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工业技术论文

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FDI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

2016-06-23 15: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东北三省作为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曾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但近些年来该地区的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已明显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在我国一些沿海地区的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中起到重要作用的FDI,却没能对东北地区的工业技术创新发挥同样作用,这不能不引起各方深思。该文从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FDI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各项因素着手分析,提出了促进本土企业与外商企业的产业关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政策建设。

 

  近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政策,对拉动老工业基地技术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技术创新方面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术发展情况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企业研发投入上三省都很落后,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数量偏低且增长缓慢,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不高;设计能力方面,东北三省的实用型专利申请都较低,外观专利申请增长率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在新产品产值方面,东北三个省处于全国的后几位;制造和生产能力方面,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用设备比较落后,更新速度慢,企业缺少科技活动经费,设计能力较差。FDI对沿海地区产业技术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这种资金投入引发的技术扩散作用在东北还不十分显著。能否有效借助于FDI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术创新,对东北地区整个经济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一、东北地区FDI发展的概况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资源丰富,毗邻俄罗斯、韩国、日本。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东北地区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丰富的资源和原材料以及大量经历过大工厂文化熏染的劳动力资源,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雄厚的工业基础。国家提出振兴东北战略时,恰逢以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为主的新一轮世界产业转移浪潮,这给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和利用外资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1.外商投资规模增幅加快

 

  据统计,东北三省2001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31.95亿美元,占全国的6.43%,只相当于华东地区的七分之一,不及广东省的四分之一。到2003,东北三省吸引和利用外资状况明显改善,实际利用外资达到71.91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3.4%。两年间,利用外资总额增长2倍多,占全国的比重攀升约7个百分点。

 

  2009,辽宁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629,同比增长23.5%;合同外资额281.84亿美元,同比增长38.86%,增幅位列全国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54.43亿美元,同比增长28.49%。吉林省实际利用外资、外商直接投资和间接及其他投资各项指标均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2亿美元,同比增长17.3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7060万美元,同比增长13.2%;间接及其他投资近5000万美元,同比增长近24%。截止200912月底,黑龙江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总额9.6亿美元,同比增长8.32%

 

  2.资金来源相对集中

 

  通过对截止2009年东北地区外资来源地的分析,实际到资数在东北地区投资排名前十五位的国家(地区),对东北地区的投资占全部外商对东北地区投资的比重为90%以上。投资总量排名前四位的是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和美国。从以上数据可以得知东北老工业基地外商直接投资资金来源比较集中,且主要分布在亚洲。

 

  3.行业分布偏重于第二产业

 

  截止2008年底,东北三省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外商在第一产业投资较少,第二产业的投资集中于一般加工业,而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急需发展的能源采掘业投资较小,对科技水平含量较高的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投资极少。第三产业则集中于房地产业,而房地产沉淀的资金会占用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从总体上看,外商在东北地区投资的产业结构存在着地域分布过于集中、技术层次偏低、规模过小、一般性的劳动密集型加工项目过多等问题,低水平重复引进现象较为普遍,FDI并没有真正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自主创新的提高和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如此,FDI不仅不能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反而会使未来结构调整的难度更大,代价更高。

 

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FDI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二、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FDI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

 

  1.外资的规模和数量不足

 

  外资规模与数量上的不足是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FDI技术创新效应不明显的一个主要因素。沿海地区吸引外资的数量历年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东北地区吸引外资的数量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沿海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由于先进入沿海地区的外资企业多数取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并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它们在沿海地区的成功极大地吸引了海外的竞争者与配套企业,从而使沿海地区外资数量大幅增加,吸引力也大大增加。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区位优势并不明显,交通状况不似沿海地区那么发达;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不利于外资的进入和发展,对外资的吸引力并不显著,所以吸引外资的规模和数量并不乐观。

 

  2.与外资配套的企业和企业集群相对较少

 

  首先,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中与外资配套的企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但是中小企业缺乏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资源,没有形成突出的核心能力。表现为资金运作能力较低,主要依靠自有资金,缺少其他有效融资渠道,而且区域内多数中小企业的合作意识不高,倾向于各自为政,资源没有整合利用,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外资企业在该地区的根植性。其次,高新区集聚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关联度低直接影响了外部经济、学习效应和网络创新效应的发挥;加之园区土地集约化程度低,土地约束趋紧,重要关联配套企业集聚难度加大[3]。因此,难以使创新因素集聚和竞争动力放大,进而影响到FDI在该地区的技术创新效应。

 

  3.人才的专业化和流动性差

 

  东北老工业基地内专业人才普遍缺乏。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合作相对较少,再加上多数企业对科技创新重视不够,所以,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以吉林省为例,吉林省科技人员数从2001年的70252人下降至200467629,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也由2001年的51277人下降至2004年的48620人。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口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20010.6%下降至2004年的0.55%[4]。在涉及企业经营活动的生产要素中,劳动力流动的障碍越来越小,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劳动力在区域间流动障碍的逐渐消除,东北地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有向沿海地区流动的强烈愿望。另外,东北地区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教育结构不完善、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严重等,使该地区缺乏外向型、复合型人才。同时,也使该地区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来承接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溢出。因此,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日益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瓶颈

 

  4.外资研发机构的数量和质量偏少

 

  外资研发机构的设立不仅为所在区域带来大量研发成果、最新的研发思路和学术思想,而且这些研发机构在提供国际培训和交流的同时,还雇用大批当地科技人员,使研发机构的人员不断本地化。但目前能吸引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促使外资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主要是一些沿海地区及高校、科研院所较密集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东北三省在此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外资研发机构的数量偏少,研发机构的技术装备、实验条件、人员素质等也都远不如上述地区。

 

  5.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承接能力差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部分制造业或轻工业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与国际大企业对接。由于企业技术水平低,在与外商洽谈一些重大技术引进时缺乏谈判的条件和主动权。同时受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的影响,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引能力差,更谈不上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FDI提升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1.促进本土企业与外商企业的产业关联

 

  加强FDI企业与东北地区当地企业的技术联系。外资企业与跨国公司母公司的技术联系最强,自身的技术活动相对较弱,而本地的技术扩散功能更弱,外国直接投资企业的根植性是比较差的。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知识流动效应和生产网络效应,而技术联系效应则相对较弱。因此,尽管FDI是东北地区与世界保持技术联系的一个重要渠道,但至少在目前阶段这个渠道的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通过FDI传入老工业基地的一些有形机器装备中所隐含的先进技术能否为本地企业所吸收,从而转化为内生的自主的技术能力,还需要进一步促进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跨国公司子公司与本地企业、大学与研究机构之间的技术联系,以提高跨国公司子公司的根植性,促进外资企业技术能力由外生向内生的转化,进而提高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完善立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在与外商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由于存在被潜在竞争者模仿的风险,在缺乏有效专利制度保护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可能不愿意向子公司转移专利技术。东北地区己经出现一些外商企业为了避免被侵权,而将生产转移到别的地区再向东北地区出口的现象,这严重阻碍了东北地区利用FDI引进先进技术这一重要目标的实现。在对外开放中,外国的知识产权通过技术许可证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进入东北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水平。但是在这种无形资产的扩张中,跨国公司的目的是通过技术等优势占领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如果遇到一些政治和经济因素,这些无形资产都可能转移出去,不利于东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方面,地区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还要利用这种开放的机制培育本地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等无形资产。要在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

 

  3.积极促进企业的二次创新

 

  本地企业要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二次创新,必须形成二次创新机制,使引进的技术能及时得到消化、吸收和创新,这样才能保持自身的技术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要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为员工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加强对企业研发的组织与管理,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群体,以及从其它各方面支持和推动二次创新。政府应制订促进企业二次创新的配套政策,比如,大力组织合作研究开发,鼓励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并给予这些工作在法律、法规上的保护,重视对创业的企业的投资,实行特殊的折旧制度等等。

 

  4.提高企业的技术吸收力

 

  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环境下,技术吸收能力是跨国公司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之间建立关联的关键因素。东北地区如果具有技术能力很强的企业,可以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研发密集性更高的跨国公司进入,同时还影响到本地企业能否利用关联提供的机会进一步改进其技术水平。因此要通过引进外资在各产业形成竞争压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府应对东北地区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优惠,鼓励企业与区域内大专院校合作创新,建立高效的研发机制和创新机制,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人力资本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东北地区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大小。除了政府增强教育力度外,企业要加强对企业员工各项教育培训,鼓励外资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流动并为他们的创业活动提供较好的条件。

 

  作者:杨 红 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 20101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