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统计学论文

对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内控的思考

2015-10-08 10: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原本的计划经济时代过渡向市场经济时代,一部分国有企业在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水平还不够优质,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也偶尔出现,客观上不利于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因此,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内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我们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市场经济角度,着重阐述在当前经济形式下我国工业煤矿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内控存在的问题,完善工业煤矿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内控的措施等内容。

关键词:工业煤矿企业 国有资产管理 内部控制

一、国有资产管理概述
国有资产是国家所有的并能为国家提供未来效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国有资产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而为人熟知。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不够高,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已经给社会带来来了一部分的不良影响,不利于企业自身发展和经济秩序的稳定。国有资产流失加大社会的贫富差距 可能会引发各类社会问题。国有资产流失还可能造成寻租现象, 掌握着国有资产转让审批权和处置权的国有企业受托管理层,有权利控制国有资产转让清算的全过程, 也有权利对国有资产的成本和收益下定论, 把国有资产或国有资产增值收益转化为私人所有。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堵塞国有资产的流失漏洞,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我们当前政策关注的侧重点。
煤炭企业作为国家能源基础产业,处于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在市场经济中占据重要份额,也影响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我国加入WTO已有10多年,工业煤矿企业也在寻求发展机遇,开拓更多渠道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加强我国工业煤矿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可以提高煤矿企业效率,防止权利寻租,促进煤矿企业自身的成长,为建立新时代的煤矿企业打好基础,推动我国煤矿企业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战略跨越。
二、我国煤矿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内控的现状
1、内控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工业煤矿企业规模大,机构多,国有资产管理内控客观上也不够完善。一些煤矿企业涉及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授权审批制度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国有资产转让等重大事项不相容职务分离方面也需要加强关注力度,针对国有资产的内部审计制度流需要进一步落实。在具体的实物资产管理上,也出现管理水平不够高的情况。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不健全给我国工业煤矿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带来了一个难题,也是造成后续国有资产流失,权利寻租问题的根本原因。
2、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值得重视
当前,我国工业煤矿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值得关注。实际操作中主要表现在,在转让国有资产,企业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的估价不太符合市场公允。在一些煤矿企业转让国有资产时,可能与外部资产评估机构沟通不畅,导致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转让企业国有资产,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现阶段,我国工业煤矿企业在整合资源,进行企业合并重组的过程中,对于小型煤矿的国有资产清算价格也有一些问题,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因此,国有资产的流失已经成为我国工业煤矿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内控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得到各部门和企业全体员工的重视,以保证工业煤矿企业的良性运转,给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维护上游下游产业链的稳定,实现自身在市场经济中所应发挥的作用。
3、法人治理结构不够清晰
当前,我国工业煤矿企业存在规模大,分支机构多,法人治理结构也因为历史原因不够明晰的问题。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明晰必然会导致我国工业煤矿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善。在我国的大型集团煤矿企业中,从集团总公司到最基层一般有多个层次,股东,受托管理层和各分支机构的权利义务界限有时会出现重叠现象,以至于对于同一事项,主责任机构和主责任人不够清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明晰,容易造成了我国煤矿企业国有资产的流失,应当及时解决。
4、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意识较弱
当前我国工业煤矿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内控主要的关注点还是在控制国有资产流失方面,在国有资产投资保值增值方面的关注不够。现阶段,一部分工业煤矿企业存在一些闲置国有资产,堆放仓库,无形中降低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因此,国有资产管理内控不仅仅要“节流”,还需要"开源",只有采取一定方式使企业的闲置国有资产进行投资保值增值,才能客观上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全方位的提高我国工业煤矿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内控水平。
三、完善煤矿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内控的措施
1、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大型煤矿工业企业在实现企业改制的过程中,要明晰董事会,监事会和受托管理层的各项责任界限,使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形成企业内部制衡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明确以企业受托管理层为国有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由企业财务总监,会计主管,会计人员,实物保管员,修理维护人员等组成我国工业煤矿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内部控制力度。执行国有资产产权占有登记制度,使企业的产权权属更趋于明晰,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目标。在市场经济的挑战下,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明确划分职责,规范各自行为,承担各自的责任,以杜绝因责任不明造成的互相推诿现象,保证用权不越位,履行义务不缺位,在职责范围内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提高企业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降低国有资产流失的概率,使各机构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和监督职能,为提高工业煤矿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打好基础。
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当前,我国工业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给国有资产管理违规操作者以制度上的威慑,防止国有资产的加剧流失。内部审计主要是对企业生产要素的各主要环节及经营成果进行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发现国有资产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对国有资产受托管理者的监督力度,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在具体操作方面,企业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对国有资产管理运营进行审计,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在人员管理方面,需要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确保工业煤矿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者以独立的姿态,高水平的技能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审工作,以切实保障国有资产的不再浪费,控制国有资产的流失,最终保证国有资 产安全完整而不受侵犯。
3、构建风险防范体系,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在当前形势下,需要构建一个国有资产风险防范体系,以完善我国煤矿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内控水平。在具体操作上,需要在财务控制,决策控制,资产清算等环节严格把关,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在财务控制方面,加强经营管理风险的财务防范措施,以保证国有资产完整安全。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需要接受广泛的监督,采取多次论证和民主决策的手段,并把决策过程和结果予以公开。同时要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规范的决策机制,有效地防范风险。在企业重组资产清算时,要对煤矿企业的资产清算全程监督,保证清算程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明确企业资产清算责任人,在清算中涉及的资产评估也需要进行多方监督,防止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不在企业重组的过程中缩水.
4、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相关人员素质
提高我国工业煤矿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内控水平还需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培养,并且注意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组织工业煤矿企业管理层,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学习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提高管理层的思想觉悟和技能水平,鼓励管理层从战略角度对国有资产管理提出新构想,以实现国有资产的投资保值和增值。
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规范国有资产帐务处理,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要针对煤矿企业的具体情况,着重培训国有资产评估后的账务处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指标计算以及国有资产增值收入的分配管理核算.只有规范会计人员的国有资产管理帐务处理,才能对我国工业煤矿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竖立第一道屏障,保证我国工业煤矿企业国有资产的健康运营和安全完整.

参考文献:

[1]张立军.论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对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3)
[2]周亚军.我国国有资产治理现状及改革思路,北方交通,2007.
[3]杨友孝:企业国有资产产权评估与确认及国有资产流失防控指导手册.北京大学,2004
[4]钟音:国有资产流失的特征与主要表现形式,商业会计,2003(10)
[5]吴红卫.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