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况下,世界上最有钱的十三个人,会雇凶去杀世界上最穷的三个人?
这是刘慈欣在短篇科幻小说《赡养人类》开头布下的疑阵。在不到3万字的篇幅里,他同时展现了两场对人类财富分配的极端思想实验——“绝对保护私有财产”和“绝对均贫富”,惊世骇俗不输菲尔丁《蝇王》。
科幻小说素来就有讨论政治经济学的“光荣传统”,早在1895年,威尔斯(H.G.Wells)就在《时间机器》里想象过贫富差距导致人类分化:地面上的有闲阶级进化成精灵一样的Eloi,貌如孩童,无忧无虑,但害怕夜晚;随重工业机器一起迁入地下的劳动阶级,进化成猩猩一样的Morlock,怕光,入夜后到地面上来捕食Eloi。前几年郝景芳获得雨果奖的中篇小说《北京折叠》也是同类题材。
但这类小说常常直奔贫富分化结果,对“世界究竟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则语焉不详,刘慈欣在《赡养人类》里给出了他的答案,而且看起来和我们的现实世界并不遥远。
贫富分化的关键节点:
富人往大脑植入超级计算机,完全拉开和穷人的智力差距
《赡养人类》描绘了比地球文明领先数百年的“哥哥文明”,他们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为宪法基本准则,甚至还创造了一套智能系统来保卫私产。执法机器人无处不在,有些只有蚊子大小,但瞬间就能杀死上百人,保证私产绝对安全。好一个偷抢绝迹、路不拾遗的完美社会。
贫富差距尚在,但穷人还有努力读书、接受高等教育这条翻身路。这和现阶段地球的情况差不多。
但技术突破某个临界点之后,教育这条连接各阶层的通路被彻底扯断,这也是这篇小说的“文眼”——富人往大脑里植入了只有他们负担得起的超级计算机,一下子拉开了与穷人的智力差距。这种“超等教育”费用昂贵,“与在北京或上海的黄金地段买两到三套一百五十平方米的商品房相当”。
升级的大脑硬件能轻松承载更复杂的软件、高超的审美品位、上百门外语,甚至完美的性格,都成了富人可以用钱装入脑子的商品。富人/超级知识阶层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比如按照他们的礼仪,在不同的场合,对地位各异的人,要使用对应的语种,这远远超过了穷人的脑力。
贫富隔膜越来越深,最后几乎成了物种之别,就像猴子理解不了人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巴赫一样,穷人也没有智力理解富人的世界,反过来,富人看穷人,就像人看猴子,不再引为同类。
这里必须要提一句,刘慈欣叙述哥哥文明资本主义发展史的时候,对最重要的财富转移制度——税收,只字不提。不知是无力填补还是有意留白,这个空洞显示出余华式的冷酷:人在分配财富的时候,会考虑猴子的意见吗?大概富人/超级知识阶层/精英组成的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根本就没有把穷人考虑在内?
哥哥文明的资本主义顶峰:
连大气和海洋都成为“终产者”的私人财产
哥哥文明的富人掌握了穷人难以企及的货币和脑力资本,再加上执法机器人对私有财产的绝对保护,赚起钱来无往不利。财富加速流向少数有钱人,经过几代人之后,“终产者”终于出现,他从经营妇女卫生用品的小公司起家,一步一步积累、扩张,最后一个人掌握了哥哥文明99%的财富,所有的陆地、海洋、空气都属于他,当然,这一切都是他在执法机器人的监督下合法赚来的。
除终产者之外的20亿人都是贫民,住在全封闭的住宅里,靠反复循环千万次的空气和水维持生命,吃自己粪便处理合成的食物,出门要自带氧气瓶,因为空气是终产者的私人财产。
“当然,有时也可以奢侈一下,比如在婚礼或节日什么的,这时我们走出自己全封闭的家,来到第一地球的大自然中,最令人陶醉的是呼吸第一口大自然的空气时,那空气是微甜的,甜得让你流泪。但这是要花钱的,外出之前我们都得吞下一粒药丸大小的空气售货机,这种装置能够监测和统计我们吸入空气的量,我们每呼吸一次,银行账户上的钱就被扣除一点。”哥哥文明的一位穷人描绘了他们的生活。
最后,“仁慈”的终产者给了20亿穷人一条出路,他准备了两万艘巨型宇宙飞船,让穷人另寻栖息地。
哥哥文明给地球人的“保留地方案”——将均贫富进行到底
按照科幻小说惯例,哥哥文明的穷人找到了地球。
他们也足夠“仁慈”,不会将地球人赶尽杀绝,给出了“保留地方案”——地球人全部移居澳大利亚,由他们负责赡养。澳大利亚曾反对这一方案,但哥哥文明飞船只是发出射线扫了扫澳洲大陆,就消灭了那里所有的人。科技相差太远,地球人没有资格讨价还价。
大概是因为哥哥文明受够了贫富分化之苦,“保留地方案”把“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分配思路推向了极致,他们会以地球上最穷的那个人为标准,为每个地球人平等提供生存资料。
“从一个社会的穷人有多穷,可以窥见其良心”,类似的漂亮格言太多,如果被强制执行呢?这是刘慈欣的又一场思想实验。
前所未有的均贫富运动开始了,地球上最富的十三个人成立了“社会财富液化委员会”,所谓“液化”,顾名思义就是一碗水端平。软件大亨和能源女富豪开着大货车到处寻觅穷人,直接把整箱的钞票塞给他们。
只要地球上还有一个人身处赤贫,其他人都会堕入赤贫。
现在你肯定猜到富豪们为什么要买凶杀人了,因为那三个人——一个在垃圾桶里觅食的城市流浪汉、一个住在纸箱窝棚里的画家、一个在垃圾山上用编织袋拾荒的女孩,他们拒绝了赠款。“这些下贱变态的千古罪人!”能源女富豪对着天空咒骂。
剧透到此为止,再好的转述都比不上原著,如果你想知道这三个人拒绝变富的原因,不妨自己把小说找来看看。
虚构的小说更能把人扎醒
读小说有什么用?这是阅读爱好者最常面对的“灵魂拷问”。
刘慈欣这篇小说本身就是极好的回应。我们实在太容易被新闻里的专业名词和统计数字弄得麻木,“贫富差距”“马太效应”“阶层固化”“基尼系数”……久而久之,大家对这类“现实”已经“被动脱敏”,像在月球上看地球一样淡漠,反而是小说里虚构的冲突和细节能把人扎醒,看10篇标题里有“贫富差距”的新闻或论文,脑子里水过无痕,但上文里终产者占据一切,贫民们连呼吸空气都要花钱的情节,你可能一辈子都忘不了,还想马上讲给其他人听。
这大概是最残酷的贫富分化“案例”。小说当然没办法取代经济学课本和财经新闻,却能让经济学概念深入人心。
顺带说一句,这篇小说是从杀手的视角切入的,就是被富人雇佣的那个。
最后赠送两个附加知识点:
刘慈欣的《赡养人类》发表于2005年,即15年前;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在他那本著名的《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第二章,引用了冯内古特的科幻小说,来说明机构投资者相对于散户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