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启发式教学的教学理念及发展路径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员主动、积极、自觉地去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它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启发式教学不会“过时”,而是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总结好的经验之后,赋予新的生命。目前,一些国家教学法改革中的许多创造和见解,都是同启发式教学的要求相关联的。
启发式教学法古已有之,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到苏格拉底的“辩证术”,启发式教学经历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几千年前就已经确定了启发的实质,即不管是探索求知,还是举一反三,其主体都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也就是说,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然而对所谓的启发式,却没有更充实确切的定义。
到了近现代,启发式教学被赋予了更充实生动的内涵。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员认识客观规律以及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教员的主导作用与学员学习积极性的结合。在学员的学习过程中,教员要做好引导工作,使他们经过独立思考,掌握知识,提高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填鸭式”教学弊端、还课堂于学生、以问代讲“满堂灌”等问题时,启发式教学不断被提起,并不断得以完善。现在,启发式教学更是在各大高校课改当中充当关键的主体角色。
二、启发式教学在统计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启发式教学并不会冲击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也不否定课堂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只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统计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必须同时具备知识基础、软件使用技能、分析能力等,由此不难看出统计学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学生在接受知识,尤其是相对枯燥、复杂的知识时,往往没有动力,因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兴趣点十分关键。而“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是学员积极思考的表现,也是探求问题的动力。“设疑”无疑是启发的关键,因此不难看出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设置问题情境。
首先,通过“设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设疑”正是启发式教学的最大特点。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就应运而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尝试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但不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制造思维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动因和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达到那种单靠记忆和训练难以实现的真正的理解。
其次,启发式教学的纠错这一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觉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有雾里看花、似懂非懂的感觉,所以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归纳、总结学生常常犯的错误,并且将它与正确答案进行对比,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有时甚至可以采用明知故犯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从而让他们引起警惕,以免再犯,从而提高自觉性。
三、启发式教学于统计学课堂中的新用
在现代统计学课堂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应该达到三个目的:
(一)启示
曾经看过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在某个交通比较闭塞的山村有一名教师——A教师,他经常收集各种信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A教师了解到,城里的学生在一些节点上往往给老师买点东西,以表示对老师的谢意与尊重。然而,自当教师的七八年时间里,A教师却从来没收到过学生的“礼品”,因此觉得有点遗憾。
某日,A教师所带的班级即将毕业,“五·一”前的一次班会上,A教师很正式地讲:“劳动节要到了,听说同学们要给我买件白衬衫,但是我有好几件了,大家买了我也穿不着。大家都不小了,做事、考虑问题不要太死板,买其他物品不也一样有意义吗?”……
这里A老师使用的正是典型的启发式。在统计学课堂,如要讲非全面调查方式,可以向学生提问:没有进行人口普查的年份,我们是怎样得到人口数据的呢?
(二)发散
“发散”往往体现为拓宽思维宽度,最后表现为一种综合的思维方式。
幼儿园中的小孩子喜欢拿画笔在纸上画一些成年人看不出任何意义的东西,而他们自己却看得津津有味,那些线条在他们眼里变成了月亮、兔子甚至被风吹乱的头发,而成年人却看不出来。也就是说,很多情况下,人失去了想象力,就丧失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例如,在涉及变异指标的问题时,两组学生平均成绩均为80分,第一组学生成绩为60、70、80、90、100,第二组学生成绩为78、79、80、81、82,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两组学生来说80分的代表性是否相同呢?如果不同是怎么确定其代表性的呢?
(三)引导
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关键在“导”上,即引导。教师应该充当学生求知的启发者的角色,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的设问、引导尤为重要。
曾有个故事这样说:有个有钱人家的孩子非常喜欢恶作剧。某日,在户外教学过程中,老师发现他躲在树后,似乎在偷看什么。原来是个老农,把鞋脱掉放在一旁干农活,此时干完活正穿鞋,忽然脚下一疼,脱鞋一看,竟有一粒石子儿。孩子看到老农痛苦的表情,很是开心。第二天,这个孩子又要重复昨天的恶作剧,老师则拿了块碎银叫孩子取代石子儿放入老农鞋内。老农的脚再次“遭殃”,当他气愤得想扔出石子儿骂上一句时,忽然发现手中的石子儿竟是一粒碎银。愣神片刻,竟跪倒在地大谢神灵。躲在一旁看的孩子被震慑了。事后,老师问孩子,两次相比,哪次让你印象深刻,让你觉得更开心。孩子没有犹豫地就选了第二次。老师继续说道:第一次你把自己的一点小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那份愉悦很短暂。第二次你同样有愉快的感觉,却还在此之上,因为你帮了别人。孩子若有所思。其实这也是启发式教学。
当讲到抽样推断时,教师可以随意以身边的事物为例,如可以拿一瓶牛奶问学生是否可以喝,如果学生回答可以,进而问为什么可以喝,又是如何确定牛奶质量的呢?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并且在实践过程当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启示、发散、引导这一总体思维模式的指导下,结合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新颖的教学手段,不但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将学生培养为适应社会、适应岗位需求的现代化人才。
作者:何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