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邮电经济论文

解析服装专业教学

2015-07-14 09: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职业教育肩负着为企业培养具备新知识, 掌握熟练操作技能的中高级技术工人的光荣使命。但是服装专业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改革的实施会有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但若不从根本上彻底尝试,或是象征性的操作,只能成为产业格局的牺牲品。

关键词:服装专业 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肩负着为企业培养具备新知识,掌握熟练操作技能的中高级技术工人的光荣
使命。社会学家曾这样定义: 中国究竟能提供什么样的劳动力资源是取决我国加入WTO优劣的核心问题。在沿海地区外商因无相对应的技术工人而撤资的事件已不再是危言耸听, 因此引起各界人士对中职教育的高度关注。
一.我国服装行业与中职服装教育的现状
培养适应服装行业需求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服装专业技术人才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装专业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目前,我国服装业已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各类成衣产品生产齐全,种类繁多,成衣的生产制造水平,已接近了国际的先进标准。但品牌缺乏国际认知度,产品的竞争力较弱,品牌的附加值极低。产品缺乏必要的企划方案及连贯的品牌定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加入世贸后,在经济趋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国服装的出口量也会逐渐增大,有利于贸易与品牌经营为一体的企业形成和发展。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高科技的生产设备,先进的工艺技术及营销手段的进入与渗透,必将使我国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向多元化、岗位化发展;以此推动服装业在企划、设计、工艺、管理、营销等环节上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提高品牌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我国的中等服装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从过去教学只为某一个生产环节(比如流水作业的车工、熨烫工等)和岗位服务,变成为两个以上职业岗位群服务,使学生由过去的一专一能,变成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这是中等职业学校扩大服务面向,提高社会声望和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就过去的专业教学体系而言,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范围较广、较深,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岗位需求。毕业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及对岗位工作范围的认识与理解,大多中职学校没有形成真正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专业教学的形式陈旧,专业教材的内容老化,缺乏对现行行业岗位实践的理论总结和发展方向的研究,加之专业教师师资缺乏,并且师资队伍中,很少有长期参与服装企业岗位调研的教师,所以在有数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也只能是照本宣科,更谈不上以产、学、研的专业教育方向,来满足今天的服装行业中各种技能性、创造性的岗位。
二.服装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及实施
(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服装专业在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设置上, 应坚持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相结合; 在服装设计专业课的教学中, 应坚持创意设计与结构设计相结合;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坚持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服装企业的人员结构和人才需求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对服装设计师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现代服装设计师起码应具备较高的审美素质和良好的服装造型能力, 了解服装材料的理化性能及外观风格, 有一定流行预测能力, 对服装文化内涵有深刻的体验。根据我国服装业的发展需求和服装设计专业发展方向, 服装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为具有国际文化视野、熟悉国内服装市场、具备创新能力和适应市场能力、将艺术与技术有机融合的现代服装设计人才。
(二) 增强专业课教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中职服装学生的就业岗位大多是生产第一线的服装生产技术岗位,综合运用专业理论与技能去解决服装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服装专业的教学要求,一是增强感悟能力,以服装专业课为基础,科学、合理地建设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结构体系,完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整合优化相关课程与教学环节;二是开发想象能动性和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即创新能力;三是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锻炼对事物的掌控能力,努力使基础课教学适应专业课的需要。
(三)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服装学科综合知识的体系,应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在具体应用中,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践中完成,建立教学实践合作基地,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采用顶岗实习方式,让学生“实题实做”。即由学生动手完成一条龙的课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设计,在设计中完成结构制图,在结构制图的基础上完成裁剪、工艺制作和整理,进而完成作品。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 制定教师的教学工作规范, 明确教学岗位职责。制定各种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政策和措施, 激励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从严治教。其次, 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不仅应具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素养和较高的学术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着育人的质量, 必须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客观地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使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要依据服装市场的变化来制定,积极将服装生产一线反馈的信息及时融入教学环节中。调整、缩减一些较深、较难的理论和技能课程,使学生能充分地掌握专业岗位有关的技能知识,并加深学生对专业岗位深层次的理解及表达能力。在进行服装专业岗位的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形式的创新,在于如何选择、实施实践环节,提高专业岗位的动手能力。通过专业基础、专业考证、毕业设计、专业顶岗实习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地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3] 柴伟民.谈服装一体化教学[M].中国教育报,2007,1.
[ 4]毕冬梅. 浅析高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 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 ( 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