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经贸期刊官网

发布时间:

中国经贸期刊官网

一、地理、人口和语言  【地理】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口东侧,东、南濒南海,北隔深圳河,陆地面积1103平方公里,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及260多个离岛组成,香港岛及九龙半岛是香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区域。香港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3℃。  【人口】截止2003年中,香港人口总数为682万,其中4%为中国人,6%为外国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320人。  【语言】根据《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特区行政、立法、司法机关除使用中文外,还可使用英文,中文和英文均为正式语文。广东话是香港最通用的口语。  二、历史  【三个不平等条约】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又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以及附近230多个大小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1980年代初,在邓小平先生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中国政府就解决香港问题开始与英国政府展开谈判。自1982年10月始,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举行了22轮正式谈判,最终于1984年9月18日达成协议。12月19日中国总理与英国首相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简称中英联合声明)。1985年5月27日,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香港进入了中国恢复行使主权前历时12年的过渡期。  【香港回归】1996年12月11日,香港特区第一届推选委员会选举董建华为香港特区第一届行政长官人选。获中央政府委任后,董建华于1997年1月24日任命特区第一届行政会议成员。2月20日,中央政府根据董建华的提名,任命特区第一届政府23名主要官员。1997年6月30日午夜,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同时抵达香港各营区执行有效防务,标志着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随即成立。  三、政制架构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是行政长官,代表特区向中央负责。特区政府是香港特区的行政机关。特区政府各决策司局负责制定政策及提出法案。各署、处则负责执行法例和政策,为市民提供直接服务。行政会议负责就重要决策向行政长官提出意见。  立法会是特区的立法机关,负责根据基本法规定和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根据政府的提案审核通过财政预算,批准税收和公共开支,以及监察行政机关的表现。同时特区还设有非政权性区域组织,即18个区议会,接受香港特区政府就有关地区管理和其它事务的咨询,或负责提供文化、康乐、环境卫生等服务。  香港特别行政区各级法院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行使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审判权。香港特区的司法机关包括终审法院、高等法院、区域法院、裁判署法庭和其它专门法庭。高等法院设上诉庭和原诉庭。  特区政府自2002年7月1日起实行主要官员问责制。根据这一制度,特区政府原有3司16局调整为3司11局,三位司长和11位局长均是问责制主要官员,不再是公务员,由行政长官“政治任命”,直接向行政长官负责;各司、局长以合约形式聘任,任期与建议任命他们的行政长官的任期相同。  行政长官可随时终止他们的合约;所有问责制主要官员均为行政会议成员;问责制主要官员须为其主管范畴内的政策负责,如出现严重失误、或个人操守等问题,他们可能需要离职。  四、法律制度  香港属普通法系。根据基本法,香港原有法律除与基本法抵触或经香港特区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现香港特区适用的法律为基本法、列于基本法附件三的全国性法律、香港原有法律和特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香港特区享有立法权。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但香港特区法院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无管辖权;原在香港实行的陪审制度的原则予以保留。

大经贸期刊官网

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刊物,肯定不是。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中没有收录《大经贸》,因此不能认定其为核心期刊。

中国商贸期刊官网

同意楼上,直接杂志社,费用不是很高。 其他问题乐意详解。 社内赵编辑邮箱:

我可以发,先发表后收费!

并不是,曾经是。

中国经贸杂志社官网

中国经贸杂志以促进中国经济贸易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是一本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有关国际贸易、双向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交流的最新形势和资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合作,帮助企业和地方招商引资,协助企业海外投资的经济类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经贸》发行范围涵盖政府经济贸易部门、中国驻外使领馆、外国驻华使领馆、企业经营管理部门、贸易公司、金融和投资机构、商务商情部门、高校等,是广交会、高交会、投洽会、东盟博览会等重大商务活动备受关注的刊物。

北京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士阁A座12A07-09室,双井桥西南侧 电话: 01058612490,01058612492,01058612493 试试行不行。

《中国经贸》杂志系由原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吴仪等倡导下创办的,袁宝华、甘子玉、佟志广、于光远、经叔平、高尚全等德高望重的经济专家、学者和金融家为顾问,以促进中国经济贸易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是一本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有关国际贸易、双向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交流的最新形势和资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合作,帮助企业和地方招商引资,协助企业海外投资,以及为广大学术界人士、各高校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经济类综合性期刊。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龙源期刊网

中国经贸杂志社官网停刊

委直属联系单位: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机关服务中心基建物业管理中心培训中心价格认证中心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价格监测中心国家物资储备调节中心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中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国际合作中心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国经贸导刊杂志社中国经济导报社中国改革报社中国计划出版社中国市场出版社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中国投资协会《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根据国务院规定,管理国家粮食局、国家烟草专卖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