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手机支付 模式 分析
关键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3G的大规模商用,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取得飞速发展,手机支付作为新兴的电子支付已成为当下最引人注目的新应用,它以移动的灵活性和电子支付的便捷性相结合,将是未来几年非常火热的一个领域。本文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当前主流的几种手机?
手机支付是指手机用户为了购买某种实物或非实物形式的产品、服务,使用手机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支付方与受付方之间金额转移的一种支付方式。本质而言,移动支付是将移动网络与金融网络相结合,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快捷、迅速,用户分布范围广,数量众多的特点来实现一系列金融服务。
一、手机支付的分类
移动支付按支付金额的大小分为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按支付帐户是否和银行卡绑定分为绑定和非绑定两种,一般而言,微支付、小额支付采用非绑定方式,大额支付采用绑定方式。按支付过程的空间特性分为现场支付和非现场支付两类,非现场支付可分为短信、WAP、Brew、二维码等方式;现场支付可分为红外、NFC(近距离通信)、RFID(无线射频身份识别)等方式,由于传输距离较远、抗干扰能力较强、成本相对较低,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支付近两年获得快速发展。
二、手机支付的商业模式
移动支付可以提供的业务种类较多,包括商品交易、缴费、银行账户管理等,移动支付产业链较长,主要包括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硬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中介机构、商家和用户。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银行主导。以银行业务为主,移动运营商不参与支付活动,主要是对网上银行的延伸和补充。手机用户直接登录并对银行账户进行交易。该模式产生三部分费用:一是数据流量费用,由移动运营商收取;二是账户业务费用,由银行收取;三是支付业务服务费用,由银行、运营商、支付平台分成。代表有交通银行,主要业务有转帐、购买理财产品等;工商银行则主要提供办理查询、转账以及缴费等业务。
(二)第三方支付机构主导。第三方支付机构处于产业链的核心,移动运营商和银行作为合作伙伴。该模式产生两部分费用:一是向商户收取支付佣金并与移动运营商和银行进行分成;二是移动运营商向用户收取通信使用费用。主要代表有瑞典的PayBox公司,它在欧洲推出手机支付应用,通过向用户提供商处注册账号,并与手机绑定后,即可在线购买商品并进行费用支付。
(三)移动运营商主导。移动运营商直接向用户提供小额支付服务,不需要银行参与。该模式下移动运营商以用户的手机通信费账户或专门的小额账户作为手机支付账户来进行支付。该模式典型案例为日本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其推出的i-mode Felica手机电子钱包业务,用户只需一张IC卡与手机捆绑后就可以进行交易支付。
(四)银行与移动运营商合作。该模式目前最为普遍,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强强联手。该模式主要特色是:移动运营商与银行关注各自的核心产品,形成一种战略联盟关系,合作控制整条产业链;在信息安全、产品开发和资源共享方面合作更加紧密;运营商需要与各银行合作,或与银行合作组织建立联盟关系。
(五)传统电子商务企业主导。该模式实际上是传统电子商务的移动化,用户通过手机WAP等上网的放式登录网站进行商品购买、远程支付等。
三、国外发展情况
国外移动支付消费的内容集中在数字化产品(64%)、促销和广告信息(18%)、金融交易(9%)和在线购物(6%);韩国、日本、新加坡、奥地利、挪威等国在移动支付的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日本移动运营商通过上下游资源的整合,建立了一条较有效的移动支付产业链,其移动支付业务获得快速发展,成为吸引新用户、维系老用户的重要手段。NTT DoCoMo所有的3G手机都配备了支持移动支付业务的红外线装置,超过13000家商店安装了能够与手机通讯的读卡机。
韩国三家主要移动运营商都大规模开展基于红外技术的手机支付业务,主推移动小额结算,随后,三家移动运营商又与银行合作推出移动银行业务。目前,韩国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提供手机银行业务,在线银行账户达到2400多万,包括通过手机交易在内的互联网银行的交易己经超过了传统的银行自动提款机的交易。
四、手机支付发展建议
手机支付整合了用户的消费需求、运营商的网络能力、银行的信用度以及商家的营销能力,可实现随时随地、安全、方便、快捷的支付服务。根据最新统计,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目前已逾8亿,超过了10多年前全球手机用户的总和。庞大的移动用户规模为移动支付产业奠定了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市场商机。全国各地也相继开展或推出了不同模式的手机支付应用,但规模普遍偏小,难以做大。结合我国实情,提出以下几点手机支付发展建议:
(一)合作共赢。以上五种模式各有千秋,但各自缺点同样制约着做大问题,必须产业链的各方进行紧密合作,同时也允许其他模式的存在,逐步达到一个百花齐放、联合互补的局面。
(二)资源共享。移动支付相比其他增值业务较为复杂,涉及面广,各行业应携手推动开放与共享。如移动用户群、资金清算、POS终端机、手机支付平台以及各种商户资源。若各方独立发展,势必导致用户群体割裂,加剧竞争,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支付产业的良性发展。
(三)标准统一。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联、移动运营商等都先后开展了手机支付的试点,不同的运作模式、不同的技术标准,阻碍了典型商业模式的形成。
(四)改善环境。手机支付产业的成熟度,有赖于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善。包括国家对移动支付尤其是大额支付的监管政策不明晰,各地在试点实施中可能会遇到“无法可依”等实际困难;国内信用机制不健全、铺设读卡和交易设施需要耗费大量资金,移动支付产业链的成熟度较弱,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接受程度和使用习惯还有待培养。
结论:基于移动支付产业链复杂,成熟、可持续发展不足的现状,多方合作、优势互补是唯一的出路,也只有合作才能构建和谐的、良性的手机支付产业链,以共赢促发展;同时,借助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契机,进一步规范明确手机支付相关要求标准,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保障手机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