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第三次工业革命起,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逐渐加强,引起了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在市场的主导下,传统工业由机器加工的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逐渐向柔性制造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转变。受世界工业发展浪潮的影响,我国工业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粗放到集约,并逐渐向高精尖的世界水平靠拢的发展。沈阳作为我国最早进行工业发展的城市之一,其工业的发展可以看作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创新是工业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是工业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通过总结沈阳工业化发展历程的经验,分析当前沈阳工业技术发展现状,为工业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1、沈阳工业发展历程
1.1初期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1953年)
20世纪40年代,美国兴起第三次工业革命,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从此工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沈阳开始大力发展现代工业。这一阶段是我国工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也是沈阳工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此阶段沈阳工业发展的起步点,开始出现一些早起的工业企业如表1。
这一时期是沈阳现代工业发展的起步时期,技术创新能力差,主要依靠从日俄和西方国家的技术引进,进行仿制生产。自主研发能力弱,工业发展缓慢,工业管理落后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通过技术引进沈阳创造了我国工业史上的无数个第一,弥补国内空白主要成就包括:出产中国第一台车床一一六尺皮带车床,生产了中国第一台普通机床,支持国家军事建设等。
1.2独立自主阶段(1953年-1978年)
1953年到1957年我国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我国开始从农业主导逐渐向工业化发展转变,通过等价交换的外贸方式,中国接受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援助。建设了以"156项”为核心的近千个工业项目使中国以能源、机械、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重工业在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
在这段时间,国外工业技术进步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又由于国内还处于计划经济阶段,工业生产趋向于政府规划,对市场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沈阳走在国内工业技术发展的前列,在引进国际援助后,开始尝试独立自主的工业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54年,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沈飞集团在这一阶段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58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喷气教练机首飞成功和1969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首飞成功。沈阳机床也是这一阶段的重点发展企业,1953年,中国第一台摇臂钻床;956年,中国第一台卧式镗床;958年,中国第一台自动机床;1975年,中国第一台数控车床等先后诞生。
1.3转型阶段(1978年-2002年)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沈阳工业技术创新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沈阳的工业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企业竞争,特别是2011年中国加入WTO组织以后,沈阳装备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优势逐渐被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一些传统的装备制造企业被迫重组,转产或者停产倒闭。沈阳工业发展表现出技术落后,管理困难,生产效率低和设备老化等问题,急需进行转型。陈旧的国有制体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要求,企业制度逐渐深入到工业企业,沈阳企业出现了一段时期的动荡和改革,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有制企业变化显着,多元的经济形式共存。沈阳大部分工业企业在这一时期进行转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1994年,原沈阳飞机制造公司裂变组建了沈飞工业集团,公司更名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沈飞公司);1996年,北方重工由工厂制转为公司制,建立了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2年,沈阳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1995年,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并于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00年沈阳建筑机械厂正式改制。
1991年,首批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的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拉开了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序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产业形式的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各工业区发展规划逐步落实。机械、电子、汽车、航天和通讯设备制造业逐具规模。信息化技术与工业生产相结合,出现了集成制造系统,ERP系统的应用,准时生产方式(JIT)、精益生产(LP)、敏捷制造、大规模定制等逐渐成熟,CAD、CAM、CAE和CAPP实现了高度集中。依靠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促进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发挥了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优势,工业技术创新周期明显缩短,研发效率显着提高。
1.4新型工业化阶段(2002年至今)
2002年末召开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真正的新型工业是在信息工业基础发展起来的智能工业,一种
以人脑智慧、电脑网络和物理设备为基本要素的新型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同时,新型工业化还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城镇化发展,并注重人才的培养。2011年,协同创新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引导沈阳的工业企业向产学研合作发展,高校科研机构、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区以及科技园的参与,通过工业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了产业集群技术协同创新等新的科技创新形式。通过对工业技术创新各要素的整合利用,加强创新系统内部各主体间的合作与联系,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增强企业市场反应速度,提高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
2、工业技术创新发展分析通过对沈阳工业发展的分析,可见工业发展与技术进步关系密切,技术进步直接影响工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应的工业发展阶段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对沈阳工业发展过程的总结,汇总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沈阳工业技术发展是沿着从刚开始的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再到合作研发最后到协同创新的脉络发展的。而各个阶段的技术发展形势又与该阶段的工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
⑴在初期发展阶段,沈阳工业技术底子薄,缺乏相应的资金、人才、设备和稳定环境,所以技术发展条件不够成熟,只能通过国外的支持,技术人员大多为国外人员;
⑵独立阶段,虽然比起国际水平较为落后,但是沈阳的工业技术在国内已经较为领先,具有一定从事独立自主研发的能力,逐渐将引进的国外技术消化,开展自主研发项目进行技术改进和提高;
⑶在转型阶段,沈阳部分工业企业技术逐渐赶超国际水平,一些外国企业开始与沈阳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便捷的沟通和高度的同步化使得沈阳的工业企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进行内部的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沈阳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⑷新型工业化阶段,根据新型工业化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要求,企业逐渐认识到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高效敏捷的需求,为了避免进行耗时较长的自主研发,企业拿出核心优势配合其他企业进行创新的协同研发模式逐渐成型,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又由于发达的网络技术为合作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和及时有效的沟通提供了便利条件,更加推动了沈阳工业技术协同创新模式的广泛应用。
沈阳工业的技术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发展过程。所谓的"点"就是独立的企业,"线"就是同一类型企业两两之间的合作关系,而"面””就是指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构成的合作平台。图1可以清晰的表示这四个阶段的技术发展特点。沈阳工业技术创新形式发展特点。
3.'工业发餍新阶段对技术刨新发屑彩?
吉林大学王胜今教授和吴昊教授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质是一个"再工业化〃过程》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工业化〃的问题,再次引起对东北工业化问题的重新思考和关注。作为辽宁省乃至全国的工业龙头城市,沈阳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辽宁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有着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目前,我国工业技术创新还停留在协同创新的初步阶段,各方面条件还不够成熟,在以后的发展中应在已有发展基础上注重对技术协同创新的研究和重视,从运行机理方面有效解决冲突,总结经验。随着供应链的相互交叉,产业集群的不断交融,预计未来工业技术创新将会逐渐打破行业限制,形成不同行业内组织的相互合作创新,这种技术创新模式能软化合作系统结构,打破合作体之间的障碍。另外,随着工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工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也将有所改善。综合现有发展情况,预计未来工业发展对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与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技术组成多元化,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进一步融合。美国趋势学家杰里来里夫金认为,未来工业发展趋势就是目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用和不断融合,引起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
⑵工业技术发展领域更加致力于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多样化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新能源技术将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绿色经济,从而逐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开采,世界能源供给紧张不断加剧,页岩气和可燃冰等化石能源的开采技术与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技术将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方向。
⑶工业技术逐渐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工业技术在部分关键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依托强大的资金设备、人员和科研院所工业技术逐步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智能化,信息制造和生物经济等方面将成为工业技术发展的主要领域。
⑷更加注重虚拟化合作发展,由于工业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工业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与其他地区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加之信息技术的支持,沟通形式多样,沟通效果良好,远程指导普遍应用,形成了技术创新网络平台下的虚拟合作形式,虚拟商品、虚拟团队、虚拟企业和虚拟组织的出现使得技术创新合作打破以往实体操作的桎梏,跨地区的技术合作更加直接方便,虚拟合作将会成为技术创新合作的主导形式。
⑸技术创新趋向于更加广泛的协同创新,技术创新多元化、新型工业化以及科学发展观;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生物技术与经济稳步发展的相关性等等都要求创新主体的多元合作,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要求,技术协同创新将在多行业内进行,涉及领域更加广阔,参与主体更加复杂,合作过程中交互行为更加频繁是沈阳工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特点。
(6) 技术协同创新要求相关的法律政策和信任制度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要求各合作主体依靠合同进行技术创新,由于协同创新主体间地理位置较远或者行业领域相关性较小,不可避免出现矛盾和纠纟分,主要体现在合同的履行与合作成果的分配方面。因此要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对合作中责任与义务合理分配,对技术成果进行有效保护。另外还要求企业规定与地方政策相协调,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地方政策与相关地方法规相互补充。为工业技术创新提供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保证技术协同创新的顺利进行。
(7) 技术协同创新需要人才的交流与合作,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企业技术人员、高校学者以及社会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科技协同创新的同时也是技术的学习和交流,要将人才交流与技术创新有效结合起来。合作主体之间的人才相互流动学习,拓宽研究视野,激发创新思路,为以后的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