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内蒙古CPI全年累计涨幅为1.6%,比全国平均涨幅2.0%低04个百分点。位列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第30位(倒数第二),仅比黑龙江省高。如果将其放到整个经济发展层面上看,则会发现,我区CPI数据与当前经济发展状况有很大的相关性。
一、新常态下,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CPI涨幅进一步收窄是必然趋势
如图1、图2所示,2014年全国GDP增长幅度预计仅为7.4%,增长势头进一步放缓。回顾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我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GDP由之前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幅度一下回落到2008年的9.6%和2009年的9.2%,同期CPI变化则相对滞后一些。2008年全国CPI涨幅还在5.9%的高位上,到2009年一下转为-0.7%的负增长。伴随后来“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措施的实行,GDP增幅则迅速回升,随后CPI涨幅2010年达到3.3%,2011年则达到又一个峰值5.4%。因此,比起2009年和2010年的剧烈波动,2014年在GDP回落到8.0%以下,经济呈现进一步放缓的状况下,全国CPI仍然保持在2.0%温和上涨的态势是正常表现。从另一个角度看,GDP7.0%以上涨幅仍处在高速增长阶段,目前CPI涨幅还相对较低。
二、CPI变化背后的经济实质因素
从CPI包含不同消费类别情况看:从全国情况看,食品类价格仍然以2.6%领涨CPI。但其涨幅比起2013年的4.7%、2012年的4.8%、2011年的11.8%、2010年的7.2%,明显出现大幅收窄。此外,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类涨幅都显收窄趋向。衣着类价格涨幅持续平稳,烟酒类、交通和通信价格呈持续下跌趋势,唯有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涨幅呈现扩大态势。
食品价格涨幅减小原因比较复杂。从供需方面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丰收、供给充足,除个别粮食作物外,大宗粮食作物需求处于平稳阶段,供需促使价格上扬的动力不足。从价格传导方面看,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类商品价格走低,使得农业生产成本,以及食品的运输成本有所下降,也使成本对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力有所减弱;由于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靠房地产作为主要动力之一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过时,居住类价格涨幅呈现收窄趋势;中央反腐行动取得成效,使得烟酒类价格呈现下降趋势。除此以外,值得注意的是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衣着类价格呈现微涨,涨幅较以往没有明显扩大;交通、通信类价格呈现长期下降趋势;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价格涨幅有所扩大,也主要因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学费增加所致。而且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中,人工费用等成本推动因素所占的成分较大,而需求不旺的状况仍在延续。
因此,从CPI角度看,当前宏观经济的基本状况为,中央促改革、调结构的方针初现成效,过去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的模式,正逐步向消费拉动转变。但受固有经济模式惯性影响,投资主导向消费转主导变,以及集团消费主导向居民消费主导转变则需要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短期内不会出现工业消费品价格快速上涨,市场迅速蓬勃的情况。医疗、社会保障、住房、教育仍然是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三、与全国对比,内蒙古CPI变化的特性也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
从2005-2014年的10年间内蒙古与全国GDP增速对比看,内蒙古GDP增速始终高于全国,但从增幅的走势看,内蒙古却与全国有很大不同(见图1)。首先,相对全国,内蒙古GDP增幅几乎呈现连年下降趋势;而全国GDP增幅却波动较大。其次,内蒙古GDP增幅呈现与全国逐步靠近的趋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内蒙古与全国不同的经济结构特点。
从CPI走向的对比看,2005-2014年10年间,内蒙古CPI的走势与全国基本吻合,说明了全国消费市场的统一性。但从2012-2014年近3年变化看,内蒙古CPI涨幅由高于全国转变到了低于全国。从不同消费类别价格变化看,单就2014年,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这8类消费价格涨幅均低于全国,其中低于全国最多的是居住类,低了1.1个百分点,也印证了内蒙古整体房地产市场要比全国低靡。从近3年情况看,食品、衣着价格涨幅是由2012、2013年高于全国转变为低于全国,食品价格涨幅下降快,缘于2014年内蒙古羊肉价格下降剧烈,羊肉及其相关畜产品价格走低对内蒙古畜牧业产生了明显影响。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虽然前几年涨幅一直比国家低,但2014年均呈现明显拉大的趋势,工业消费品需求不旺在内蒙古显得更加突出。从CPI数据体现出来的内蒙古经济形势大致是这种状况:经济增速回落较快,消费市场旺盛程度受到明显抑制,羊肉等畜产品价格走低开始影响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
但就数据看,内蒙古全年CPI仍维持1.6%的涨幅,总体情况还不错。但从结构分析,还是有所隐忧。1.6%的涨幅中,2014年新涨价因素仅为0.4个百分点,影响程度仅为25.0%;而翘尾因素就达到1.2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到75.0%。也就是说,1.6%的涨幅中75.0%是2013年影响的,仅有25.0%的成分是2014年上涨的。因此,价格上涨动力不足是目前最大的隐忧。如果连续呈现负涨幅PPI,这种隐忧就更显更加深厚。从目前数据推算看,2015年全年CPI涨幅中翘尾因素将只有0.3个百分点,即使实现2.0%的涨幅,也需要2015年新涨价因素达到1.7个百分点,在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难度可想而知。
在调结构、促发展,以消费作为拉动经济主要力量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下,作为以能源、重化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内蒙古经济模式,遇到的挑战更多;转型难度更大。因此,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培育内蒙古消费市场至关重要。
四、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培育内蒙古消费市场政策建议
(一)努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扩大就业渠道,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内蒙古现有经济模式一方面是由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决定,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内蒙古资源禀赋优势决定,在短期内实现经济模式的转变是非常困难的,但这不意味着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内蒙古虽然具有能源优势,又是重化工基地,但基础设施还相对落后,基本建设仍有潜力可挖。尤其是涉及民生的医疗、城市基础设施、教育、文化、环保等方面公共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建
设完善;也可以将投资着眼点放在产业升级改造上,为下一轮经济发展做好准备。另外,我们要充分利用内蒙古农牧业的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在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解决长期困扰内蒙古大城市鲜活食品大量外运,价格偏高的困扰。同时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审批环节,在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简化办事环节,取缔不合理行政收费,使社会上通过劳动创造财富的人越来越多。
(二)提高居民社会保障水平,解除抑制消费的后顾之忧
一是在加大对低收入居民生活救助的同时,努力培育其造血机能,使其投身社会经济生活中,成为拉动经济的有效力量。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福利。三是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投入,扩大免费教育的范围,坚决杜绝乱涨价、乱收费行为,使广大居民能花钱、敢花钱。
(三)进一步健全消费市场,完善服务体系
一是要以推进新型城镇作为契机,努力培育健全城市消费市场。坚持“城镇建设,市场先行的”的原则。二是规模化建立重要生活消费品的生产、储运、集散基地,在保障居民供给的同时,争取定价权,解决长期困扰农牧民农牧业产品“卖难”和“大战”交替出现的状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三是建立公平、公正、充分竞争的市场规则,确保市场保持长期良性发展。四是努力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专业消费品市场。要顺应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形成完备的销售、物流体系。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消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