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论文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2015-07-28 18: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文章从国际与国内两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及承接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指出了两者在研究中的建树及不足,并对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产业转移;转移动因;转移模式

       产业转移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成为比较典型的经济现象之一。许多学者立足不同层面对产业转移进行了研究。

一、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      

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iyoshi.Kojima,1978)将产业转移归因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其著作《外商直接投资》中,他通过分析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料,提出了“边际产业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国应依次将该国已经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有或正在形成比较优势产业的东道国中去。通过产业转移,投资国一方面延长了获利期限,同时也因衰落产业的转出使其产业结构得以升级,受资国则在吸收资金、技术后生产函数得以改善,利于其增强比较优势及调整产业结构。因此,某一产业从投资国转移到受资国,是两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共同需要。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Arthr Lewis,1978)在其著作《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中从劳动力供给角度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动因。面对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几乎为零,而工业的增长速度前所未有,致使欧洲的低工资劳动力极度缺乏的情况,他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低工资工人生产的制成品,从而使本国的非熟练劳动力得以脱身到生产率更高的经济部门工作,这样就导致六十年代工业国开始在比较穷的国家投资生产制成品。因此,刘易斯认为国别间劳动力成本的差异性是促成20世纪60年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的动因。

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Raul.Prebisch,1990)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方面解释产业转移的动因。在其著作《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中,他叙述了基于“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中心”——“外围”理论。他认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需求弹性低而工业制成品需求弹性高,致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出现巨额贸易逆差。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发展中国家被迫实行进口替代战略,接受跨国公司在国内的投资行为,加速国内的工业化。发展中国家用国内工业化替代大量进口工业品的进口替代战略,是产业转移发生的又一动因。

上文是对国际产业转移动因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的叙述。对于发生在我国国内的产业区域转移,随着实践的深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比较有影响力的如:王先庆(1998)在其著作《产业扩张》中以产业的“趋利性”来解释产业转移的动因。他认为,任何产业总是向能获取最大利益的地区转移。由不同地理区域存在的“成长差”和产业主体之间的“利益差”所形成的“产业差”构成了产业转移的基础。王礼茂(2000)从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及区域经济分工与协作的需要方面来分析我国纺织工业向西转移的动因。他认为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传统纺织工业应向原料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而东部沿海地区则应集中财力和技术专攻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纺织品的生产,西部主要承担上、中游纺织品生产任务,由东部地区完成产业升级和新产品的研发,这样有利于区域分工与协作。陈刚(2001)指出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梯度的存在是区域产业转移的客观基础,这种区域梯度会导致区域间产业竞争优势的消长转换,较发达区域出于保持和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动机,会寻求空间上的迁移,将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王全春(2008)将东部地区加速向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深层原因归结于,产业的生命周期性要求东部地区将已进入衰退阶段、生存空间狭小的劳动密集型和能源消耗型等传统弱势产业转移出去,转而去承接国际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业的转移。

二、产业转移的模式研究

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主要表现为垂直顺梯度型与水平型两种,从产品价值链角度分析,这两类都属于从转出国到承接国完整价值链的转移。但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实践的深化,这两者均无法完整描述当今出现的产品生产在全球优化布局的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现象,因此,需要对此进行补充。对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均有所建树。国外学者中,小岛清(1987)在其著作《对外贸易论》中提到企业将部分生产工序向其他国家转移的问题;Roger Bohn等人(2000)以硬盘驱动器的全球化生产为例,研究了产品生产工序布局于全球的国际分工现象;关满博(1997)认为技术结构的差异性使得东亚各国之间有互相依存的必要。他建议日本应放弃已形成的“齐全性产业结构”,通过参与东亚国际分工和合作来促使东亚网络型国际分工的形成。国内学者的研究中,较有影响力的是:贝毅,曲连刚(1998)提出的随着知识日益成为公司最重要的无形资本,国际产业转移的模式发展为“大脑—手脚”的梯度转移模式,即跨国公司在对他国进行直接投资时,只是把非核心技术转移出去投入生产,而将核心部分留在本国。谭介辉(1998)认为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若奉行顺梯度型产业转移模式,易陷入了“引进——落后—— 再引进——再落后”的不利局面,我国应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开展“逆梯度”型对外直接投资,以期获取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对于国内产业区域转移的模式的问题,由于实践相对滞后,学术界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翟松天、徐建龙(1999)提出政府在东西部产业对接上应倡导三种模式来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的联动升级:一是名牌产品生产扩展型对接模式;二是零部件或初级产品生产基地转移型对接模式;三是联合开发中西部优势资源建立特色产业的对接模式。马海霞(2001)在分别分析了区域梯度推进模式和区域传递的中心辐射模式的理论合理性与局限性及现实可操作性后得出结论:我国从东到中至西三大经济带没有实现严格的以跳跃式扩散为特征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在西部地区“点—轴”模式难以见效,东部对西部的辐射作用不明显;当前我国应选择“多元中心辐射”的区域传递空间模式。安增军,许剑(2008)将福建省内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地产业转移的模式归纳为衰退型产业转移模式、扩张型产业转移模式和膨胀型产业转移模式。

三、产业转移的承接研究

国内外学者大多从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如何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的视角来研究产业转移的承接问题。

从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角度,Tilton(1971)以半导体为例研究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认为美国的跨国公司对欧洲的本地企业具有技术示范效应。Kokko(1992)指出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跨国公司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对当地企业的示范和传播作用;二是当地企业迫于竞争的压力,模仿跨国公司先进的生产技术。卢根鑫(1997)在著作《国际产业转移论》中指出国际产业转移主要从五个方面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要素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变化、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但他同时也认为综合来看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利弊共存的。罗建华,邱先裕(2005)对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做了较全面的分析,他认为我国东部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和产品配套程度较高的产业群;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我国东、中、西部工业化进程及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

从如何更好的承接产业转移的角度,国内学者针对各区域实际的研究颇多:郑京淑、袁飞(2008)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认为广东承接的制造业水平较低,承接的服务业比重不高,高素质人才的缺乏使得广东省在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上面临障碍。他指出广东省应从重点引进制造业的高端环节,优化引入服务企业的制度环境,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入手来有计划的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徐毅(2002)在研究全球市场竞争新格局下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时指出,江西承接产业转移首先应有战略定位,即成为“世界工厂”的组成部分,应以这个目标来规划江西制造业的发展。另外还应在促进产业集群化上下功夫,具体做法是工业园引进的项目应突出产业集群化的思路;各地的招商引资工作应在全盘考虑下围绕产业聚集的目标来开展。

四、文献述评

    对于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国外研究起步较早,且倾向于研究国家间产业转移产生的原因。我国学者研究较晚,但针对性较强,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分析我国东部、中西部之间发生产业转移的原因。

对于产业转移的模式研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虽然都提及了区域分工的重要作用,但研究的深度还不够。产业转移在国家间或是一国内的具体模式如何,国内外学者均为具体勾勒。未来的研究若向深度发展,可能会将产业转移模式细分到各个行业。

对于产业转移的承接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对产业承接国或是转移国的效应分析上。国内学者对于发生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的梯度产业转移,较多地分析了中西部承接地的效应,但对于产业从东部地区转移,对东部地区的效应如何,分析较少,且未能提出科学的效应评价指标。随着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实践的不断深入,对于转移地及承接地的效应分析成果将更加丰富,而具体的行业承接效应分析也是目前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的领域。

 

参考文献:

关满博:《东亚新时代的日本经济——超越“全套型”产业结构》,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26页.

 

作者简介:曾虹,女,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