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论文

试议某工程静力压桩的施工技术

2015-07-28 18: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结合某工程的地基与基础工程;分析了静力压桩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过程及施工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静力压桩;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静压桩施工技术是用静力压桩机或利用桩架自重及桩顶的配重,将桩徐徐压入土体中的一种工程桩施工技术。具有低噪声、无震动、无污染、成本低、施工快等特点。90年代初,静力压桩在南方地区工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下面结合本人实际工程经验,对静力压桩施工质量控制及体会分析如下,可供大家参考!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位于市区,东面邻近一幢已建建筑物仅0.380m。本工程基础采用预制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管桩为摩擦端承桩,桩端支承于强风化砂砾岩。全部桩总数为65根,桩外径D为500mm,壁厚为125mm,桩有效长度为12.00~16.00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400KN,桩靴类型为B(封底十字刀刃),桩身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80。本场地地质特点为:基岩埋藏浅,微风化岩面起伏大,地下水较丰富。
2  预制桩机械静力压桩施工的一般规定
  沉桩前,应对邻近施工范围内的原有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进行检查,对有影响的工程应采取有效的加固防护措施或隔离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1)机械司机在施工操作时,听从指挥信号,应经常注意机械的运转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检查处理。
  (2)桩应达到设计强度75%方可起吊,达到100%方可运输和压桩。当桩长在16m内可用一个吊点起点,吊点位置应设在距桩端0.29倍桩长处。
  (3)吊桩就位时,起吊要慢,并拉紧溜绳,防止桩头冲击桩架,撞坏机身;吊立后要加强检查,发现不安全情况及时处理。
  (4)送桩拔出后留下桩孔,应及时回填或加盖板。压桩作业时应有统一指挥。
3  预制桩机械静力压桩施工的施工准备
  排除桩基范围内的高空、地下、地面障碍物。场地内应平整压实,能保证压桩机械正常行走和施工。雨季施工应做好排水措施。
  (1)检查压桩机设备及起重工具。铺设水、电管线,进行设备安装,电源在导通时,应检查电源电压并使其保持在额定电压范围内。
  (2)安装配重前,应对各紧固件进行检查,在紧固件未拧紧前不得进行配重安装。
  (3)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各传动机构、齿轮箱,防护罩等良好,应进行满载试吊。
4  静力压桩的施工过程
4.1 桩的类型
  本工程用于静力压桩施工的预制桩为高强度预应力管桩。
4.2 桩的沉设
  本工程静力压预应力管桩的施工采用分段压入、逐段接长的方法。其沉桩顺序为:自中部开始向边沿沉设。其施工工艺为:测量定位—压桩机就位—吊装喂桩—桩身对中调直—压桩—接桩—再压桩—(送桩)—终止压桩—切割桩头。
4.2.1  测量定位
  通常在桩身中心打入一根短钢筋,若在较软的场地施工,由于桩机的行走而挤压预打入的短钢筋,故当桩机大体就位之后要重新测定桩位。
4.2.2  压桩机就位
  经选定的压桩机进行安装调试就位后,行至桩位处,使桩机夹持钳口中心(可挂中心线陀)与地面上的样桩基本对准,调平压桩机后,再次校核无误,将长步履(长船)落地受力。
4.2.3  吊装喂桩
  静压预制桩桩节长度在12m以内,可直接用压桩机上的工作调机自行吊装喂桩,也可以配备专门调机进行吊装喂桩。
4.2.4  桩身对中调直
    当桩被吊入夹桩钳口后,由指挥员指挥司机将桩缓慢降到桩尖离地面10cm左右为止,然后加紧桩身,微调压桩机使桩尖对准桩位,并将桩压入土中0.5~1.0m,暂停下压,在从桩的两个正交侧面校正桩身垂直度,当桩身垂直度偏差小于0.5%时才可正式试压。
4.2.5  压桩
  压桩是通过主机的压桩油缸伸程的力将桩压入土中,压桩油缸的最大行程因不同型号的压桩机而有所不同,一般为1.5~2.0m,所以每一次下压,桩入土深度约为1.5~2.0m,然后松夹具—上升—再夹紧—再压,如此反复进行,方可将一节桩压下去。当一节桩压到其桩顶离地面80~100cm时,可进行接桩或放入送桩器将桩压至设计标高。
4.2.6  接桩
  本工程静压预制桩接头形式采用电焊焊接。电焊焊接施工时焊前须清理接口处砂浆、铁锈和油污等杂质,坡口表面要呈金属光泽,加上定位板。接头处如有孔隙,应用锲形铁片全部填实焊牢。
4.2.7  送桩
  如果桩顶已接近设计标高,而桩压力尚未达到规定值,可以送桩。如果桩顶高出地面一段距离,而压桩力已达到规定值时则要截桩,以便压桩机移位。
4.2.8  终止压桩
  当桩被压入土层中一定深度或桩尖进入设计持力层一定深度,且压力表读数达到预先规定值时,便可终止压桩。
5  压桩施工注意事项
  (1)压桩施工前应对现场的土场地质情况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应做好设备的检查工作,保证使用可靠。
  (2)压桩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使桩保持轴心受压,若有偏移,要及时调整。
  (3)接桩时应保证上、下节桩的轴线一致,并尽可能地缩短接桩时间。
  (4)量测压力等仪表应注意保养、及时检修和定期标定,以减少量测误差。
  (5)压桩机行驶道路的地基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必要时需作处理。
6  结束语
   本工程预制管桩基础经法定检测部门的基桩反射波法试验共检测桩数为13根,其中一类桩有11根,二类桩为2根;基桩高应变法试验共检测桩数为10根,所有检测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值均满足设计要求,有效地确保了工程质量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静力压桩法施工工艺具有噪音小、无污染、施工速度快、同时在压桩过程中可以预估单桩承载力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城区建筑。随着静力压桩的不断改进和预制高强度预应力管桩技术的不断提高,静力压桩将会越来越广泛的适用于城区建筑。
参考文献:
[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199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  史佩栋.实用桩基工程手册.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