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论文

生物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破题

2016-08-12 17: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继钢铁、新能源等产业之后,生物技术产业成为又一个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领域。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会议认为,必须抓住世界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生物产业。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生物无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志珍院士认为,我国生物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大力发展包括基因科学在内的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是应对金融危机,加速经济发展,实现“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举措。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司副司长任志武也指出,世界生物技术目前正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是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新政助力

 

  此次出台的《政策》特别提到,将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物产业,并且鼓励设立、发展生物技术创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基金。将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生物产业发展,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对生物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信贷品种,改进金融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生物产业发展项目、生物产业基地基础设施提供信贷支持。积极探索利用贴息、小额贷款等方式,加大有效信贷投入。

 

  同时,《政策》还表示,将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生物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生物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筹资。开展生物产业基地内具备条件的生物企业进入证券公司代办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推进未上市生物企业股权的流通,拓宽创业投资退出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生物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开展生物产业基地内企业联合发行企业债券试点。

 

  《政策》透露,我国将建立国家促进生物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生物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将成立国家生物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对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咨询研究。积极发挥行业协会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行业自律。

 

  根据此次出台的《政策》,未来我国将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作为现代生物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此前,曾有媒体报道, 中央财政预算今年将安排328亿元,2010年安排300亿元左右的投资,主要推动11个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这11个科技重大专项涉及生物产业的包括: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等。

 

生物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破题


  方兴未艾

 

  当前,世界生物技术发展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的起始阶段,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的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领域,推动着生物产业即将成为世界经济中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

 

  资料显示,我国生物产业规模近年来也不断扩大。首先,生物医药稳步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增加。2000年~2008年全国医药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达20.45%。2008年,生物医药产业抗风险能力表现突出,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全年医药工业实现产值8666亿元,同比增长 25.52%。据此测算我国生物产业总规模超过万亿元,生物产业正在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新的增长点。其次,生物能源以技术推动产业发展,产能不断提升。四家定点燃料乙醇生产企业产量达到130万吨左右;生物柴油关键技术不断取得进展,很多大企业开始向生物柴油、非粮燃料乙醇、甲醇、丁醇等生物能源领域投资。最后,生物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兽用生物制品等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转基因抗虫棉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时,我国生物产业国际化步伐也在加快,生物企业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我国生物企业通过向非洲等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产品和资本,以研发服务模式与欧美发达地区合作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继中古在生物产业领域的合作步入良性轨道后,中德等合作也硕果累累。

 

  政府推手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技术产业发展。200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编制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第一次将生物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进行整体规划部署。为落实《规划》,2008年8月,由国家发改委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了“国家生物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院士任委员会主任。

 

  国家发改委积极推动和促进生物产业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从1999年起,国家发改委连续10年通过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形式,组织实施了多个生物领域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涵盖了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疫苗和诊断试剂、生物育种、生物质工程、生物基材料等各个方面,来自国家和社会的近千亿元投资,支持了超过1000个生物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同时,针对全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按照“统筹规划、发挥比较优势、分类指导、稳妥推进”的原则,国家发改委选择了生物产业规模大、产业集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产业特色鲜明的城市,认定了石家庄、深圳、长春等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并逐步在全国形成包括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地区三个综合性生物产业基地,以及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若干专业性生物产业基地的全国生物产业总体布局,以促进生物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

 

  突破瓶颈

 

  相对产业快速发展的潜力和需求,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已经成为许多生物高技术企业面临的瓶颈。生物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风险投资的介入。目前,众多投资者已经开始关注这一产业。有关专家也指出,生物产业的成长曲线不同于信息及制造业,其投资回报期较长,所以投资前应充分考虑到能否承担产业积累的压力。同时,国内生物产业在某些方面还有待完善。

 

  “从全球范围来看,知识产权平均工业回报率很高,其中医药类最高。但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积累、保护和重视都是很不够的,专利申请注册量和欧美国家相比有巨大的差距。”金杜律师事务所管理委员会名誉主任王俊峰表示,如何获得有效的专利、拿到国际认可的“资格证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他建议企业尽早提出专利申请,“因为是否适合实际工业生产并不影响专利的获得”。

 

  此外,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是目前生物产业专家和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并不是没销路,但就是过不了标准这道关。”某药企负责人表示,生物技术产业一般要经过技术积累、产业化和持续发展三个阶段。目前,我国正在向第二阶段转移,拥有和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相关标准犹如拿到了一张“通行证”。特别是对中西医结合的某些药物标准,需要我们自己着手规范和制定。

 

  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政府才酝酿出台了推动生物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和《规划》。其基本要点就是充分发挥我国固有的技术、资源优势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从产业结构、体制、投融资、科技创新、税收、市场、生物安全等方面营造有利于发展和规划管理的良好环境,促进生物产业蓬勃发展和关键技术、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以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

 

  作者:温越岭 来源:创新时代 2009年7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