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工业技术论文

基于因子\聚类分析法的省际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

2016-06-23 15: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本文综合考虑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特点,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出发,收集了能代表我国各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几项指标,并利用2008年各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提炼出3个主因子,得出各省市大中型企业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得到天津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在全国所处的位置,最后将天津市与在同一类别的各省市进行横向比较,给出政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创新都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尤其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技术创新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因技术创新实现的技术进步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世纪初只占5%左右,40-50年代上升到40%左右,70-80年代达到60%左右,90年代己高达80%左右,互联网出现后,已提高到90%。这对于资产总额和净资产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0%以上,销售收入和利润也占到60%以上的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回顾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从三个不同层面上的研究,即宏观、中观、微观。宏观上主要是从国家或者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唐小旭、邵云飞(2005)(2003)等则采用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线性研究,将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345类三种并通过主成份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因素,但对区域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关系并未做研究;卢时雨,赵树宽,鞠晓伟(2008)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涵义出发,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范德成,唐小旭(2009)、万勇(2009)从投入产出角度来进行分析。中观层面主要是通过不同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横向比较,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的,主要代表人有:陈傲(2007)、田长明(2008)、李武威(2009)。微观层面主要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目前主要是集中在农业(李杨、杨锦秀、傅新红,2009)、高新技术产业(郭春、张光明,2009)、制造业(李海涛,2009)等。

 

  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特点,从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出发,收集了能代表我国各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几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提炼出3个主因子,得出各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得到天津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在全国所处的位置,最后将天津市与在同一类别的各省市进行横向比较,给出政策建议。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定

 

  ()技术创新的内涵

 

  自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以来,学者们便开始了大量关于创新的研究。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才有学者明确提出技术创新的概念,并形成了关于技术创新的系统理论。由于国家、领域、看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学者们给出有关技术创新的含义也是各不相同,这里不一一列举。综合各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内涵的界定,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它包括从一种新的技术设想的产生,到研究、开发、试制、生产制造并首次商业化实现的全过程,也就是从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再到产出的过程。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定

 

  根据本文关于技术创新内涵的界定,在参考国内外相关企业技术创新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在尽可分解原则的指导下,综合考虑指标选取的系统性、科学性、代表性、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最终确定24个指标为初始指标,(见表1)

 

  ()分析过程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从多个变量(指标)中选择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用以达到简化数据的目的。并借助于聚类分析法将各省、直辖市进行分类。

 

  本文利用SPSS17.0200831个省、直辖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2009年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年鉴》和《2009年全国科技统计年鉴》。

 

  1.数据标准化处理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应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公式为:

 

  =×0.6+0.4

 

  其中,i=12…30;j=12…29。其i表示样本数量,共30个省或直辖市;j表示指标数量,共30个指标;是第i个省市的第j项指标评价分值;是第i个省市的第j项指标实际值;是第j项指标最小值;是第j项指标最大值。

 

基于因子\聚类分析法的省际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2.实证分析

 

  首先对本样本是否适合因子分析进行了检验(见如表2)

 

  结果显示,KMO值为0.800Bartlett球体检验的显著概率为0.000适合做因子分析(一般情况下,KMO值大于0.5,指标适合作因子分析)。接下来求出相关系数矩阵,根据相关系数矩阵计算其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见表3)

 

  根据因子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了3个主因子,且3个主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93.841%,一般情况,提取的主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085%以上就比较满意了,因此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很理想。

 

  利用SPSS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下表4所示:

 

  根据表4可看出第一主因子F1在科技活动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R&D人员、科技机构活动人员、科技机构活动人员、参加科技项目人员、企业办科技机构数、机构仪器设备原价、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消化吸收经费、企业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产值、出口、专利申请数、拥有发明数的因子载荷量较大,方差贡献率达到了50.215%,而且这几个指标主要是代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运行能力,因此被命名为技术创新活动的运行因子。

 

  第二主因子F2在科研基建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新产品销售收入、购买国内技术经费的因子载荷量较大,方差贡献率达到了33.269%,这几个指标主要是代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产出能力,因此被命名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产出能力因子。

 

  第三个主因子F3在新产品开发经费的因子载荷量较大,并且方差贡献率达到了10.356%,因为新产品的开发有利于企业的基础创新,因此被命名为新产品开发的投入因子。

 

  随之,我们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出3个公因子各自的得分,然后再根据各公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计算出综合得分。其中第一主因子的权重为0.502,第二主因子的权重为0.333,第三主因子的权重为0.104,则综合得分公式为:F=0.502+0.333+0.104,从而确定各省市的综合排名(见表5)

 

  最后利用组间联结的系统聚类方法将全国各省、直辖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分为4类,结果见表5的最后一列,计算出各类中的样本得分可以将以下四类进行排序,具体结果如下:

 

  三、结果分析

 

  1.根据本文表5中聚类分析结果来看,将四类分别代表技术创新能力非常强、较强、一般、较差。从中可以看出,广东,山东,上海,江苏四省市属于第一类,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非常强;浙江,辽宁,北京,天津四省市属于第二类,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出于不断上升阶段,而第三类有河南,四川,湖北,安徽,福建,河北,山西,湖南,重庆,黑龙江,陕西,吉林,内蒙古,江西,云南,广西,贵州,技术创新能力一般;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差,有待提高。从表5中可以看出天津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属于第二类当中的最后一名,综合排名第8名,处于中上游水平。

 

  2.从单个主因子的情况来看,天津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运行能力、新产品开发的投入情况处于全国的中游水平,但是可喜的是天津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产出能力却处于比较好的水平上,但相比同一级别的其他省市,还不是很理想。

 

  3.具体比较同一级别的其他三个省市(见表6),可以看出天津市在科技活动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R&D人员、科技机构活动人员、新产品开发经费、技术改造经费、技术引进经费、消化吸收经费都是排在第二聚类中的最后,尤其是新产品开发经费、技术引进经费、消化吸收经费跟其他几个省距离甚远,说明天津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不足,这也直接给技术创新的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这些指标的偏低导致了天津市在与同一级别的省市相比时缺乏必备的竞争力。

 

  四、增强天津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对策建议

 

  与同类别的其他省市比,天津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是比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前文的定量分析,提升天津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运行能力方面,企业是主体,所以应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尤其是天津市相比其他省市,在技术创新的人力、无力、财力上的投入明显较低,同时政府应该起到辅助作用,利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引导和扶持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在技术、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所以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往往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的二次创新。因此应加大技术研究开发的资金投人以及技术改造经费、技术引进经费、消化吸收经费的投入,同时政府应保护那些技术开发相对弱势的产业部门,并且积极扶持天津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3.在技术创新环境营造方面,我们应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侵权成本,从而保护企业创新的成果,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同时要防止滥用知识产权制约创新。创造和发展知识产权。并应大力发展和培育中介机构,进一步通过企业集群的发展战略来培养创新主体问的交流、互动,促进创新资源、要素和成果流动。

 

  作者:孙雪 来源:时代经贸 20111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