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统计学论文

面向文科生的统计学教学:畏难情绪、改革措施、效果评价

2023-12-08 05: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从文科生对统计学的畏难情绪出发,提出基于PBL教学法的统计学改革措施,并分析统计学教学改革效果。研究发现:做好学生心理建设,备好多元自学材料,开展问题主导式案例教学,强化理论与实践相交融,促进复习与预习相辅相成,是基于PBL教学法的教学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在改善学生学习行为、克服学生畏难情绪、提升学生课程认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方面具有重要贡献。


  关键词:文科生;统计学;效果评价;PBL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9-0050-03


  一、应用统计学与PBL教学法


  “应用统计学”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应用的工具性课程,在数据分析、报告撰写、成果发表等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众多高校文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应用统计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成为一项重要的实用性技能,受到文科生的广泛关注。然而,相比其他文科课程,“应用统计学”因概念抽象、逻辑性强而成为文科生又爱又恨的课程,与“高等数学”和“概率论”一起被视为最令人头疼的课程。如何为文科生讲好“应用统计学”,发挥其工具性和实用性价值,是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是国际上使用广泛的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为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要求进行开放式、探索式学习[1],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实践中应用效果较好[2],在“心理统计学”教学实践中应用效果显著[3]。PBL教学法的理念和属性与“应用统计学”的教学目标完全契合,在相近学科中的应用效果启迪“应用统计学”教师采取基于PBL教学法的改革措施,以克服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PBL教学法的理念和属性与“应用统计学”的教学目标完全契合,在相近学科中的应用效果启迪“应用统计学”教师采取基于PBL教学法的改革措施,以克服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基于2014—2019年间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讲授“应用统计学”的经验,围绕学生畏难情绪、学校教学安排、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开课前和结课前对2017级和2018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来获得数据资料(有效样本101份);利用调查数据,首先分析学生面对本门课程的畏难情绪,然后介绍基于PBL教学法的改革措施,最后分析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效果评价,以检验PBL教学法在文科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价值,为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二、大学生对应用统计学的畏难情绪


  调查发现,在正式上课前,两级学生认为课程“非常难”或“比较难”者达64%—65%,而认为“不太难”或“一点不难”的比例很低(0%和9.8%);担心学不好的比例分别为68%和76.5%,而不担心的比例非常低(8%和4%)。此外,通过多选题方式调查了本门课最困扰学生的方面,2017级学生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实验或上机操作(76%)和課程难度大(60%),2018级学生选择比例最高的是课程难度大(58.8%)和实验或上机操作(52.9%)。可见,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两级学生均认为本门课难度偏大。究其原因,这与课程性质和要求有关。“应用统计学”侧重于应用,“高等数学”和“概率论”是其理论基础和前期课程。对于文科生而言,这两门课程往往被视为是困难和挑战,甚至意味着“挂科”。所以“应用统计学”也容易被认为是充满数理推导和繁杂公式的枯燥课程。于是,不少学生在开课前便产生了畏难情绪,这对课程教学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也凸显了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三、基于PBL教学法的统计学改革措施


  为克服面向文科生讲授统计学遭遇的困难,基于PBL教学法的理念与主张,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一)做好学生心理建设与疏导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帮助其克服畏难情绪,做好其心理建设与疏导。首先,围绕学生可能感兴趣的主题,分享基于统计分析的视频资料、媒体报道和研究成果,让其发现统计学的魅力,产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分享自己学习统计学的感受,让学生知道教师也曾有过担忧、顾虑和迷茫,但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最后,介绍近几年本课程的考试情况,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二)备好适合自学的多元材料


  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自学和主动参与,是PBL教学法的关键。备好适合学生自学的相关材料尤为重要。首先,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读性强”为原则选择适合文科生的教材,而理论性过强、重数学推理、偏计量经济的教材仅作为参考书。其次,遵守教材选取原则,提前准备课件,使其在内容上既与教材内容高度契合,又能结合教师的学术积累适度拓展,并提前两三天通过教学平台发给学生,以方便其预习。最后,适时向学生提供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等刊载的统计学资料,以辅助其自学。


  (三)开展问题主导式案例教学


  以问题为中心是PBL教学法的重要导向、原则和模式。“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时要解决的对象,也是教师授课时的重要切入。“案例教学”是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同样适用于面向文科生的“应用统计学”。调查发现,除了实用性强,两级学生中分别有68%和62.7%认为教师的授课方式是本门课最吸引人的地方,这反映了教师的授课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改革中应狠抓以“问题”为主导的案例教学。一方面,开课之前精心设计每章或每节需要学生思考或解决的问题。问题设计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与相关知识点密切联系;二是典型、真实、贴近生活。另一方面,由于实际科学研究问题非常贴近生活、贴近热点、贴近学生,所以在备课授课时可以用作案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如,婚恋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教学中选取初婚年龄和婚姻挤压等主题案例,此类数据分析结果的解读也通俗易懂,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四)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深度交融


  “应用统计学”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熟练使用统计软件来处理和分析数据。所以,课程安排务必兼顾理论性和应用性。传统的方法是将“应用统计学”和统计软件学习分别作为两门独立课程的教学安排,虽然增加了课时、突出了重要性,但是却割裂了理论和应用,不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参悟软件操作的内在逻辑。所以,2015年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两门课程合二为一,采取理论+实验(上机)的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学习和统计软件学习相互匹配、相互促进、深度交融,以期达成教学目标。


  (五)预习与复习相辅相成


  对未学知识进行预习、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有利于抓住知识的规律或脉络。由于学生经常反映“推断统计”部分难度明显高于“描述统计”部分,如中心极限定理与推断统计的内在关系、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关系等,都是学生认为最难以掌握的内容。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绘制前后知识点系统图、知识点汇总表等形式,引导学生总结前后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将知识点串为有机的体系。如在讲授总体均值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时,我们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何单个总体的参数估计和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都是分三种类似的情况考察,置信区间怎样有助于理解假设检验等。


  四、基于PBL教学法的统计学教学效果评价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们调查了学生对课程教学过程、自身学习行为及课程难度的评价情况,以检验基于PBL教学法的改革措施是否有效。


  (一)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均采用五级评分方法,选项1—5分别表示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一般、不太同意、完全不同意。评价结果见表2。


  总体而言,在课件、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收获等方面,学生给予高度评价;在教材选择和学习投入方面,学生的评分介于“比较同意”和“一般”之间,表明学生还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二)对学习行为的自评


  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对学习行为的自评采用四级评分方法,选项1—4分别表示经常、有时、偶尔、从未。


  由表3分析结果可见,在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完成上机作业方面,学生的评分均值小于1.55,介于“经常”和“有时”之间,说明其行为表现尚佳;但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方面,2017级学生得分均值分别为2.66和2.22,2018级学生得分均值分别为2.62和2.00,介于“有时”和“偶尔”之间,说明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一般,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待于强化和提高。


  (三)对课程难度的评价


  结课前就课程难度问题对两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4)显示,虽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本课程“比较难”或“一般”,但是分布情况却有了明显变化:相较于开课前的难度评价,两级学生认为“非常难”或“比较难”的比例均有所降低,2017级认为“不太難”或“一点不难”的比例有所升高,2018级认为难度一般的比例有所升高。开课前,两级学生中非常担心或比较担心的比例分别为68.0%和76.5%,而结课前认为该课程学得不太好或一点不好的比例分别为16.0%和33.3%;相比开课前两级学生中不太担心或一点不担心的比例,结课前表示课程学得非常好或比较好的比例均有所提升。


  此外,从结课前学生的考试信心看,2017级学生中不太有或完全没信心的比例为14.0%,2018级的比例为43.2%,这与2018级学生尚未修“高等数学”和“概率论”不无关系。


  (四)对课程的认同度


  表5分析了结课前学生对本门课的认同情况。首先,两级学生中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的比例均为65%左右,不太喜欢的比例仅为5%左右;其次,如果重新选课,两级学生中还会选这门课的比例均超过60%,不会选这门课的比例均未到20%;最后,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将所学用于实践的比例均为95%左右,反映了优良的学习效果,也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结论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两级文科生在开课之前对于“应用统计学”的畏难情绪,然后介绍了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基于PBL教学法的改革措施,最后分析了两级文科生在结课之前对于改革效果的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文科生关于“应用统计学”普遍存在畏难情绪。这既与课程性质和课程要求有关,也与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有关。对此,学校和教师应高度重视。在教学安排方面,应将“高等数学”和“概率论”基础课程设置为先修基础课程;在教学方法方面,应借鉴相关教学法理念,采取有效改革措施。


  第二,基于PBL教学法,做好学生心理建设与疏导,备好多元自学材料、狠抓问题主导式案例教学,强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促进复习和预习相辅相成,这是“应用统计学”教学可采取的改革措施。


  第三,基于PBL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在改善学生学习行为、克服学生畏难情绪、提高学生课程认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贡献,对于本门课程及相似课程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