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日本的垃圾分类回收做得很成功,本文主要对他们的成功做法进行小结,希望能为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一点启示,同时也对广州市目前实施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日本;广州;垃圾分类;启示
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有幸到日本考察学习垃圾分类的经验做法,感触颇深。日本的垃圾分类工作始于1980年,从最初的简单分类,到如今的固废产业,日本的垃圾分类在不断完善着,如今已成为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据称,日本计划到2020年实现“零垃圾”的目标。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倡导了一种“3R”生活方式(Reduce,Reuse,Recycle),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是日本循环型社会的重要标志,日本国民从小就接受了这样的教育: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一、科学细致的分类方法
日本的垃圾分类收集体系体现了政府与市民自治组织、市民之间的高度互动和配合。政府在设计制度时十分仔细、认真,各种考量都非常科学、周到。
日本大街上没有垃圾桶,垃圾要在规定的时间放到规定的地方,这就是日本垃圾的“双规”,并且垃圾分类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大到不同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小到不同的社区,都会根据自己的特色制定符合实际的垃圾分类标准。垃圾收集日和时间取决于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每年的12月份,居民会收到一张特殊“年历”,标记着来年收集不同垃圾的日期。年历会用黄、绿、蓝等颜色来标注。同时日本各市政府会给当地居民一个垃圾分类回收表,指导居民如何分类。此外,社区也会通知居民一周中哪一天收集哪种垃圾。政府给市民不定期配发生活垃圾计划简报,只要计划有变,无论是多么小的变化,都会及时通知市民。
日本的垃圾大致分八类,包括:可燃垃圾、塑料瓶类、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有害垃圾、大型垃圾。每一大类都有细致的分类指引,据说一个香烟盒,其纸盒外面包的塑料薄膜是塑料,封口处的那圈方便拆开的装置含有金属物质,盒子是纸,所以这件东西就要分3类。
二、行之有效的收费体系
合适的收费制度往往能够成为环保的催化剂,日本将垃圾收费制度深入运行到居民日常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垃圾减量化。日本的垃圾分类收费制度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可行的收费标准。
在部分城市,有害垃圾和资源垃圾的收运是免费的,以有利于环境管理和资源回收。可焚烧垃圾和不可焚烧垃圾的收运,则要按垃圾体积付费,每100升付300日元。付费方式是市民到指定地点购买特制垃圾袋,不同容量的垃圾袋价格不同,其价格包括了垃圾收集和处置的费用。塑料袋分为可焚烧垃圾和不可焚烧垃圾两种,尺寸有10升、20升和40升。目前,厨余垃圾被归类为可燃烧垃圾,但政府鼓励市民使用特制的装置将厨余制作成有机肥料,一些酒店、宾馆等产生大量厨余垃圾的经营单位也会使用特制容器处理厨余垃圾,制作成有机肥料后无偿交付给农户使用,这样也可减少废弃垃圾的费用支出。
三、精密完善的配套产业
日本的垃圾分类,给我们建设文明城市、培育文明意识树立了一个标杆,展现了“垃圾分类”概念背后精密的管理和复杂的运营机制。
个人和家庭把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只是垃圾处理的第一步。垃圾处理的第二步是回收车辆分类运输,有专门运输报纸、杂志和包装纸盒的车辆,也有专门运输罐头、玻璃瓶和塑料瓶的车辆等。日本在实行计量收费后,为了方便专门车辆走街串巷收集垃圾,特意将其吨位降低一半,但增加了一倍的运输车辆。第三步,垃圾最终到达处理工厂。不同的垃圾处理厂专长不同,有处理可燃垃圾的、有处理有害垃圾的、有处理大型垃圾如家用电器等、有处理塑料瓶的等等。
如此大的工作量和就业机会,使得日本的回收产业吸引了大量的回收公司。垃圾的回收工作并非由环卫部门进行处理,而是各大回收公司负责。但在奉行生产责任延伸制的日本,很多回收公司都是由生产企业直接建立的。如造纸厂会建立处理纸类的回收公司,同时回收后的纸张可以直接生产为再生纸,实现产业的循环。
四、全面到位的宣传措施
在日本,市民如违反规定乱扔垃圾,就是违反了《废弃处置法》,会被警察拘捕并课以3万-5万日元的罚款。但现在,垃圾分类投放已经成为日本民众的一种自觉行为,即使没人监督也会严格执行。
这样的结果与日本政府的环保管制和宣传得力是分不开的。从幼儿园到老人各个年龄层在学校、社区、家庭、单位、野外等多种场所进行环境教育和环境学习。幼儿园的孩子都知道普通的环保知识,并以此来督促自己的父母长辈自觉遵守,所谓“小手拉大手”。时至今日,当时的幼儿已成为家庭的支柱,垃圾分类的习惯和环保意识也深深植根于每个家庭当中,然后母亲再手把手教下一代。幼儿园也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加强教育和宣传,注重培养孩子的认真分类精神,如要求家长准备若干个大大小小颜色图案不同的包(书包、装各种衣服的包、装鞋子的包、装餐具的包、装毯子的包等),然后A包多少厘米长,B包多少厘米宽,C包放在D包里、E包放在F包内,等等。以培养孩子的认真精神、锻炼孩子分类能力的第一步。
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以及对待此事的认真精神,很值得我们借鉴。一项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公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和良好的公民意识,好的制度源于顺畅的操控系统,日本的垃圾回收就是一个高效的运转系统。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是什么职位,垃圾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完整的收购、运输、销售、加工、成品市场等产业体系的支持,垃圾分类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只能是劳民伤财的空忙。
就广州市垃圾分类推广的现状而言,除了继续完善各种配套设施、相关法律法规及产业链,主要应该在宣传上下功夫,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形式多样化,使垃圾分类深入人心直至成为一种习惯,将宣传转化为生产力。
通过各种媒体进行的宣传教育,虽然营造了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大家都知道有垃圾分类这回事,但真正懂得并实施垃圾分类的居民只占少数,许多居民甚至认为这是政府的“又一项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无法深入理解垃圾分类的原因和意义。长期以来,我们的垃圾都是由政府在默默地处理,除了少部分跟垃圾有接触的居
民外,很多居民并不知道垃圾被运往哪里,也不知道垃圾是怎么处理掉的。这种情况下让居民去实施垃圾分类,等于是给他们“添麻烦”,也就不可能去认真配合了。各种各样的垃圾分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但有很多居民是为领取免费的垃圾袋或各种礼品而去的,分类垃圾袋拿回家了照样不分类扔垃圾。在开群众座谈会中我们了解到,有的居民按照要求将垃圾进行分类了,扔到楼下垃圾桶内又被混合收集了,分类的积极性大大受挫。
在宣传方面,可依托居委或物业加大居民宣讲会的密度和力度,定期举行针对居家老人和主妇们的讲座,认真解答居民的各种疑问,让大家从心底里去认同垃圾分类的理念,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这样才更容易在行动上去自觉执行。以学校为辐射中心,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从而去带动和督促家人也形成好习惯。针对幼儿园学生、小学生、中学生,采取不同的宣讲形式,将垃圾分类的知识和习惯融入课堂、游戏、课外作业中,带回家庭里,同时家里的老人或主妇也在小区或居委了解到垃圾分类知识,这样家庭成员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督促,能够更好地促进垃圾分类,社会的基本细胞单位做好了,整个社会也就不愁做不好了。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更容易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可以作为宣传队伍的补充力量,开展丰富有趣的宣传活动。
垃圾分类的宣传要做到全面、深入、反复、细致入微,这也是垃圾分类本身的繁琐性所需要的。宣传做好了,居民素质提升了,配套设施和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了,垃圾才能够真正实现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