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二战后,国际贸易政策随着大国经济的发展也在发生着变化,有贸易自由化到新贸易保护主义再到今天的管理贸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国际分工的明确和各国在经济上的依赖性加强,贸易保护主义不管怎样发展,都无法阻挡国际贸易向前发展的趋势。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更加重视制造业的生产和进出口产品往美国的销售,因此对我国采取了更加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对我国汇率的炒作,其目的也是在减少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增加美国的出口产品量。这也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方式,因此我国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在限制进口方面,贸易保护主义主要就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方式。关税壁垒就是通过征收大量的关税来减少外国产品大量流入本国市场;非关税壁垒就是采取一些许可证和进口配额等一系列措施来组织外国商品的出口。这些措施是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为了发展民族工业和国内经济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调整国际收支平衡和贸易逆差的重要措施。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时期,贸易保护主义常常被较晚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推行。发达国家常采用自由的贸易政策,贸易保护政策只是他们用来对付经济危机时候的临时措施。到了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之一国家推行的贸易保护政策,不仅是用来抵制进口,更是用来对外扩张,争夺世界市场的手段。新旧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相比较,系贸易保护主义更加具有强制性,对贸易各方面的影响大和直接,受约束的范围广和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形式。
1.绿色壁垒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比如:大气污染、有毒气体的排放、温室效应、物种灭绝和资源枯竭等,引起了世界人民的高度重视。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以生态保护为借口,凭借其在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制造出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措施和高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环境质量标准。
2.技术壁垒
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各国产品的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也日益成熟和科学,并推动着经济的向前发展。但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凭借其经济技术的优势,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和合格评定标准,以及由此而衍生的人生标准等一系列名目繁杂,具有主观性、目的性和苛刻性,对有关国家的产品构成了一定的技术屏障,使其很难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此外,有的国家的规定还涉及到了安全、健康项目的审查,是一些进口产品因为季节的原因或失去商机,或无法进口,这些措施均对有关国家的出口贸易产生了严重的技术阻碍。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从关税转移到了非关税,一系列的国际贸易与关税谈判中形成的协议,大大降低了关税总水平,于是各国纷纷采取非关税措施来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保护政策过产品的针对性越来越强,比如:对工业品限制减少和降低,但是对农产品的限制却极少松动,对工业品中的不同商品的限制也有很大差别。实行保护政策的国家和地区的区分加强了,一国总是针对自己直接 、强劲的对手加强保护主义政策,而对其它国家则有所放松。
二、美国对我国的贸易保护政策
去年以来,美国高举贸易保护主义的旗帜对我国频频发起进攻,经有关数据表明,美国已经对我国实行了超过数十次的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
(一)各项税收的增加。
2009年6月,美国的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的乘用车、轻型货用轮胎征收三年的特别关税;并在11月,对中国的铜版纸和焦磷酸钾以及磷酸二氢钾征收双反关税;12月30日又对我国的油井管征收10.36%到15.78%的反倾销税;2010年2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我国的包装丝带征收高达231.4%的反倾销税。
(二)美国对人民币进行炒作,迫使人民币升值。
随着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的加剧,近几年来,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地加强。2007年,美国政府向我国政府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国的参议院政府规定,受到“汇率偏差国”影响的美国公司,有权要求美国政府对从这些国家进口的有关产品实行反倾销手段。2011年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改革监督法案》,该法案主要是针对中国,目的在于迫使人民币升值。
三、我国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的应对对策
我国积极的利用WTO原则来遏制贸易保护之一对我国的危害。WTO是当今世界规范贸易的核心组织,中国在反对美国等其他国家的贸易反倾销的同时,一定要以WTO的相关规定为基础。(2)我国政府不断的改善中美之间贸易的不平衡现象,积极的扩大内需。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长期出现顺差,这是美国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也可以将部分外销的产品转换成对内销售,不断的扩大国内市场。(3)政府鼓励中国的企业到国外进行投资,从而可以减少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企业的威胁。此外,政府也应该加强对美国贸易政策、宏观政策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分析,从而增强企业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张晓霞.国际贸易保护的新趋势.企业研究,218.
金泽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对外经贸实务,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