
  1982 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而出现了“生态小区”。生态小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空间结构,使廊道.镶嵌体等景观要素分布合理,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有一定的美学价值,适于人类聚居。
  (三)居住区的健康理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现代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使设计师要从对艺术形式和视觉追求中走出来,注重生态调剂功能,将自然引入居住区,引到居民身边,
以景观学.行为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综合考虑.合理规划,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区环境。
2.绿化空间拓展
  在进行小区规划时,小区绿化应确保30%以上的绿地率,而绿地本身的绿化率要大于70%。为了有更多绿化的面积,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减少铺装增添绿地
  以前在一些高档小区不难看到门口的那些大片广场和廊柱等,气派之大,犹如一处又一处被修复的圆明园。有人也许会觉得这种景观很美,但是与居民产生了距离。而现代的小区入口多采用绿色景观,走进小区,常常使人放松心情,这
样的景观无疑能给人带来更多健康。
(二)停车场的地下化和室内化
  以汽车代步已形成趋势,小区停车场的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停车场地下化和室内化的好处有:一是减少噪音,二是增加交通安全。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小区中有限的土地最大限度地用于居民户外活动场所,更符合居住区设计的要
求。
(三)围栏和亭廊等建筑垂直绿化
  通过围栏与亭廊的绿化,达到空间的六面绿化效果,最大限度的改善人居环境,使居民更贴近自然。
3.绿化植物选择
(一)适地适树原则
  在树种选择上,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即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和地方树种。乡土树种树势强,又是本地区圃地易培育的品种,对于干
旱气候和瘠薄土壤适应性强,栽植后恢复生长势较快,对于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选用乡土树种,深受当地人喜欢,还节省植物养护管理经费。
(二)尊重居民喜好
  在对居住区的绿化植物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居民的喜好,选择居民喜闻乐见的植物进行配置。只有与居民的喜好相一致的植物选择才能使居民产生认同感。如居民对开花繁茂的重瓣榆叶梅和紫丁香就有一定的偏爱;但是对小区中成
行的松柏就没有好感,这里不是说居民对松柏就没有认同感,小区绿化造景中不能使用松柏,而是可以改变种植方式,将松柏在小区绿化中进行孤植,作为焦点景物,也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园林景观效果。
(三)以乔木为绿化基调“绿地不少,绿荫不足”,是一些小区绿化的通病。因此乔木在小区绿化中应该占有一定的比例。要竭力提倡在小区里多种树.种大树,改变绿荫不足的现状,为居民室外活动提供阴凉环境。乔木在小区中的应用主要是从生态和造景两个方面来考虑。由于乔木树冠的绝对面积大,能制造更多氧气,吸收更多废气及有害气体,更有利于居民的健康。在对乔木的选择上,落
叶乔木与常绿乔木要科学合理配置。由于落叶乔木越古朴,枝干.树形越迷人,最具备树木的形态美.季相美和风韵美,因此最能体现园林的季相变化,使小区一年四季各不同;而常绿乔木可以给人四季如春的感觉。
4.绿化植物配置
(一)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最近,到不同城市绿化景观较好的居住区去参观,发现小区开发者对绿化的充分重视,注意了乔灌草的合理优化配置,一度出现的
“重草轻树”现象已有所扭转,“小树林”取代了“大草坪”。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该注重其层次搭配。根据植物的多样性来“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合理配置,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科学合理搭配,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相结合构成一个和谐.有序.壮观而能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
的立体植物群落。在进行植物搭配时,应注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6为宜,另外要注意植物种类的丰富多彩。
  1.空间处理。居住区除了中心绿地外,其他大部分都分布在住宅前后,其布局大都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平行.等大的绿地,狭长空间的感觉非常强烈,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打破原有的僵化空间,形成活泼和谐的空
间。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可分为:
  ①适合于作上层栽植的植物:落叶乔木:银中杨.糖槭.旱柳。常绿乔木:樟子松.青杄.油松。
  ②适合于作中层栽植的植物:连翘.红瑞木.珍珠梅.重瓣榆叶梅.锦带花.紫丁香。
  ③适合于作下层栽植的植物:马蔺.玉簪.景天.铺地柏。
  2.线形变化。由于居住区绿地内平行的直线条较多,如道路.围墙.居住建筑等,因此,植物配置时可以利用植物林缘线的曲折变化,林冠线的起伏变化等手法 ,使平行的直线条融进曲线。突出林缘曲线变化的手法有:
  ①在灌木边缘栽植,利用花灌木矮小.枝密叶茂,植物密栽,使
之形成一条曲折变化的曲线。
  ②孤植球类栽植,在绿地边缘挑出几个孤植球,如云杉球.水腊球等,增加边缘线曲折变化。
  (二)植物的季相搭配
  “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荫好乘凉,秋季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这首诗道出了季节变化及对小区设计的最直接要求。现代居住区绿化不再是简单的种树栽草,而应做到“春则繁花似锦,夏则绿荫暗香,秋则霜叶似火,冬则
翠绿常延”。另外为了整个小区的色相变化,可以采用一些色彩对比度较大的景观树种,如秋色树种与常绿树,这样可以使小区的绿化更加生动活泼。
(三)花卉的点缀功能
  虽然花卉管理略为繁琐,但是相对来说更容易控制,易于成为造景要素。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到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生长势等方面,才能互相协调。 
  21世纪的人本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将是把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打破固式化规划理念,贯彻绿地景观生态网络思想,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原则;从地形地貌.植物配置多样性.特色绿化等方面综合考虑,建造出适宜的居住区。
  参考文献:
  [1]浅谈现代居住小区绿化设计--《民营科技》2011年06期
  [2]浅谈居住小区绿化设计因素-《琼州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