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工业技术论文

半刚性基层水泥路面基层冲刷有限元研究

2015-09-27 08: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荷载-水耦合作用下的基层冲刷是引起半刚性基层水泥路面早期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进一步研究基层冲刷的机理,本文以多孔介质理论为基础,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基层冲刷水压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载是加速水泥路面早期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半刚性基层;冲刷水压力;有限元模型

1  前言
  近年来,水泥路面在使用早期,特别是通车3~5年以后就发生了冲刷、板底脱空、错台等早期损坏现象,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尽管研究者们已形成共识:在有水的情况下,行车荷载的重复作用使得板底产生较大的水压力,致使基层产生冲刷,进而导致水泥路面的板底脱空、错台等病害,但是,对水泥路面在荷载-水耦合作用下的定量研究尚不多见。
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本构模型的建立
  现代多孔介质理论的实质是先将固相和液相分开研究,建立固相和液相的平衡微分方程,并通过整体的质量守恒建立固相和液相的连续性方程,最后得到两者的线性动量守恒和整体质量守恒方程(即固体平衡方程、渗流连续方程和流体平衡方程)。
  理想的饱和多孔介质轴对称半空间问题的控制方程为:
  (1)
         (2)
  流体平衡方程:
            (3)
        (4)
  渗流连续方程:
   (5)
  式中:—饱和混合料骨架的Lame常数;
     —冲刷水压力(KPa);
     —车速(m/s);
     —固体的密度(g/㎝?);
     —流体的密度(g/㎝?);
     —混合料饱和密度(g/㎝?),,n为孔隙率。
  水泥路面存的各种接缝成为大气降水进入路面结构的通道,水分进入路面结构后积聚在板底,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冲刷基层。此时,基层表面是气(空气)、流(水分)、固(基层材料)三相所构成的多孔介质。在实际动力分析过程中,由于其耦合运动非常复杂,在一定问题的研究中(如面层结构受水侵害而处于潮湿状态时)将其视为理想的粘弹介质或弹性介质又不太合理;且由于半刚性基层材料不是连续的均匀介质,而是一个布满孔隙或裂隙的间断体,精确地求解这一问题非常困难,为此,做如下的简化和假设:
  (1)水泥混凝土板的翘曲变形属于小挠度弯曲问题;
  (2 )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不考虑水体横向流动;
  (3)无穷远处应力、应变、位移、冲刷水压力均为零;
  (4)各结构层层间接触面完全连续;
  (5)路面结构各层材料均匀、完全饱和且各向同性;
  (6)孔隙均匀分布,孔隙水渗流遵循达西定律;
  (7)不考虑小变形,不考虑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冲刷水压力变化,路面孔隙不变。
  基于以上假设,本文把半刚性基层水泥路面看做一个连续的孔隙水结构,且假设基层各个孔隙均饱和,由此可以看出,本模型计算结果是偏于安全的。
  边界条件如下:
  (1)面层和基层上边界各向固定无位移,下边界各向固定无位移,左右边界横向固定竖向可以移动,
  (2)孔隙水上边界荷载作用处、下边界、左右边界和均不透水,其它位置均透水。
2.2材料参数及路面结构尺寸的选取
  有限元建模时,应在保证计算结果精度的同时,尽量避免多余的工作量。本文采用8节点实体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局部如图2所示,由图2可看出,两水泥板之间的缺口为横缝,计算时其间距取1cm,3为半刚性基层,水泥板长度采用4.5m,沿行车方向取两块板建立模型,则模型沿行车方向尺寸为9.01m,路基计算厚度取3m。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