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nature杂志和science杂志哪个好

发布时间:

nature杂志和science杂志哪个好

《Nature》和《Science》他们是综合性刊物,更偏向通俗类科普读物;而子刊是更专业的,专门针对某一类别的研究。其中《Nature》是私人商业集团管理,《Science》是公益性的学会管理。就现在来讲,通过IF比较,某些子刊类的review甚至高于主刊,但综合来看,其实还是主刊更有影响力,毕竟刊登的是多方面的知识。对于这些20分以上的期刊,很难说谁比谁强,但Nature比其子刊难发是不争的事实,靠砸钱也许你能发个nature子刊(比如nature genetics),但是却发不了nature。期刊:从广义上来讲,期刊的分类,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过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业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是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图书。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

nature杂志和science哪个好

诺贝尔奖。1、诺贝尔奖是以瑞典化学家的名字命名的,而science和nature是学术的杂志和本身拥有诺贝尔奖的有很大的差别。2、诺贝尔奖是每个国家的领域上最顶尖的存在,而science和nature是某一地方厉害的存在。3、诺贝尔奖好几年出现一个人领取而science和nature是每年都有的。

science杂志和nature杂志

《Nature》《Nature》杂志和它的名字,是以发表科学世界中重大发现、重要突破为使命所创办的。《Nature》所要求科研成果必须是新颖、出入意料(或令人吃惊)的,且在《Nature》上发布的研究需要在该领域之外具有广泛的意义,所以无论是报道一项突出的发现,还是某一重要问题的实质性进展的第一手报告,均应使其他领域的科学家感兴趣。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从1869年创刊到如今,已经有130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之一,在ISI评价指标SCI影响因子近30,多年来亦是综合性学科被引率的NO1!《Science》如果你知道《Science》的创始人,你一定会大吃一惊。是的,《Science》杂志就是于1880年由发明大王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的,这本《Science》杂志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官方刊物。《Science》全年共51期,周刊,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该杂志连同英国的《Nature》杂志被誉为世界上两大最顶级杂志,代表了人类自然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与其他学术期刊很大不同的是,相比于多数科技期刊都要向读者收取审稿、评论、发表的相关费用,但《Science》发表来稿是免费的。其杂志的资金来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会员费、印刷版和在线版的订阅费、广告费。且science一直以“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为宗旨,因此期刊中有许多科普资料,只有一般学术水平的读者也可以多关注下。《Cell》三大期刊的最后一位《Cell》可能有些不同,因为前面《Nature》和《Science》都是综合性期刊,而《Cell》则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Cell》刊登过许多重大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其2010年的影响因子为957,高于《Science》的影响因子(027),接近《Nature》的影响因子(597),表明它所刊登的文章广受引用。能够在《Cell》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是生命科学研究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评选诺贝尔奖、竞选院士、展示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实力的重要依据。

nature杂志和science杂志

许多高校和研究单位,都以能够在这两种期刊上发表文章为“最高荣誉”,而且不惜“重金奖励”——有的单位对于在这两种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的作者一次性奖励10万元人民币。最近,我又看到一些单位在自己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也将能够在《科学》(Science)和英国的《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作为“奋斗的目标”。继SCI检索导向、影响因子导向之后,现在又出现了“S&N”导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的科学研究管理者无能,怎么就没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而总是依赖于别人?这种导向也已经“传染”到我国的期刊界和期刊管理界,动不动就拿”S&N”来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的榜样。 S&N是个什么东西?具有这样大的威力,以至于影响到中国的科学研究的政策和导向。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S&N不就是两本杂志吗,又有什么?是的,这两本杂志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知名度最高的综合类期刊,但是他的影响是什么?是科研成果本身的影响还是期刊的运作。在我看来是“炒作大于水平”。包括《科学》杂志宣称的“对一些科学研究团队进行跟踪,在研究成果做出的第一时间进行报道。”这究竟有多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更何况,目前对《科学》的审稿程序和发稿程序的科学性已经有人提出了质疑。 从《科学》和《自然》的办刊理念和经营思想上来看,我认为他们算不上是一份“学术刊物”,理由是:期刊的报道只是消息性的,而不是深度的报道。在篇幅上多数是以两个页码,长篇论文很少;从报道的深度上看,多数只是“报告”一种结果而已,而没有完整的过程,特别是“科学研究”是讲究成果的“可重复性”,如果报道不能将研究的方法、手段、条件和研究的步骤交代清楚,人们又如何能够“重复验证”。既然,不是一种“学术期刊”,那么在这样的刊物上发表的“科研成果”为什么可以具有那么重要的分量呢?很显然,那就是“宣传”的效果大于“科学”本身。我们的科学研究导向,以这样的期刊作为“标准”也就不得不让人们认为是“玩虚的”。 我们的期刊应当创国际的知名度,但是不能完全以“S&N”为样板,至少应该明确“我们的刊物定位是什么?”,如果要办成一种“科技新闻报道性”杂志,那么以“S&N”为榜样和目标是应该的,能有这样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无疑是让人羡慕的。但是,如果要办一种严谨的学术理论刊物,那么以他们为榜样那就错了,不仅是永远也做不到,而且会搞乱自己的办刊方向和思路,变成“四不像”都有可能。不同刊物应当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定位就决定刊物的性质和影响的范围,甚至是影响的方式。一些营销手段也就不是对与所有期刊都适用的。 谈到这里,我想起来:对于我国目前期刊的发展状况不满意的者,在提出各种“解决方案时”往往没有关照到其所针对的刊物定位。有些是需要解决办刊理念的问题,增强期刊的经营能力;有些是局限于体制特别是办刊体制问题,需要明确责任、提供空间;有的并不是期刊本身的原因,而是社会的通病或者是受社会的约束,需要等待社会的进步和回归;也有些期刊的问题并不是问题,在现有条件和环境下,现在做的已经相当不错了,过高的的要求只能是一厢诚愿。

natural和SCI都是杂志。《Nature》杂志隶属于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PG),是一个商业性质的杂志。《Science》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的会刊,是一个学术性杂志。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Nature》的商业推广等一系列商业操作,毕竟是个盈利的机构,但是《Science》很低调,它毕竟隶属于非营利性机构,但学术影响依然强大无比。

nature和science杂志

无法订阅。Nature和Science这两种杂志的纸本在国内订阅起来有些麻烦,出版社只允许全年订阅。通常针对科研机构,高校这些地方,价格也相对昂贵。简介目前Science和Naure已经通过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开放了国内个人订阅服务,价格总体还能接受,《Science》3000多,全年51期。《Nature》贵不少,10000多,也是51期。订Nature还给提供一年的个人电子版。《科学》(英语:Science)是美国科学促进会(英语: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出版的一份学术期刊,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科学》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

区别是:nature是英国,science是美国;nature的影响因子稍高于science一点;nature的创刊时间比science早一些。《Nature》创建于1869年的《自然》杂志(Nature)是国际领先的科学周刊,也是自然科研这一品牌的核心期刊。自然科研还出版一系列冠名“自然”的研究和综述类订阅型期刊、国际领先的多学科开放获取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包括大型开放获取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在内的其它开放获取期刊,以及现统称为自然合作期刊(Nature Partner Journals)的合作类刊物。自然科研网站每月访客人数超过800万,网站提供自然科研的出版物与服务,如《自然》杂志的新闻和评论以及国际领先的科研人员招聘平台Naturejobs。自然科研的一系列研究者服务则包括了在线和面对面的培训、专业的语言和编辑服务等。自然科研是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旗下品牌,集团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教育和专业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出版了全球最多的学术书籍,以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期刊,同时也是推动开放研究的先行者。集团在全球约有3万名员工,遍及50多个国家。施普林格·自然在2015年由自然出版集团、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麦克米伦教育、施普林格科学与商业媒体合并而成。《Science》是美国的期刊《科学》成立于1880年。它是全球最引人注目的主要期刊之一,它的引用率可以反映这个情况。在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提供的2007年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中,《科学》在影响评级方面位于所有科学期刊的第十四位。自1900年以来,美国科促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这个非营利组织每周出版一期《科学》期刊,而科促会成立于1848年。如今,《科学》有131286名订阅者,加上传阅的读者的话,其流通率估计有70万。和它的商业同行《自然》一样,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期刊,《科学》充当了促进学科之间观念转移的一个中介。它向全世界的科学发声,并且消除不同学科和学科之外的代沟。除了发表原创的科学研究论文之外,《科学》还发布旨在总体上更可读且有趣的新闻和各种形式的分析。我们一般说是否为顶级期刊,可能更多的是说它们的影响因子,根据有关资料显示,《science》在2016-2017最新影响因子是205,而《nature》则为137。就这个数字来看,二者确实算是影响力很大的期刊了。而且很多科研院所都把重要的科研成果投向这两个刊物所在的机构。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看法,比如《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等等。另外,一些科研机构也会列出自己领域的重要期刊,甚至会要求其科研人员必须在这些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才能结题或毕业等等,这种做法其实不值得提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