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农业是把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当中,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现代化农业进展的新型农业。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的劳动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农作物实现了增产,又节省了农村劳动力,减轻了农民繁重的体力劳动。伴随着全球实现机械化农业的号召,大同市也致力于推进机械化农业经济发展的工作当中。本文就大同市机械化农业发展现状作出分析,提出了其目前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于大同市机械化农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了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要使国民经济能得到较大的发展,必须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近些年,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机械化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中心。机械化农业是把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当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现代化农业的进展的新型农业。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的劳动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农作物实现了增产,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升,又节省了农村劳动力,减轻了农民繁重的体力劳动。为了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大同市把工作重点放在推进机械化农业的发展上,并在《 大同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百园立农工程,把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提高农民人均收入。
一、大同市机械化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大同市地处晋北,与河北、内蒙古2个省(区)交界,有9个农业县区,99个乡镇,2274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305万,农业人口166万,占总人口的54%。全市有国土面积14152平方公里,海拔最高2420米,最低558米,山区、丘陵区占到总面积的70%以上。年均降雨量约400毫米左右,蒸发量为2000毫米左右。无霜期为90~125天,属高寒冷凉地区。全市有耕地530万亩,其中水浇地170万亩;种植作物主要有玉米、马铃薯、小麦、谷、黍、豆类、油料等。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寒旱和风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三大制约因素。机械化农业的出现,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近些年,大同市在农村地区开展机械化农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1.大同市机械化农业经济取得成就
近些年,政府大力促进机械化农业的进程,并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坚持全面的科学发展观,扶持农业实现机械化。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大大提高,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较建国之初有了飞速的提升,大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和各种配套机具数量大大增加,在农村逐渐实现了普及。农田作业机械化逐渐得到普及,农业机械化之前,土地的耕地、播种、收获全部都要靠人工完成,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耗费很长的时间、劳动效率很低,而且农民所做的工作较为繁重。到目前,大同市完成各类农机作业 27.8 万 hm2,很多土地实现了机耕、机种、机收,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农机服务领域大大扩大,从农田作业拓展到产前作业、产后作业,包括农业设备、林业设备、农用产品加工设备、运输设备各种农业机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跨区机收农作物,增加收割机的利用时间。农机社会化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既使农民实现了机械化种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农机的使用效率,满足了农机拥有者的利益需求。
2.大同市机械化农业经济发展中局限性
农村机械化设备相对于西方国家还很落后,农机科学研发较为薄弱,重科研,轻应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慢。而且农业机械设备更新换代较慢,很多农机老化严重,工作效率降低。目前大同市实际应用到农田生产中的农机设备大多是中小型的器械,高效能的大型器械还较少。一方面是大型设备价格较为昂贵,对于经济收入较低的农民来说,难以支付如此大的费用;另一方面是大型设备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而农村对于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在使用中效率低,使农机的引进和推广存在较大的困难。此外,开展机械化农业的机械机型落后,装备少,品种单一,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能适应农业的需要,难以解决经济中的发展问题。农机作业配套机具少,而且档次不高,造成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实现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二、大同市机械化农业未来展望
1.农机服务实现产业化
把农机化服务形成产业经营,把单个的农机户组织起来,统一进行技术培训和检验,协调安排外出作业,实现跨区作业,提高农机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机户的收入。在实现农机服务产业化的过程,政府要加强管理和扶持,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同时加大政府对于农机服务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包括购机补贴、燃油补贴、信贷税收优惠等等。农闲时,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对于农机户进行免费的培训和指导,加强农机使用监管,保证农机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
2.农机科技研发进一步加强
加强农机关键技术的研发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关键。伴随着农业机构的调整,针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牧业等新技术、机械设备的研发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品种更加齐全,性能更加高效。联系实际,努力提高农机化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是注重自主创新,进一步增强农机化科研开发能力。农机科研部门的干部职工要不断提升素质。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的方针,以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增强农机化科研开发能力。二是注重示范引导,大力推广实验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装备。要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农机新技术实验示范和推广服务工作,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农业机械化创新发展
伴随着全国农业逐步实现机械化地大潮,大同市结合本地区的特点,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农机化工作。结合大同市的地域和环境特点,促进农业机械化创新发展。由市科技局主导,联系各大农业高校、农机企业和农机用户共同努力,加强保护性耕作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研发,创新节水灌溉技术、管理设备、收获设备等等。促进农业与畜牧业的协调发展,加强畜牧业各生产环节上的技术和设备研发。鼓励并扶持农村企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强科技投入,使农产品能够得到大量输出,增加农民的收入。
4.农业科技人才增加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民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新一代的农民不仅仅凭着以往的经验种地,他们有知识有文化,他们对于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技术的掌握较快。要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人员的素质,推荐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下乡,定期进入农村宣传培训。要逐渐扩充技术人员的队伍,提高下乡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并逐渐覆盖到整个农村地区。并定期请专家为培训人员作指导,组织培训人员进修学习,更新知识体系,掌握新的技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经常举办科技下乡活动,把先进的技术送到农村,送到农民手中。对于农业技术的宣传和推广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可以先重点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让他们在培训中尽快掌握农业生产和农业机械化的新技术、学到新理论,然后把他们也纳入到培训宣传小组逐步扩大培训人群范围。尤其要重视农村的青年劳动力,他们是农村的未来和主力,接受新鲜事物较快,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和宣传活动,让他们学习到农业机械化的新技术和新理论。通过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技术培训网,把农机技术推广到整个农村地区。
三、结语
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大同市把工作重点放在推进机械化农业的发展上。近些年,大同市在农村地区开展机械化农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农田作业机械化有了较大提升,农机服务领域大大扩大。但是技术和设备品种不全、档次不高。随着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和研发人员的努力,在未来机械化农业势必会实现农机服务实现产业化、农机科技研发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化创新发展、农业科技人才大大增加,农业机械化得到全面推进。
作者:王建斌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