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环境科学论文

实例分析某污水提升泵站沉井施工

2015-09-09 09: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污水提升泵工程施工中沉井施工是一项难点,本文结合梧州市第一污水处理厂(I标段)-文澜污水提升泵站工程的实际施工经验,浅析污水提升泵站沉井施工过程中重难点及有效的解决技术措施。

关键词:污水提升泵;沉井;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述
  梧州市第一污水处理厂(I标段)--文澜污水提升泵站工程位于梧州市西堤路。它南临西江,距河西防洪大堤约10m,其主体结构由泵房水泵间.配电间及其它附属设施等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组成。
  本工程施工的沉井为圆筒状,壁厚0.8m,外径10.6m,内径9.0m,高度为16.45m,为钢筋混凝土制作。
  由于埋设较深,沉井实际下沉深度14.0m,井体分三节浇筑,第一节制作高度7.45m,第二节制作高度为6.8m,第三节高度为2.2m。设计采用沉井自重下沉,要求先开挖到深度2.5m,施工沉井时,制作下部第一节沉井7.45米高,地面以上部分5米,待下沉后再制作上部结构。底节井体沉至途中,接浇上节井体,再逐渐下沉到设计标高。
  沉井坐落在第④灰色粉质粘土上,沉井挖土范围内土层渗透系数较小,水量较贫,故沉井可采用排水法下沉施工。拟采用明沟集水井集水,抽水泵排水方式。
  二、施工流程
  场地平整.测量放线――机械挖土至高程20.80m――刃脚地基处理――坑内制作沉井刃脚――刃脚混凝土养护(至100%混凝土强度)――沉井井壁第一节制作并留施工缝――井壁混凝土养护(至100%混凝土强度)――沉井下沉――沉井井壁第二节制作并留施工缝――井壁混凝土养护(至70%混凝土强度)――沉井下沉――沉井井壁第三节制作并留施工缝――井壁混凝土养护(至70%混凝土强度)――沉井下沉――沉井封底――(料坑内平台梁板及料坑外柱基承台)――中隔墙制作养护――上部梁板封顶。
  三、施工过程中重.难点及有效解决方法
  1.测量控制
  沉井下沉过程中,自始至终对沉井高程及平面位置进行测控,具体方法如下:
  ①高程控制
  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区域设置高程控制点(离沉井周围40m以外),用油漆在沉井四角井壁上画出四个相同的标尺作为沉井水平观测点,在下沉中测量人员三班运转,采用水准仪每隔1小时全方位观测一次,做好记录,如发现倾斜立即纠偏;终沉严格控制刃脚标高及周边高差,控制在设计充许的范围内。
  ②平面位置控制
  在沉井井壁上画出中线,沿中线轴线方向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设置坐标控制点,用经纬仪及钢尺直接量测沉井中轴线位置,及时做好记录,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沉井平面位置。
  2.混凝土浇筑控制措施
  对于混凝土量较大的沉井,混凝土浇筑要组织措施得力,选用泵送,确保连续;外加剂要根据温度.抗渗等级.混凝土浇筑方式而定。
  3.刃脚枕木拆除控制措施
  沉井开始下沉时,拆除刃脚下面的枕木是沉井下沉关键工序之一,控制不好可能造成沉井严重倾斜,井壁裂缝等不良后果。整个拆除工作在专人指挥下分区.依次.同步进行。
  4.沉井下沉控制措施
  沉井下沉过程中,应加强过程观测和资料分析,不断地进行纠偏控制。当沉井垂直度出现歪斜超过允许限度,可采取在刃脚高的一侧强取土,低的一侧少挖土或不挖土,待正位后再均匀分层取土;或在刃脚低的一側适当填石块,延缓下沉速度;或在井外深挖倾斜反面的土,回填到倾斜一面,增加倾斜摩阻力等措施。当沉井轴线与设计轴线不重合,而产生一定位移的现象时,控制沉井不再向偏移方向倾斜,并有意使沉井向偏移的相反方向倾斜,几经纠偏后,即可恢复到正确位置。
  5.沉井下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应急措施
  ①沉井纠偏
  根据该工程的施工条件及土质情况,如发现偏斜,视具体情况分别对策。
  a.始入土较浅时,如发生倾斜,只需在刃脚和一侧进行人工挖土,在刃脚低的一侧保留较宽的土埂适当填砂;
  b.入土较深时,如采取排水法施工,可在刃脚高一侧随着沉井的下沉逐渐纠正偏差,纠偏位移时,可故意使沉井向偏位方向倾斜,然后沿倾斜方向下沉,直到沉井底面中轴线与设计中轴线的重合或接近,再纠正倾斜,直到调整到容许范围内,除此之外还可采用井外射水,井内边除土边纠偏,以增加偏土压来纠偏。
  c.沉井位置如发生扭转,可在沉井的两对角除土,另外两对角填土,借助刃脚下不相符的土压力所形成的扭矩,使沉井在下沉进程中逐步纠正到位。
  所有偏差在下沉到距设计标高2m以上时,基本纠正好,然后谨慎下沉,在沉井刃脚接近设计标高50cm以内时,不允许再有超出允许范围的偏差。
  ②挖土时遇砂夹卵石层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表明,本次挖土沉井底部为卵石层,极可能遇砂夹卵石层。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从沉井中间开始逐渐向四周挖土,当挖至刃脚时,按平面布置分段的次序逐段对称地将刃脚下挖空,并超出刃脚外壁约10cm,每段挖完后用小卵石填塞夯实,待全部挖填后,再分层挖掉回填的小卵石,可使沉井均匀减少承压面而平衡下沉。
  ③挖土时遇岩层.风化或软质岩层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表明,本次挖土范围内无岩层,但不排除在挖土工程中可能会遇较大块的孤石。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可用风镐先将大块孤石分段破碎,每段破碎清除后用小卵石填塞夯实,直至将孤石全部清除,处理好孤石后再进行其他挖土,待全部挖填后,再分层挖掉回填的小卵石,可使沉井均匀减少承压面而平衡下沉。
  ④沉井不沉
  主要原因有:a.开挖深度不够,下沉阻力过大。b.沉井倾斜,致使刃脚下局部土体未能顺利挖除,形成较大的上面阻力。c.沉井在软粘土层中因故停止下沉时间过久,静磨擦力增大。d.遇遇砂夹卵石或坚硬土层,破土困难。e.壁外无减阻措施或壁外减阻措施遭到破坏,侧面摩阻力没有降低。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a.适当增大挖土深度和范围。b.沉井下沉过程中要注意连续性不能停止时间过长,如果考虑到某些原因不得不停止较长时间,造成无法不沉时,可以在井壁和土层间灌入触变泥浆或黄土,降低摩阻力,又可达到维护土壁不坍塌,从而使四周的土层保持稳定。
  ⑤流砂
  在开挖粉土层时,如井外地下水头较高,在一定水头的动力压力下,会产生流砂现象。
  预防措施及处理的时候,可以采取井外增加深井排水,在无法降低井外地下水的情况下,只能向井内注水。
  ⑥沉井突沉
  由于沉井穿越的土质复杂,有可能造成 沉井突沉,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开挖次序进行,在四周刃脚保留0.5-1m的土埂,严禁将刃脚下的土层全部冲空,同时将井壁外的土夯实,当发现土质较差时,也可在井壁填碎石,加大摩阻力。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在沉井与围墙部位,必须随时补充下陷的泥土,防止沉井下沉过程中对围墙产生的破坏。(在井外提前准备填土设备,准备好土方和一定数量的碎石备用)
  ⑦沉井下沉各阶段速度控制
  沉井初沉阶段:即下沉深度0.3m内,为保证沉井形成稳定准确的下沉轨迹,此时缓慢下沉,速度严格控制在0.2-0.5m/d,刃脚高差20cm以内。
  沉井中沉阶段:仍以缓慢为主,因沉井较高,应缓慢控制下沉,纠偏为主,保证下沉过程中缓慢下沉,防止出现突沉或倾斜等情况发生。
  沉井终沉阶段:即距设计标高还有2.5m时,应减缓下沉速度,仍以纠偏为主,做到有偏必纠,速度宜在0.2-0.5m/d。由于本沉井穿越粉质粘土层,当下沉至设计标高还有2m时,停止下沉24小时,观测出预留沉降量后继续下沉至距设计标高还有50cm,再停止下沉观察24小时,根据连续观测得出的沉降量,严格控制沉井下沉标高,使沉井终沉达到设计要求。
   (5)沉井封底控制措施
  沉井到位后,如果下沉系数仍然很大,必须采取措施,应确保沉井在封底过程中稳定。
  ①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后,根据规范要求24小时累计下沉量不大于10mm,方可进行封底工作,该沉井刃脚部为粉质粘土,在井内渗水量较小时,采用排水法封底,即用混凝土泵直接向沉井内灌筑商品混凝土。
  a.清理基坑底浮泥及其它杂物,刃脚部位要清洗干净。
  b.向沉井窝底土面铺设0.3-0.4m厚块石,并用碎石整平,然后浇筑商品混凝土,其标号为C20,厚1000mm。
  c.封底混凝土浇筑要对称均匀,先四周后中间。封底结束后,向井内注水到一定高度,从封底至混凝土达到强度设计值时,且沉井能满足抗浮要求时,方可将井内水抽除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再进行隔墙钢筋绑扎及立模.浇筑。
  d.为了减少沉井抽水后浇底板时,地下水位对封底混凝土的压力,封底时在沉井四周壁及井格中央预埋直径600-1000mm吸水钢管(底标位于封底混凝土碎石层),在管径经过底板段的位置设置闷板,待底板浇筑结束并达到要求的强度后,封闭闷板,并将其浇筑在底板内。
  ②沉井抽水底板浇筑
  a.待封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时,从预留吸水管内吸水,封闭闷板,浇入底板内。
 b.底板浇筑前先清理干净素混凝土表面,凿除井内封底混凝土表面软弱层,残渣清出井外,并将表面清洗干净。
  c.对可能存在的渗漏处,严密封堵,避免渗水影响底板质量。
  d.底板与各墙板连接处表面预先凿毛,并冲洗干净。
  e.集水钢管用予埋件在底板浇筑前埋设,不得遗漏。
  f.浇筑底板同样采用商品混凝土,其浇筑顺序及方法与封底混凝土相同。
  四、工程效果
  梧州市第一污水处理厂(I标段)-文澜污水提升泵站工程所处的地区,土质较为松软,底下水位较钱,正常施工至2m左右,地下水就开始多了。如果采用大开挖方法,工人是在水中工作,并且随时可能发生塌方,挖至设计标高后地下水压更大,这样在水和泥中支横板.绑钢筋等的质量都不容易得证,而且在水中施工,结构的抗渗性能不好,完工后结构物容易渗水。采用沉井施工之后,不仅节约了人工,减少土方量,这就避免了发生塌方的事故,同时采用这个方法从开工在结束,总共花费了22天,相较于采用大开挖方法施工所需的90多天,至少节省了68天,少用了1932工/日,提高了其它后续工程的施工。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沉井施工是整个污水提升泵站的施工重点,所以对沉井施工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所以需要对这部分的施工精心组织,提前做好解决工程重难点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冯统宏.浅析循环水泵房沉井下沉施工工艺[J],山西建筑,2009.
[2]万川,实例分析某提水泵站沉井施工[J],建材与装饰,201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