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持,社会环境的稳定来源于制度规范的建设。全民参保登记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重点调查采集信息、基础资源数据库建立、人员查询比对为主要措施,以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参加社会保险为主要目的。
分析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重点,发现运用好统计学这一必备工具至关重要。文章分别从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完善阶段说明统计调查、统计信息整理、统计分析评估是如何发挥总用的。
一、统计学的普遍性与全民参保的相容性
统计思想发展至今,已成为探求各门科学真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应用领域已发展至整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经济等多个领域,统计学在社会保险中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十八届五中全会统一部署在全国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工作。
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以社会保险全覆盖为目标,通过信息比对、入户调查、数据集中管理和动态更新等措施,对各类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记录、核查和规范管理,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避免重复参保、重复补贴、重复领取待遇,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
对于现代政府来说,统计学是达到特定的经济和社会目的制定长期或短期计划一种应用工具,全民参保登记工作要取得理想效果,必须用好统计学这一必备工具。
二、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中的统计应用
通过对全民参保登记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统计理论渗透于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下面从具体的实施步骤中来阐述统计是如何服务于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
(一)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准备阶段中的统计调查方案。1、确定调查对象。全民参保登记的目标是把所有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因此应以村(居)为单位,以全部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
2、设计调查表。确定全民参保登记工作需要采集的信息,按照综合性、具体性、规范性的要求设计《个人信息采集表》,必填项目包括: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参保状况、学历、就业信息等,其中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为后续摸清参保基数、社保卡应用、社保账单邮寄工作奠定基础。
另外,从整个人社业务范围考虑,可以将学历信息、职业资格信息纳入调查范围,运用高拍仪采集相关证书的照片信息。
3、确定统计调查方式。经过多年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各地已经形成了区-镇-村三级经办平台,统计调查以村(居)为单位采取入户调查再逐级汇总上报的方式,由村(居)协理员根据常住人口入户采集信息,《个人信息采集表》由村(居)民个人填写,年纪较大或不识字的由协理员写作,由镇以及负责信息的汇总与录入。
4、调查组织方式与经费预算。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由当地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成立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为该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统筹协调和保障任务、措施、人员、经费、设备“五到位”,指导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二)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实施阶段中的统计信息整理。1、按照大数据环境下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路,应开发全民参保登记信息系统,整合城乡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信息,通过与公安联网,建立全省统一的、以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人员信息集中管理,有利于通过统计分析实现各类社会保险已参保和未参保人员的动态管理。
2、督导检查与组织保障。建立全民参保登记信息调查工作的质量责任制,协理员对本村(居)采集信息数据质量负责,如果发现数据不实、有空项、字迹潦草的必须返工。区、镇一级要成立督导组,深入村户,监督《个人信息采集表》填写采集情况,指导相关工作。
3、对人员信息的查缺补漏。人员信息采集以入户调查为主,同时在区、镇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设立信息采集窗口,人员在办理人社业务的同时可以补充录入基本信息和证件资料。
(三)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完善阶段中的统计分析评估。1、实现金保工程与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资源共享,按照统一的数据字段对数据进行归集,横向上与各类保险中现有的登记信息进行对比,纵向上与部省级平台数据进行对比,全面摸清本地区人员参保状况,通过对人员信息进行全面摸底,摸清未参保人员底数,可以对未参保人员进行精确定位,并对未参保人员数据进行分析,分类施策,进一步规范用工及参保行为,从源头上全面提升了扩面征缴工作水平和实际效果。
2、通过对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数据管理,定期对参保登记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将有关数据分析报告,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对全民参保登记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向省一级部门书面报告全民参保登记情况,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等。
3、对各类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记录、核查和规范管理,实现参保登记单位、人员的全员管理、动态管理、精准管理,通过查询对比,避免重复参保、重复补贴、重复领取待遇。
4、挖掘对社保基金的预测分析能力。通过对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分析,进一步发挥全民参保登记基金监控的积极作用,为基金动态分析、预算、评估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为制定科学的保险基金运行提供。
作者:陈同同 来源:进出口经理人 2016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