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地质学报中文版

发布时间: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学报》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科学学术刊物,反映地质科学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中最新、最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研究成果。《地质学报》以反映地质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中遇到的地质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成果为主要任务,兼顾地质学方法和技术等,涉及地史学、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矿床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区域地质学以及地质勘探的理论、方法、技术等地质学的各个领域及其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地质学报》中文版,现为月刊;刊号:CN11-1951/P,ISSN0001-5717,多次荣获《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百种杰出期刊》等20多项荣誉称号,现被《CA》、《GeoRef》等国内外20多家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地学界最重要的核心期刊之一。查看更详细内容可上中国地学期刊网—无需注册,直接下载论文全文(OA刊物)。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中科双奖期刊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中国地质学报英文版

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猎食性恐龙长出羽毛、学会飞翔、演化为鸟类的漫长历史过程。这句话是说科学工作者十分希望在现有资料与条件的基础上,力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其演变的全过程展现在世人面前。《飞向蓝天的恐龙》是徐星写作的一篇科普文章,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有一点毋庸置疑: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扩展资料

地质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飞向蓝天的恐龙 是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

不是,SCI是美国的《科学引文索引》。 《地质学报(英文版)》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所刊论文涉及地学和相关学科各领域的研究,包括地层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矿床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区域地质学以及地质勘查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其读者对象主要是国内外有关学科的研究人员与高等院校师生。稿源自世界各地,该刊稿源丰足,稿件年刊用率20%—30%,可以从大量来稿中择优遴选稿件。《地质学报(英文版)》一直被国内广大读者视为中国地质学界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享有颇高的声誉,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近数年来,一直连续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所收录。多次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协的中国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地质学报英文版

(ISSN)1755-6724acta geologica sinica明显是wiley的啊

地质学报中文版是ei吗

不是 《工程地质学报》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科综合性的高级学术期刊。1993年批准创刊发行。现为季刊,大16开本,每期112页,国内外公开发行。 《工程地质学报》办刊宗旨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工程地质科学的了理论、应用和技术的发展,使工程地质学科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工程地质学报》着重于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结合。学报主要介绍当前规划、设计和在建国家重点工程的工程地质和地质环境实例及其论证;讨论理论进展和方法创新;讨论在土木、水电、铁路、公路及矿山建设、城乡规划、地质环境和灾害治理,以及能源和工业采掘等方面的新技术和经验。适用于科研工作者、高校师生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阅。

地质学报中文版编辑部

《地质学报》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科学学术刊物,反映地质科学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中最新、最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研究成果。《地质学报》以反映地质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中遇到的地质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成果为主要任务,兼顾地质学方法和技术等,涉及地史学、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矿床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区域地质学以及地质勘探的理论、方法、技术等地质学的各个领域及其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地质学报》中文版,现为月刊;刊号:CN11-1951/P,ISSN0001-5717,多次荣获《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百种杰出期刊》等20多项荣誉称号,现被《CA》、《GeoRef》等国内外20多家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地学界最重要的核心期刊之一。查看更详细内容可上中国地学期刊网—无需注册,直接下载论文全文(OA刊物)。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中科双奖期刊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