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在本文中,笔者简要分析了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对农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些发展意见。
农业信息化主要是在农业综合国力得到提高的前提下,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对信息进行处理的一种方式,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可以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作为传统产业,在大数据的信息背景下,需要对农业实行信息化方面的改造和升级,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
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提出的推进“互联网+”农业,主要宗旨就是借助于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扩大农村电子商务的服务领域,加大信息化的覆盖面。在本文中,笔者简要分析了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对农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些发展意见。
1 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信息化助力农业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有学者曾分析,2020年农业的发展会更加依附于农业信息化,到那个时候,信息化设施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李向阳等以农村网站拥有量、图书报纸和杂志出版情况、固定电话普及率、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支出为农业信息化的表征变量,研究了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他得出,信息化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
1.1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现代农业最突出的就是把信息化融入农业中。农业信息化促进了新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提高了成功转化率。同时,也传递给了农民最及时的市场信息,农民根据这些信息合理配置农业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安排农业生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些信息将更加全面,地域上有国内外的,种类上有销售方面的、技术方面的等等,有效促进了生产效益的提高。
1.2 降低市场交易风险,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市场反馈信息的滞后性所导致的“卖果难”“蒜你狠”“姜你军”等农业市场风险屡见不鲜。这些都是与农民所获得的信息不充分,经营和生产不准确分不开的。农业信息化可以沟通生产户和经营户,使市场交易双方建立联系,用市场这双无形的手来调节生产和流通,在很大程度减少流通环节,简化交易程序,节约交易成本;构建农业生产准备、生产以及消费各个流程资源的良好分配,以实现物质、供求以及各类关系的平衡。有专家分析,农业信息化可以渗透到农业的各环节,对产前、产中、产后以及经营、流通、管理决策等方面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3 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率,减少了农业损失
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可以将农业信息进行快速传递和发送。有了网络和多媒体,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农民最需的预警信息就能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农民手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快了新技术的传播和推广,也将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信息技术已被应用在了农业资源管理、农业生态环境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农产品与食品安全、农业装备与设施管理等各个领域。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借助于GPS,获取了水文地质信息,以便合理科学安排农业资源;利用传感器技术对农产品实行全程追溯等。
1.4 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信息化助推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首先,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农业信息化。因为信息化为农产品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政策信息,这些对农产品价格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另外,农业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等生产成本的获取方式也要依靠信息化来支撑。这些信息更有利于农民确定自己的比较优势,按比较优势配置资源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其次,农业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竞争力。农业信息系统有一项关于农产品质量标准的信息,而且这个标准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指标和内容,只有当生产者第一时间得到最新的标准,并据此安排农业生产时,才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2 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2.1 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为农业所有项目提供了宣传与展示的平台,为农业经济,尤其是特色经济提供了一个贸易的媒介。目前在淘宝、天猫等诸多电子平台上,各地电商完成的订单交易逐步开展起来,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实现农业的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网络,农民可以开展电子交易,以图片、文字等形式对产品进行介绍,还能以用户使用评价的角度来吸引消费者。借助于参考这些信息,消费者可以对商品进行选择。据统计,2013年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超过500亿元。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农产品电商平台已逾3000家,线上交易简单便捷,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借助网络交流平台,消费者还可以和商户进行讨价还价,实时交流。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而言,运输是一个瓶颈,有很多偏远地区,物流和快递无法到达。因此应开始乡村快递,逐步完善乡村物流。
2.2 提高农民的素养,强化信息化培训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资源和财富。由于农民是农村和农业信息需求的主体。因此信息社会的发展,也对农民提出了信息化方面的要求。作为农业信息主要的接受者、使用者和受用者,农民所掌握和应用信息的水平、能力直接关系着新技术和新成果的推广质量和效率。建设新农村,离不开新型农民,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也需要一批有能力有文化的农民,因此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通过现场指导、手把手的教,让农民掌握最基本的网络操作方法。尤其是在当前电子商务高度发展的形式下,加大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技术应用的实训,增强农民的信息化意识,让他们在遇到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问题时,自觉诉诸于网络,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2.3 借助信息化平台,发展国内外贸易
信息网络缩小了村和世界的距离。农产品的开发离不开农村和市场的开放,通过网络展示,可以实现对农产品和农村的宣传;国内外贸易的开展,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联系和维护。借助于网络,农业经济的交易,就不仅仅局限于农产品、土特产了,交易范围涵盖了旅游、土地建设与资源开发、劳动力信息化建设等,农业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对于沿海地区,如威海,可以依靠其港口优势,打造高质量的产品,开展进出口贸易,进行海外出口。
2.4 加速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效率是至关重要的。可见,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与时俱进,才能增强自身的产品竞争力,从而实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市场化与信息化,这也是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基本发展需求的。目前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过程的精细管理方面,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大田种植、设施农业、果园生产、畜禽水产养殖作业,有效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科学化管理,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3 结语
农业信息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见证,给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农业电子商务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带动了农民增收,繁荣了农村经济;农业物联网在农林牧副渔等各个方面的推广和应用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信息时代的进村入户已经缩小了世界,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把世界带进村子、把村子推向世界;农业大数据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已经为大众所见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除了继续加快信息进村入户、推广应用农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之外,农业信息化的一个重点工作就是推动信息资源开放共享,重点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采集体系、国家农业大数据平台、信息会商机制和信息统一集中发布等制度,逐步实现农业经济信息公开、开放和共享,充分挖掘数据价值。
作者:魏胜伟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