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不同角度来看待设计中的人性化,以大量事例说明设计对人生理、心理及环境等产生的影响,从中研究什么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关键词:人性化;物流价值;精神价值
设计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的,因此设计必然要研究设计物与人的生理、心理及环境等之间的关系。随着科技的飞速 发展 ,技术所达不到的范围越来越小,但科技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一连串的矛盾和灾难。人类对科技的孜孜追求,使得设计在人们物质需求的满足上已做到了极至;与此相反,设计在精神上的体现却常常被设计者们忽视。正是这种对科技的盲目追求,使得人们忽略了生活中人性的需求。如何在设计中体现人性化,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1 人性化设计的内涵
什么是人性化设计呢?人类的设计和设计物总是体现了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伦理道德、 历史 文化和情感等精神因素,这是物的“人化”——造物的“人化”;而人类的一定意识、情感、文化等精神因素,又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形式来表达,作为人类生活方式载体的设计物,必然承担了一部分对人类精神的承载和表达功能,这便是人类精神的“物化”——人的“物化”。“人化”和“物化”构成了人与设计物的互动关系,设计便是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这便是人性化的内在含义。
归根结底的说,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人性化的设计观念强调的是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的设计思想,强调人、物、环境、社会之间相互依存、互促共生的关系,从设计的崇高目标和境界来理解设计的意义,从更高、更宽的视野来认识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因素,使设计更加充满人文关怀。在设计和制造时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首要条件来考虑。用李砚祖先生的话来说:“什么是好的设计?处于技术水品、市场需要、美学趣味等等条件不断变化的今天,很难有永恒评判的标准。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设计中对人的全力关注,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
对人性化设计的理解有多种,影响人性化设计的因素也很多,以下将用大量的设计实例来阐述如何看待人性化设计。
2 人性化设计中人的物理价值体现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即吃饭、穿衣、喝水、住宿等人类最原始的、最基本的物质需要,是维持和延续生命所不可缺少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类只有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才可能追求高层次的需要。满足人类的生理需要成为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而且是永恒的动力,因此,在人性化设计中应该将生理需要作为首要的考虑要素。
1992年在伦敦对公共建筑卫生间所做的调查中有这样一些数据:在英国国家剧院有83个男用小便设施及厕位,而女用厕位为36个;在英国皇家宴会大厅相应的数据是64个和28个;英国博物馆相应的数据是41个和19个;利物浦车站则是49个和20个。这种忽略了男人与女人间生理需要差别的设计,导致的结果往往是:男厕所空空荡荡,而女厕所门口却排起长队。
(2)安全需要。
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人类就希望满足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包括生理安全、环境安全、 经济 安全等多方的安全。在这种心理要求下,人们一般都比较喜欢秩序和稳定。
(3)易用性。
通常人们理解的易用性是指人对设计物的使用方便、快捷,为此人性化的设计 自然 少不了对人机工程学的研究,但除此之外,人性化的设计还应考虑如何“偷懒”。
为了躲避家务的繁忙,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研发而成的“roomba”吸尘器能象普通洗尘器一样清理地板。不同的是它能在使用者不在家或是享受生活的时候工作,它能自动地钻到沙发及床底下清扫,碰到墙壁或障碍物都能轻巧的弹开,不伤害家具。为了解放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我们想方设法地偷懒。我们不停地琢磨,如何能让产品更容易使用,更方便我们“偷懒”。
3 人性化设计中人的精神价值体现
在高科技的社会里,人们必然去追求一种平衡——一种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一种高理性和高人性的平衡,技术越进步,这种平衡愿望就越强烈。所以 约翰·奈斯比特认为:“无论何处都需要有补偿性的高情感。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技术的软件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
日本设计师在90年代提出一项称为“人的感觉的计划”,其目的是“要找出怎么样才能使日常使用的产品让人用起来感到更舒适、更惬意的办法”,设计制造出消除压力和疲劳,有助于创造“一个更人情化的环境”的汽车、空调器和衣服,设计出“有人的感觉的电器”。这种想法将设计的精神因素提到很高的层面,而设计的层次越高,其精神性的因数就越多、越圆满,物质性和精神性、理性化、人性化的结合就越完美。
4 人性化设计对特殊人群的关爱
(1)残疾人。残疾人从设计的角度可以定义为“活动障碍者”,如果我们能用设计的手段,消除这种障碍,那么他们就不再是残疾人——“通用设计”的概念就应运而生。“通用设计”(general design)就是让设计的作品具有通用性,能使所有人方便地使用。德国设计师设计的盲人阅读仪,小巧轻便,可随手拿着在报纸上进行扫描图、阅读和贮存,避免了残疾人的心理障碍,盲人也能与正常人一样读报。
(2)儿童。儿童一方面在想象力上是天才,而另一方面在操作力上又是“弱智”,为儿童的设计关键是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想问题,而不是用成年人的思维去思考。
philips公司的一个互动媒介小组请ideo为3-5岁的孩子设计一种儿童鼠标。让设计师们感到麻烦的是——孩子们总是拿着鼠标当小汽车玩。对于他们来说,把鼠标前移与屏幕上的光标上移联系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ideo设计了一种垒球大小的导轨球,这种大小可以适应孩子尚未 发展 起来的灵活性和与生俱来的破坏性,同时最关键的是将隐藏在鼠标底下的滚球予以具体化和形象化,帮助孩子跨越暂时难以理解的抽象产品的操作。
(3)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对周围的生活变化更加敏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会变得相对迟钝,而最糟糕的是,他们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对外来的援助产生抵触情绪。因此,争对老年人的设计,应该往隐形化、渐进化发展。
图2是法国市场推出的一种“开门式”浴缸,对老年人来说是个福音。这种新型浴缸比普通浴缸的长度要短一些,但是浴缸壁则略高。浴缸的一端备有冷热水龙头,底部有排水口,与普通浴缸一样;但浴缸的另一侧开了一个门,入浴时,把门拉开,老人抬脚便可进入浴缸,然后把门关上,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浴缸。老人坐进浴缸放水便可洗浴和浸泡。由于浴缸壁比较高,老人坐在里面把水放满后水面也能够达到肩部。洗浴完,把水排清后,老人再把门打开便能够很方便地走出浴缸,而不需要抬腿从浴缸里迈出,既省力,也避免滑倒的危险。这种浴缸的浴缸壁与活动门之间封闭性能极好,不会漏水。
(4)其他特殊人群。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女性往往被看作特殊群体。举个例子,由于医学上、生理上的种种原因,女人往往需要使用吸奶器,但几乎没有女人愿意使用它,一些人甚至把吸奶的过程视为极其痛苦与恐怖的。喂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感性行为,当女人完全放松时,这就成为一种 自然 而然的过程了;然而,当乳头被置于一个透明的漏斗状的容器内时,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不可能产生一种放松感。正因为如此,吸奶器设计的重点不在于外型,而在于与皮肤接触时所产生的感觉,如何能让母亲在使用时能产生一种如同婴儿吮吸时的感觉,这才是最重要的(附图)。
附图 吸奶器设计
5 小结
设计是有“情”的,“情”即映射于人类普普通通的设计中;设计是有生命的,“生命”即蕴含于人类对物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已打上了人类精神意识的烙印,设计也不例外。设计师的工作即是:使人们从物的挤压和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人的生存环境和物品更适合人性,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发展,使人类感情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完美,真正达到“人物和谐、物我两忘”的境界。 对于今天的设计师而言,设计人性化永远是常念常新的课题,也是设计师永恒追求的目标。正如美国设计师普罗斯说过的话文:“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 经济 ,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可以预言,设计人性化将是未来设计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
参考 文献
[1]李恩来.明天的我——生物和医学的发展与人类的未来[m].广州:广东 教育 出版社,2001.
[2]陈鸿俊.道是无“情”却有“情”——设计“人性化”探微[j].南京 艺术 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1,(4):70-77.
[3]方便残疾人的设计——新范例空间[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4]刘涛,高海峡.设计之人性化思考[j].美苑,2006,(3):54-56.
[5]domer peter.the meanings of design[m].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ltd.,1991.
[6]tom kelley ,jonathan littman著,徐锋志译.idea物语-全球领导设计公司ideo的密笈[m]. 台湾 :大塊文化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2.
[7]陆敏.设计人性化之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 社会 科学 版),2004,25(6):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