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邮电经济论文

信贷类理财产品分析

2015-07-28 18: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2009 7月以来,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出现放量式增长,针对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爆发式增长 现象,银监会对信贷资产类产品可能蕴含 风险进行规范,未来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将何去何从?

关键词:信贷类资产 商业银行 银监会

  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背景分析
  信贷资产类产品近年来火爆发售的主要因为以下几方面,对于银行而言,一方面,商业银行有提高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信贷类产品可有效的使存量信贷资产出表,这给商业银行发行信贷类产品提供了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有意发行这类高收益的产品维护中高端客户;此外,也正因为国内资本市场的风险继续,银行理财在2008年累积了较高的市场人气后,继续主打“稳健”牌,信贷资产类产品的风格是最为符合的。
  对于信托公司而言,因其不能设分支机构,通过与银行合作发行信托理财产品,既拓宽了其销售渠道,同时也提高了资产规模。由于客户、资金都是来源于银行,因此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弱势,获益比例大约为0.2%-0.3%。?
  最后,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通过信托理财,企业不仅在传统银行信贷融资渠道之外多了一种选择,而且有可能获得比银行更低的利率,降低融资成本。通常企业通过信托理财产品获得的融资,需支付的年利率为6%-7%,略低于目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7.47%。?
  正是由于银行、信托以及企业各方都通过银信合作的信托类理财产品获益,所以,信贷类产品热热闹闹、大受追捧。?
  二、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政策监管
  信贷类产品在2009年年初的发行量较少,这主要是受08年年底银监会发布的《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的影响,《指引》中明确规定:银行不得为银信理财合作涉及的信托产品及该信托产品项下财产运用对象等提供任何形式担保。在此之前,银行发行的信贷类理财产品中,部分理财产品有国家开发银行或者其它商业银行的担保或者后续贷款承诺等,在国开行改制为商业银行以及《指引》推出后,这类担保条款将消失。
    同2008年相同,监管层也于2009年年末对信贷资产类产品实施严厉的监管。年底,银监会连发“三文”遏制银信合作的井喷。2009年12月14日,《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强调信托公司在银信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并对银信合作受让信贷资产、权益类投资和政府平台公司投资提出了规范要求。2009年12月23日,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银行在开展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时,应保证信贷资产是确定的、可转让的,以合法有效地进行转让或投资。此外,一份名为《关于加强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有关事项的通知》也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于近期下发。上述政策“组合拳”表明,监管层对银行之间、银行与信托之间的信贷资产转让模式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表态。  
  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发展建议
  1.发行数量应有所减少:
  市场传言,监管部门将把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纳入“表内监管”。那么,接下来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发行会继续升温,还是纳入“表内监管”之前的最后疯狂?我个人认为短期内发行数量可能稍长,但长期来说必然会减少。
  2.银信合作模式或走高端路线:
  信贷类理财产品是银信合作的一种创新模式,虽然由于政策法规的限制,目前发行量受到一定影响,但我认为,该类产品并不会从此沉寂,而是将变换一种操作模式,继续“创新”的脚步。原先的模式是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资金购买信托公司的产品,信托公司通过转向购买这家银行的信贷资产。银监会新规规定,信托公司不能再购买同一家银行的产品,因此现在的模式转向了购买其他银行的产品。也就是说,相对于原来的参与方,又多了一家或几家别的银行。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需要找另外一家银行来参与和对接,因此交易成本相对来说比较大,其中最大的难题是,由于每家银行的风险偏好不一样,互换存量信贷涉及到对贷款项目风险的审核和信贷资质准入问题。这造成互换存量信贷在理论上行得通,但实际操作上难度大。
  今年2月份发行的80多款信贷资产类产品中,20多款属存量贷款,以A银行购买B银行存量贷款后包装成理财产品的形式发行。这似乎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政策消化后,银行形成了行动上的默契。而用这种方式发售产品的,主要涉及的是大银行。国有银行和国有股份制银行,他们对对方的信贷标准都比较认可。现在主要是对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大行的要求比较严格,与小银行互换信贷采取不做的措施。
  3.预期收益率有望提高
  为了吸引投资者,银行应该适当提高预期收益率。
  4.期限更趋于短期化
  因为新增信贷仍能包装成理财产品,存量信贷也逐渐找发行的变通之术,因此虽然目前信贷产品的发行量远不及去年水平,但仍占据每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的半壁江山。由于今年国内资本市场动荡愈加剧烈和频繁,对于稳健型的投资者来说,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市场需求仍然很大。由于仍处于低利率状态,当前发行的信贷产品,投资期3个月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约为2.5%,3个月至6个月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3.1%;6个月至1年的为3.98%;1年期的可达4%~5%,2年期的5%多,3年期的在6%左右。由于很多投资者存有较强的加息预期,因此现在多青睐短期的信贷类产品。现在多做1~3个月的信贷产品。
参考文献:
[1] 张兴胜 钱金叶:《人民币理财产品“热销”的冷思考》  [J],中国城市金融,2005年03期.
[2] 骆 雨:《人民币理财产品并非投资良机》 [J],金融经济,2005年03期.
[3] 孙飞  陈兵  蒲实:《中国个人理财业发展探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